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也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定要严格进行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并对施工步骤进行严格的监管。作者深入的论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制订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原材料,涉及的施工人员众多,而且要协调好各个工序之间的施工,这便意味着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比如:资金周转不灵、未严格进行材料检查、监督管理不够科学、施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依据等,这些都会对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建筑过程施工中的材料质量控制工作,我们必须给予其高度重视,要意识到其对于工程质量的巨大影响。作者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建筑领域的标准规范,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作用
只有保证施工原材料的高质量,整体的工程质量才能够更有保障,且整个施工过程也会因而更加顺利。通常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中一半以的费用都是用于材料支出,所以,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应该从采购环节开始,包括原材料的入场检验、包装、运输、保管以及设备、材料的加工等,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
2、材料质量控制必须遵守的原则
控制材料质量就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对材料质量控制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守;对有关规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在使用材料之前必须将材料的有关标准文件详细查阅,确保材料完全合格之后方能使用等等。
(1)在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时,一定要将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作为有效的依据。此外,在施工的现场,一定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材料的检查工作,并保证各种文件、手续的健全性。施工材料在尚未进入施工现场前,材料承包企业一定要向项目监理工程师提交材料样品以及各种相关材料。监理工程师则应该结合施工的实际状况,来对材料供应厂商的各项资质展开综合性考察,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事前预防工作的质量。各种原材料入场之后,承包企业在确定材料的质量、性能合格之后,才可以完成材料的报验工作。获得材料报验申请书后,项目的监理工程师必须再次核查各种原材料的质量,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并且要检查其外观是否存在瑕疵。完成这些工作之后,还应结合相关标准进行材料的抽样复查工作,在确定复查符合要求之后,才能请监理工程师签字,最终将这些材料投入到实际施工中去。
(2)必须要将相关的规范标准都落实到位。我们在进行检查工作时,一定要结合材料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式,要保证整个检查工作都有明确的依据。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历程,现今我国也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检查出台了明确的标准,可是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对于各种规定和标准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常常只凭着经验就开始工作,最终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甚至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很多的隐患。因此,专业的项目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对各种材料质量的检查规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工作效率。
(3)一定要保证各种原材料的外观以及复检性能都符合有关规定,所获得文件必须健全、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原材料的高质量,外观以及质量复检报告除了要和工程需求规定相一致,还必须符合保证资料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资料的完善性和真实性。上述三方资料完全相符时,我们才能较为准确的确定材料资料是符合规定的。
3、常用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
3.1施工作业前的建筑工程材料准备阶段
首先,深入了解材料质量、价格以及供货能力信息,尽可能地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降低工程造价。由业主单位提供的材料,应及时了解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承包企业提供的材料,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审检论证工作,并在获得业主的许可之后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一定要科学的选择材料,并采用最适宜的加工方式,要针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收集全面的信息,并选择各项资质都齐备的厂家,保证商家的供货速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减少资金的闲置。
3.2必须严格开展入场材料的检验工作
建筑施工材料入场时,一定要结合相关的规定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以及强度进行严格的检查,甚至不能忽略材料生产编号、批号、型号和规格的检验,若有出入,则必须及时改变材料或者是材料的各种信息。对于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以及各种配件都必须有完备的合格证和技术说明书,然后再开展试验以及检验工作,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实际施工中。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能够更好的保证材料和设备的性能,避免其在长期的闲置过程中出现损坏和变质等问题。也就是说,施工企业负责材料采购的人员一定要科学确定材料的入场时间和入场顺序,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设备和材料闲置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保证企业资金链的灵活、健康。
3.3在原材料进行完入场检查后的工作
一定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摆放,防止材料的性能受到不良的影响,并安排专人来负责这项工作。如果在施工中要使用新材料,则必须要先进行试验检测,但是一定要对代用材料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而且其性能应该与结构构造一致。实际开展建筑施工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来科学安排材料的填补工作,且这一环节的质量检验工作应该尤其严格,以保证后加的材料和之前使用的材料在性能方面的统一性。整个施工检测工作都应该富有条理性,这样才能够更加顺利、高效的进行跟踪检测工作,并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4、质量控制要点
开展全过程质量控制工作时,一定要保证所采用的技术和活动要求的相符。为了更好的达成工作目标,还必须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全面跟踪和控制工作,并制订高效、科学的技术方案。
(1)进行材料质量检查工作时,一定要把握好下述几个要点。检查是否有施工中不准使用或性能不达标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材料质量保证书上的相关内容是否直观、明了,上面的信息是否涵盖了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所有信息,需要加盖公章
以及专用章的部位是否加盖完成;开展材料的实地检查工作时,全面检查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最好使用抽样检查的方式,但要保证所选取的样本有较大的随机性;所提交的质量保证书尽量得是原件,如果条件所限只能够提供复印件,则一定要将购买人、工程名称以及货物的数量等都在复印件上标明。
(2)进行材料外观质量的检查工作时,应把握好工作的关键点,包括材料外包装上的表述、尺寸、净重等,对比这些数据和质量证明书上是否完全相同,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更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只要材料上带有外包装,包装标志不能出现破损,能够清晰的辨明企业名称、产品规格、名称、批号、时间等等有关内容,便于对其进行检查;若材料进场时不带有包装,则入场后必须要对材料进行挂牌操作,且挂牌上的内容必须是和质量证明书上的内容相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合法权益。
5、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还影响着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原材料检查工作。并且要认识到,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应该是贯彻整个施工过程的。对于那些需求量比较大的原材料,在完成材料质量控制验收工作、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和报审以及现场材料质量管理之后,还应该再进行严格的材料复试,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企业的项目监理工程师还应该积极的学习相关规范标准,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姜勇.建筑施工测量方法与方案[J].中国科技财富,2016(03):28.
[2]关美琪.当前建筑施工管理方法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6(19):21-22.
[3]温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及控制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6(10):173.
论文作者:翟清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材料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原材料论文; 才能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