论邓小平伦理思想

论邓小平伦理思想

沈春明[1]2002年在《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政治伦理,是指在政治活动中形成的各种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规范与原则的总称。它是道德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领域。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在中国的新的发展阶段。它从宏观上对政治与道德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治道德核心、原则、规范等作了阐述,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对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及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把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置于一个大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中,对其从形成、发展、内容、特征及意义等各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全文分为三个部份: 一、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道德理论、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及邓小平自身的革命历程,是其产生的理论、文化渊源与实践依据;他的伟大人格风范是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内在主观因素。 二、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他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阐述,从发展与平等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了道德辩护,做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对于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道德判断。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人民利益出发,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政治道德核心,做出“领导就是服务”的论断。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提出党员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全局利益为重的原则;有高尚的政治道德品质。针对目前党风和社会风气,提出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对全党进行“四有”教育,培养“四化”干部;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党员干部自身要加强政治道德修养,指出了新时期提高党员干部政治道德素质的途径。另外,邓小平还十分注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塑造。 三、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有着自身典型的特征,主要包括时代性、创新性、务实性与系统性等方面。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对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道德素养,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政治道德的侵蚀,推动“三讲”教育深入开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实施“德治和法治”并举的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佚名[2]2002年在《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伦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理论界在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 ,对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研究也十分重视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文拟对十多年来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作一综述 ,以促进该研究的深入发展。一、关于对邓小平伦理思想的总体把握这个问题不少学

杨彦京[3]2016年在《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并解决了针对道德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邓小平不仅把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而且从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这一最基本的伦理视角和道德立场出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伦理辩护,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伦理目标和价值方向,提出了很多解决重大经济问题的道德方针。邓小平丰富的个人经历和优良的素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以及建国后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经济伦理形成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经济伦理思想、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和我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功利观、发展经济的经济伦理、效率和公平论中的经济伦理、协调发展的经济伦理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经济伦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特点主要包括致富行为在伦理道德上的合理性、生产的目的与伦理的目的相统一以及功利原则和公正原则相统一这三个方面。其价值诉求主要包括“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尺度、肯定物质利益的价值选择和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邓小平济伦理思想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学,促进了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以及提出并建构了新型的经济道德观。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在现实上有助于坚持以义制利的财富伦理观,有助于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相互协调,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有助于深化经济改革和促进社会公平,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坚持共建共享。

