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你教我学”的不平等状况,学生成为灌输知识的容器,在这种的教学中,当然无创新可言,甚至扼杀孩子的创造欲望。因此,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激励学生大胆探索,为学生创设发展的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 责任感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应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问题”的心理,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二、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创新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遇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应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展开讨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其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投赞许目光,增强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正确的观点应表示赞扬,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热情地表扬学生的聪明智慧,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的良好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评讲课让学生自我评价,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解题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行为也不能吝惜你的安慰和鼓励。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不要一棍子打死,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少些“小人之心”,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少一些打击和嘲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学生更是如此。多表扬、多鼓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四、示个性平台,保护好奇心
相信人人都有才,努力挖掘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不是每个学生在成绩上都是娇娇者,但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学中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五、造思维能力,培养责任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其次,注意培养想象力。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发现的机会,锻炼思维。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勤于思考,做开拓创新的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等 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2]朱慕菊 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3]钟启泉 崔允 主编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
论文作者:廖会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责任感论文; 《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