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视,增加了许多必读书目。然而,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状况令人担忧。笔者从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阅读情况出发,谈谈提高农村中学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名著;人文素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古人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 读现代人的书,可以与同时代人作精神上的交谈,因此,新课标也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课外阅读不容乐观,令人堪忧,又令人迷惘。因此,笔者就农村中学阅读流失的原因,该采取的阅读对策,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阅读流失的原因
1.功利目的冲击课外阅读
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阅读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阅读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机。学生在原生态的阅读中明显存在三大倾向:急功近利——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大量零散的语段阅读;浮光掠影——为了获取信息,而阅读一些短、平、快的“文化快餐”;轻松愉悦——为了消遣,阅读娱乐性强但缺少历史厚重和人文品性的书刊。如《男生女生》《校园江湖》、网络游戏类的漫画书都深受学生的欢迎。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已经陷入低谷,而且课外阅读不能在短时间内在试卷上体现出成绩的提高,有时间倒不如多做点数学题目,拉拉总分。因此,在现行的教育考评机制下,急功近利的教师、学生、家长在这一点上形成了“高度共识”--拒绝课外阅读,强化习题训练。
2.学生没有时间看书
多彩的电视节目更多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书籍,甚至还影响了对功课的温习。根据调查,在寒假中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一天中有十个小时交给电视机,沉浸在那些泡沫剧里不可自拔,还有网络的诱惑,沉迷于游戏和聊天,另外还有升学的压力,从早到晚做练习,没有时间读书,各科作业繁、重、多,制约了他们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尤其到初三总复习阶段更显疲乏。
3.没书读
虽然农村中学也有图书馆,但藏书少、更新慢。就拿笔者所在学校来说,藏书仅1.7万余册,人均每人十本,且大都是八九十年代的书籍,已有三、四年没有购买新书,所藏的书缺乏文学性、时代性,可读性,因此,学生在阅览室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和自己喜爱的书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对策
1.随时阅读
阅读无处不在。平时学习的间隙、生活闲暇之时,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坐下来随便翻翻的习惯: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或是一本杂志,每天都能翻一翻,每天都能品一品,了解一些社会新闻,洞悉一些时事动态,学习一些文化风情,捕捉一些生活讯息,也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
2.诵读古典诗文
所谓“诵读”,就是出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出语调、读出情感、读出韵味。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精美的诗文,这些诗文或意境深远、或韵味十足、或语言隽永,读来如饮醇酿,如啜芳茗。如《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通过诵读此类经典佳作,领略中华语言文字的奇妙、诡谲…… 因此,新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诵读共六十首,必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并加以鉴赏。
3.读中外名著
初中语文新教材的书后都有名著导读的推荐,每本三篇,共十八篇,不妨让学生在三年内读完。因为一部好书,就是一部“生活用书,它浓缩了人类的精华,流动着生活的韵律。而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正是中学生走近社会、走近生活的“绿色长廊”,能增加其生活厚度,强化其角色意识,提升其人文素养,丰富其文化底蕴,使学生成长为善于品味生活、感悟人生的“有心人”,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国演义》《水浒传》《人类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等。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较长时段、较宽领域的典型化生活场景,从中易于领悟人生的真谛、生活的酸甜苦辣,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享受与作者、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愉悦,充实、净化情感世界。从学习语文的角度来讲,这些作品涉及了众多的生活场景描写,运用了丰富的语汇,能体现出作家作品的风格,可以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
4.阅读方法:不动笔墨不看书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边动笔墨边看书,正是学生会阅读、会学习的具体表现。要让学生养成动笔阅读的习惯。在进行阅读的同时,能将精彩的词句勾画出来:有疑问的作好记号;有异议的写上自己的观点;有共鸣的写上感悟;对写作有启发的重点标出、摘记等等。
的确,我们的许多学生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就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因此,要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笔的习惯,可以具体地指导学生摘录美词、美句,作读书笔记,批注、写感悟、续写等 。以《红楼梦》为例,交流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如“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介绍红学家金圣叹如何写眉批,布置学生阅读作业,你最欣赏小说的哪个人物,林黛玉这种为人处世,在当代社会里行得通吗?你觉得贾宝玉在性格上有软弱的一面吗?学做一道《红楼梦》中所写到的“菜肴”。相信通过这种读思结合的阅读活动,必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所益处。
5.开展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
班级、学校还可举行每日名著导读、课外阅读、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精彩诗文朗诵会、写读后感、定期向学生推荐新书等,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渴求欲望。至于各年级有少数“早熟”的学生“偷看”一些言情小说、校园文学、情爱理论等书籍,教师、家长大可不必视为“洪水猛兽”,应先肯定其积极性,然后引导,把他们那种“好奇性”“跟着感觉走”的读书欲望,引导他们步入理性的读书轨道上,培养正确、健康、合理的阅读兴趣,调节精神,扩展阅读,去弃糟粕,吸取精华。
总之,课程改革将会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师生课外阅读意识,拓展学生视野,增进知识,与时俱进,全面开拓语文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一中325000)
论文作者:蔡首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学生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名著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诗文论文; 农村论文; 中学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