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目前中国的发展形势看来,我国的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就是水污染问题。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防汛建设、城市景观和生态协调等作用,同时也为人们营造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生活空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城市河道污染及其治理措施为话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染;治理措施
引言: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城市化区域看来,城市河道建设即要使堤岸展现出水利工程的功效,也要融合城市的园林景观、建筑艺术、生态环保的多方面要求。同时,河道一定也要达到要求的除污能力。可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城市经济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部分城市大部分设施设备的过于落后以至于城市河道的水污染情况不容乐观,从而导致河道生态体系失去平衡,减弱了水体自净能力。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水生环境,而且可能会危及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目前我国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必须不断地向先进方向迈进,以便于城市河道可以充分展现出娱乐、景观、适宜居住、防汛以及生态等功能。
1.城市河道污染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不断加强河道治理力度,城市河道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地改善。可是对于大多城市河道来说,水质污染问题仍未能完全解决。河道污染主要是以下原因:
1.1水源不足
一方面,大部分城市内的河道体系都为平原河网水系,河流容量少,水体欠缺部分循环,抗污染冲击的能力弱,因此水质容易恶化。从前的内河水系主要是依靠降水来维持,所以河道补给并不能满足附近居民;另一方面,也有些城市主要依靠引配水工程来保障水循环,而引配水水源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素。在配水期间,河道水位一般都比较低,部分河道的水流缓慢、水量稀缺,甚至有些河道水源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配水设施中大部分泵站建设年久,并且失养情况越来越多,导致泵站配水能力减弱。
1.2雨水污染的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河道水质受雨水的影响不可忽视。主要是因为雨滴在下降过程中携带了空气污染颗粒;雨水在地表径流时也会带走地面的各种污染颗粒;当雨水冲刷管道内的沉积污染物时,这些沉积的污染物便随即进入水体中,从而导致水体水质变得越来越糟。从我国坚持走可持续道路来看,在适当处理后,再将雨水排入水体中或可加以利用。而且面源污染的主要地区是在城市外围,例如农业施肥、畜牧业和农村地区家禽。因为农业生产必须施用各种各样的氮磷肥,而大量的氮磷分子通过地面径流进入到河道中,从而造成河道水体营养富集化,然后引起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生长,河内单位面积的溶解氧量减少,最后致使河道水质恶化。
1.3河道淤积严重
水体底泥污染主要因为污染物经过水土流失、废水排放、大气沉降、雨水淋浴和冲刷等方式进入水体后,会逐渐积累在底泥中并富集,使底泥环境被污染。氮、磷等元素沉降积累在底面上的泥中,易导致某些无机盐含量超过标准。当外源排入河流水系的N、P元素负荷量降低后,N、P会成为河流水系营养富集化的主导因子。河道地面上的泥产生的污染物含量主要依靠于河道的环境。例如,大量沉寂的淤泥会使河水的污染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气温不断升高,淤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氮、磷等物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使得水体营养极富集化,并不断发酵从而释放恶臭的气味,影响四周的环境。
1.4截污不彻底
城市中的河水被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及初期雨水等各种由点源发展为面源的污染物入侵后,会造成溶解氧量降低,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水体的自净能力逐渐减低。所以外源污染是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城市截污主要以雨污分流为中心,而污染程度也不断加深,截污难度自然也就逐渐加大。并且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进河道,这都是污染河道的罪魁祸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然有部分城市的雨污分流结构比较完整,但是部分分流的管材不合格同时也导致了污水外流,排入了河道。到目前为止,有些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沿街商铺的工业污水同样能排入河流污染河道。并且城市居民的阳台落水多为洗涤后的污水,其含大量氮磷物质,此类污水从雨水管网进而流进河道内;除此之外,商铺的排水中含有大量油污及含强酸碱废水,若是通过道路雨水管排入河道,同样会使河道污染的程度加深。
1.5沿河垃圾堆放和倾倒现象严重
近几年看来,很多城郊结合部没有完整的垃圾收集处理设备和系统,导致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杂乱无章的堆放在农村地区的河边,有些人甚至将垃圾直接倾倒向河中。每到下雨天气,在雨水的冲击下垃圾渗滤液或垃圾就会直接进入了河道,严重污染了河道水体水质。
2.城市河道污染的治理措施
2.1加强污水源头的控制
导致城市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污水的排放超量,所以,我国要大力倡导节约用水的行为,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并且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政府对因技术原因而要大量耗水的企业,必须让其进行技术性的改造,选用优质的生产设备,进行绿色生产,确保减少污水的排放,并且增加水的循环性和重复使用。政府也要使居民用水调整到合理的价位,这也是减少浪费生活用水的有效治理措施。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大力开展、宣传节水活动,让城市居民从思想观念上发生改变,准确认识到水资源价值及其可贵性,主动地节约用水,并推动生活用水重复性的发展。
2.2因地制宜,根据主次进行河道整治
因为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的工程量大、战线长,所以在整治过程中设必须要分清主次。应重视河势变化影响较大的工程、对控导作用较明显的工程,并且优先安排此类型工程修建。与此同时,应该根据河势变化情况,从而改变投资力度等,在实际中及时对工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选用的河道整治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费用,从而节约整治投资费用。
2.3集中管理河道,降低污染量
目前我国首要应提高居民的人文素质,特别是沿岸居民,严格禁止他们将废弃物倒入河里;严格禁止他们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其次,还要严格监管部分企业,特别是餐饮业和宰杀畜禽的企业,严格禁止其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到河道中;除此之外,各种废弃物、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危险物品严格禁止积累在河道旁。最重要的是,要加速建设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力求能将流域内排放的污水排进污水管线内,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等到达标后再排放。
2.4利用生物技术恢复水质
目前看来,我国部分城市河道开始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一般这种情况下可选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理改善,但这种措施不仅治理效果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也有可能导致整条城市河道发生二次污染。所以,我国应大力应用生物技术来治理水质问题。一方面可利用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的净化能力及生长规律来构成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从而净化水体水质;另一方面,具体模仿微生物净化方法,研究微生物自然降解功能,进而研发这种产品解决城市河道水体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全国各城市都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城市河道中,为河道发挥其功能提供良好的基础。在今后的河道整治工作中,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河道整治的新方向,实践河道治理的新方法,坚持不懈地开展河道治理工程,使我国城市河道环境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效益性统一。
参考文献
[1]周新智.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2]庞继高.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5)
[3]丁书红,白继平,苏长岭.城市河道污染成因及治理模式[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9)
论文作者:古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河道论文; 城市论文; 水体论文; 污水论文; 水质论文; 雨水论文; 污染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