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孙红梅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孙红梅

孙红梅

(枣庄市公路管理局,山东,枣庄,277800)

【摘 要】坑槽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病害,而一旦出现这种病害,将会严重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以及行车时的舒适度。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学习经历以及实践经验,浅谈日常养护中坑槽的不同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坑槽修补技术;应用研究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槽的原因,同时联系日常养护生产中坑槽修补工艺的应用研究,谈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路面坑槽成因及主要形式

1.沥青面层产生坑槽

众所皆知,沥青路面是由很多混合材料组成的,因此它的局部空隙率较大,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薄弱地方都可能留下较大的瑕疵,这样给人感觉比较松散,如果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那么松散程度将极大提高。可想而知,一旦过重的车辆经过,那么久而久之,坑槽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2.沥青基层产生坑槽

对任何工程,如果基层一旦被动摇,那么整个工程将受到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沥青路面施工中难免会有翻浆现象非常严重的路段,这些路段(尤其是车辆比较多的路段)由于重载车辆的作用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久而久之,不断的冲刷,使得整个面层范围内的基层粒料出现松散,不断的循环重复中最终会导致坑槽出现,这样形成的坑槽修补起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它出现在了基层,动摇了基础,修补工程非常不易。

3.前补后坏产生的坑槽

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沥青路面的施工常常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出现差错。一般施工人员都知道,路面坑槽的安全隐患大,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防止隐患的发生,然而坑槽出现频率较高的时段是在连绵的雨后,为了做到“坑槽不过夜”这一点,修补坑槽的进度大大提高。可是,天气是多变的,在很多时候,修补不久后又下起了雨,这样一来,坑槽保持良好状态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前补后坏的现象就出现了。

二、坑槽前补后坏的原因及对策

作为前补后坏产生的坑槽,不管是从社会的影响还是从维护成本的角度来看,都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作为公路人是十分有必要从实际出发来考虑坑槽前补后坏原因以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施工的工艺以及施工的条件这两点将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的质量,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原因。从施工工艺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材料的配制、混合料的压平、平整度的控制和接缝的处理这几个环节容易出问题从而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前补后坏的现象。从材料配制的角度来看,因为公路自生的特点,所以修补坑槽大多数是距离较长、施工比较零散的,除了比较大的修补面积的情况下会考虑用机器搅拌混合料,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工搅拌。这就导致搅拌材料的质量较低,而材料的配制又是保障修补后坑槽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混合料压平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到坑槽挖补自身条件的限制,混合料的压实是一个很难处理的方面,特别是在进行基层的压平工作的时候,比较大型的机械很难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而小型机械又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从平整度的控制角度来看,坑槽修补后是否能够和周围的原来的路面平滑地衔接,这个是难以控制的。

从施工条件方面来看,造成沥青路面坑槽前补后坏的原因主要是天气以及施工温度这两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天气的因素来看,主要是表现在雨后以及雨中这样的换环境下,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或者保证路面外观,这就致使维修人员必须在坑槽积水或者比较潮湿的情况下实施修补作业,这就使得修补的质量较低。施工温度因素则主要是表现在由于修补坑槽施工的工作时间长、工程复杂,致使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温度难以控制。

三、坑槽修补技术的控制

为了提高坑槽修补的质量,减少前补后坏现象的出现,应该实行严格的修补工艺。因此,修补坑槽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开挖时应该彻底,一定要超出损坏的边缘,扩大开挖的区域,同时测量出坑槽损坏部分的范围与深度,按照正确的原则来规划出坑槽修补轮廓线,而且轮廓线一定要与路中心的线平行,形状大小要适合,同时应该适当地向外移动不超过10cm的距离,使得接缝处理的效果达到最佳。

2.表面的坑槽修补时的除尘工作尤其重要,坑槽壁上以及坑槽表面的灰尘必须清理干净,可以使用大型的鼓风机直接将坑槽内残留的灰尘、杂物等吹出来,使得坑槽的维修面更加清洁。

3.要控制修补压实后的坑槽比四周原路面高0.5-1厘米(视坑槽深度、粒料的粗细和压实工具效果而定),运行一段时间修补处即会与路面持平。这是必须的,否则,修补后的坑槽极易积水并且受到较大的竖向行车冲击力。

4.沥青混合料松铺系数为1.2-1.5,摊铺要均匀,不得出现粒料离析现象,保证坑槽周边材料充足。采取相应的压实措施,尽可能提高压实效果,特别对边缘角隅等不易压实的薄弱地方,一定要利用振动夯、大锤等工具进行补夯压实。深度在6cm以上的坑槽必须分层按先粗料后细料摊铺并分层夯实。

5.尽可能避开雨季或雨后立即修补坑槽,坑槽内潮湿时确需修补的,一定要利用喷灯、加热罩等加热工具对坑槽范围进行加热,确保修补后新旧面层有最佳粘接效果。

四、新技术新工艺在坑槽修补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在路面的坑槽修补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证修补的质量。在传统上的坑槽修补施工过程中,大多数使用的是液压镐或风镐开挖,但是这种传统的修补方法中存在的弊端随着我国路面的发展逐渐显示出来,主要表现大致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在使用机械设备施工时,机器工作时自身产生的巨大的震动会再次对周围的路面造成二次伤害,使周围的路面再次破损;其次,被破坏的基层材料经过挖掘出来成了所谓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对环境是十分不利的,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而且这些材料本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却未得到利用,这造成了材料的大幅度浪费;再次,在很多病害路段是交通的要道,因此需要即挖即填,保证交通的便利和安全,这样一来,坑槽修补时间不断缩短,最后路面维持良好状态的时间也就缩短了,使得修补功亏一篑;最后,传统的方式复杂繁琐,导致处治成本十分高。这些弊端都需要新技术去代替。

它的主要的表现就跟传统完全是两个方面:首先“就地冷再生技术”对病害周围破坏程度较小,也对避免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恶劣结果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其次是这种技术能将旧的沥青混合料的剩余利用价值更好地利用起来,从而推动沥青路面修补时产生的路面材料再次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升了资源地利用率。总之,它本身的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有利于沥青工程的发展,这是一项是值得普及的坑槽修补新技术。

五、结论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对于整个交通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路面工作人员以及所有人民都希望拥有一个完美、完整的交通道路,然而对道路的坑槽修补来说,新的技术的运用将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人根据个人经验以及查阅与之有关的资料,简要阐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的应用,希望对我国道路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祥.浅谈公路沥青路面坑槽成因及常用修补措施[J].科技信息,2014年01期;

[2]张鹏,张伟阳.关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坑槽的处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年07期;

[3]刘剑杰.微波修路王及其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年04期;

[4]陈佃强.提高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质量关键措施及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作者简介:

孙红梅(1974-)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工程师,大学学历,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公路与桥梁工程。

论文作者:孙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修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孙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