谭文翰[4]2016年在《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对经济生活中的重大的伦理道德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为指导,既坚持又丰富发展,借鉴中西优秀经济伦理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并结合中国国情及其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较为完整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认真深入总结探究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不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更具实践意义。文章简要分析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既有与其所受教育、家庭背景、个人气质、心理类型、社会环境、成长经历等息息相关,也与文化传统、政治立场、政治主张、经济体制、时代背景、社会类型、理想信念等因素紧密相连。可以说,它是历史的选择、现实和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文化发展的必然。论文较详细地论述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前提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经济条件;同时也阐述了邓小平传奇的人生经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素养、政治家的胆识和智慧。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国际条件;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文章就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做了较深入的分析阐述。(1)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贵义轻利”的义利观;“崇公黜私”的公私观;“均、礼、齐”的贫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崇俭黜奢”的消费观。(2)马克思恩格斯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深刻阐述了资本主义功利主义和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科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回答了生态伦理的基本问题;论证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的道德风险;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等等。(3)列宁的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列宁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经济伦理道德是由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列宁经济伦理的理论前提是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伦理分析,经济伦理价值标准是效率、公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消费伦理思想等。(4)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经济活动的最高目标是塑造理想高尚的经济道德人格;经济发展应从基本国情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关心群众生活,倡导人民利益至上;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坚持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想。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文章就其中若干重大的经济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进行了探讨。(1)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坚持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克服了经济人、道德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它克服了经济人的局限,倡导培育“四有”新人;克服了道德人的局限,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人民主人翁地位;克服了工具人的局限,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它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重视“三农”问题,加强涉农民生建设;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的根本落脚点,也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在深入分析了时代特征,科学认识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物质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并跟随时代潮流,按照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明确指出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来加强道德建设,以经济建设促进道德建设,以道德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一大特色——重视功利。邓小平强调应该充分尊重个人的物质利益。把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伦理目标。强调致富光荣;提倡和鼓励先富;宣传勤劳致富和合法致富。(3)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准则。邓小平在立足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中的矛盾冲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4)集体主义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邓小平从实际出发进行,对集体主义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新的阐述和概括,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间的关系是人们要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崇高道德追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是集体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5)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诉求。体现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他认为,效率具有与公平同等的伦理意义,只有当社会是一个注重发展与效率的社会时,公平才能被赋予重要的地位:公平正义是效率优先的重要保障:实现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效率优先的重要保障;公平正义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6)诚实信用—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原则。邓小平指出“信誉高于一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对“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和概括: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灵魂”;诚实信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石;诚实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实信用是企业的生存资本;诚实信用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实信用体系,邓小平认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全民的诚信观念;弘扬中华民族讲诚信的优良美德;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等等。文章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比较深入地阐述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独具特色的、个性鲜明的四大特征。(1)继承发展性。认为,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与毛泽东经济伦理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关系是继承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经济伦理价值选择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为基础和前提,避免了脱离我国国情,超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左”的错误;邓小平的义利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义利观。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体现了“尚利贵义”的价值取向。他要求应以“以义取利”作为道德风尚的指向标,并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应以辛勤努力、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即正当谋利,勤劳致富;经济伦理价值追求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经济伦理价值的实现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2)充满了辩证思维。表现在:与毛泽东相比,邓小平更加重视矛盾的同一性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强调对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利用,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和平共处;邓小平特别强调“两点论”与系统论的辩证统一。邓小平把系统论的思想引入辩证法,要求我们不仅看到事物的矛盾,而且要从多要素、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上来考虑问题;注重“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特别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相互联结、相互规定、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比如,邓小平对共性与个性,计划与市场,政治与经济,速度与效益,公平与效率、先富、后富和共富,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改革、发展与稳定,全局与局部,本质与现象等关系的分析,都具有矛盾分析的性质。(3)鲜明的时代性。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对时代主题、时代本质及其特征的深刻观察、精确分析、理性判断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表现在:它适应了时代主题的转换。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中的互利共赢、公平、合理、和平等等经济伦理观念适应了时代主题转换的新要求;也适应了时代本质的客观要求;它适应了世界科技革命大发展的时代要求。(4)实践性。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反映。它经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实践的检验,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具有实践性。文章重点联系当代经济建设的实践,以重大经济伦理问题为导向,分析探究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1)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昭示了我们党在邓小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要求: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力量,根除生态危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制度保证。(2)秉持共同富裕的理想,坚持共享发展新理念,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地、准确地、完整地去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共同富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累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把“蛋糕”分好;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发扬互助互利精神,先富帮助落后地区与个人,促进共同富裕。(3)崇尚劳动最光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崇尚劳动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个光辉的思想对今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要求: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在筑梦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实现体面而有尊严的劳动。(4)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创新发展新理念,推动创新型国家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等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无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要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适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5)诚实守信,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诚实守信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今天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姜迎春[5]1997年在《论邓小平的伦理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的伦理思想在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主体问题、道德原则和道德建设的方针、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有独到的理论贡献,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刘丽红[6]2009年在《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研究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术界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对这个问题的重新探讨和概括仍有很大空间。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有其深厚的中国哲学基础和悠久的文化渊源。对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概括,学术界以往都偏重于其经济发展的理论,而从其实际内容和现实需要来看,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伦理建设的方面。经济发展和伦理建设的协调统一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论证这一点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之处。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这些思想后面的价值诉求上,这主要是指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与需求,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相互促进。这些思想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理论上对正确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贾常响[7]2000年在《论邓小平伦理思想》文中研究表明任何一项伟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起道德思想的嬗变。邓小平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以务实的精神阐述了这一伟大实践所提出的伦理道德新课题。本文对散见于邓小平的谈话、讲演中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整理,系统地分析了邓小平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伦理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特征及指导意义。 全文在结构上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邓小平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契机,揭示了邓小平伦理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运动与邓小平本人所具有的优良素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部分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道德教育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伦理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着重于分析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对旧体制的道德文化的丰富、发展和超越。 第三部分从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时代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等方面总结了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特征,并联系现实,论述了邓小平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的指导意义。

宋敏[8]2004年在《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论析》文中提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凭借一生的实践经验和超人睿智,立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际,在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政治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伦理关系以及协调处理这些关系的道德规范与原则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思想。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采用比较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力图全面系统论述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并从政治活动主体这一新的视角对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从政治伦理与政治文明的关系的角度认真探讨了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贡献和在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意义。

李光耀[9]1994年在《简论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文中研究说明简论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李光耀邓小平伦理思想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从事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12亿中同人民的理性信仰、精神支柱和道义武器。它属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体系,是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继承;但是又确实有显明的时代性和现...

赵红烁[10]2006年在《浅论邓小平的伦理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在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核心理念、以集体主义为实质内容、以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为道德规范的伦理思想体系。这些思想蕴含在邓小平理论的各个部分之中。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沈春明. 西南师范大学. 2002

[2]. 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综述[J]. 佚名. 道德与文明. 2002

[3].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杨彦京. 河北经贸大学. 2016

[4].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谭文翰.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 论邓小平的伦理思想[J]. 姜迎春. 淮阴师专学报. 1997

[6]. 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 刘丽红. 天津师范大学. 2009

[7]. 论邓小平伦理思想[D]. 贾常响. 首都师范大学. 2000

[8].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论析[D]. 宋敏. 苏州大学. 2004

[9]. 简论邓小平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J]. 李光耀. 道德与文明. 1994

[10]. 浅论邓小平的伦理思想[J]. 赵红烁.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标签:;  ;  ;  ;  ;  ;  ;  ;  ;  ;  

论邓小平伦理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