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论文_黄绍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对出血性脑梗死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采用CT检查与MRI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检出率方面,MRI达到89.36%,CT检查仅为72.34%,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准确率更高,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出血性脑梗死;诊断

脑血管内科疾病中,出血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疾病,是脑梗死的类型之一,该病致残率非常高,预后效果差,对患者的生命直接构成威胁[1]。所以,为了降低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及时对该病进行准确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现阶段,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MRI与CT为常用诊断方式。为了对MRI与CT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本组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MRI与CT诊断,结果显示MRI诊断价值更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7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7岁,平均(51.6±7.8)岁;其中合并冠心病者19例、合并高脂血症者14例、合并高血压者10例、合并糖尿病者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四肢无力、头晕及恶心症状,部分患者存在意识模糊、活动受限症状。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给予CT及MRI检查。CT检查: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基准线选择眶耳线,螺距因子1.0,层厚与层距均为10mm,平扫,对患者脑部情况进行观察,对头部病变状态进行分析和掌握,最终对病变程度进行判断。MRI检查:采用1.5T核磁共振仪(型号:西门子avanto 1.5T),对头部进行断层扫描。冠状位进行SE序列扫描;横轴位,进行SE序列T1、T2加权像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层距0.6mm,层厚5mm,层数18层,给予血管成像及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对扫描数据传输到工作站进行分析,最后对病情进行诊断。

1.3观察指标

对MRI诊断与CT诊断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MRI与CT检查,其中MRI检出率为89.36%,CT检出率为72.3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与CT诊断出血性脑梗死检出情况对比[n,%]

 

3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供出现异常,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性病变或坏死,也称为缺血性卒中,在50~60岁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脑梗死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与出血性,如果两种类型同时在脑内发生,则称为混合性脑梗死[2]。在脑梗死期间,由于血管血流灌注恢复,导致梗死区域内出现继发性出血,即为出血性脑梗死。采用脑MRI检查或脑CT扫描,在低信号

(MRI T1WI图像上)或低密度区(CT图像上)内可见局限性或弥散性高信号或高密度影。在出血性脑梗死的诱发原因中,以大面积动脉粥样硬化与心源性脑栓塞居多。以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三类,如果按照发病时间来分类,出血性脑梗死可分为早发型与晚发型[3]。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CT扫描,是当前临床诊断中经常用到的检查方法,是一种对超声波、X束线及γ射线精准利用的方法,同时与高灵敏度探测器配合应用,对人体某部位进行断层扫描。CT扫描的优势在于图像非常清晰,且扫描时间短。根据不同的射线类型,CT扫描可分为超声CT、γ射线CT及X射线CT等类型。核磁共振成像,即MRI,也称为磁共振成像,借助磁共振现象进行断层成像,对人体电磁信号进行获取,然后对人体信息进行重建的诊断方式。相关研究显示,对出血性脑梗死进行诊断时,病理基础为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再灌注,在诊断与确诊时MRI与CT的应用不可缺少[4]。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在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为了能够对出血性脑梗死及时治疗,就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出该病。临床中,脑卒中在发病6h内及3周后不多见,常见的为发病后2周内,可能是由于颅内脑水肿在2周后逐渐消退,也可能是这一阶段内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本身就高有关。脑出血再灌注时,侧支循环发挥作用,逐渐处于充足状态,出血性脑梗死发病后,梗死区域多出现在皮质区,形态呈不规则状态,以软脑膜侧枝供血为主要表现。所以,在患者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后,在对基本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脑部及时检查,可为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利条件。

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按照梗死及出血范围、部位及形态等,可对MRI进行分类,包含不规则出血型、脑深部血肿型、梗死区外周出血型及混合性。在对梗死区域采用MRI诊断时,经常表现为长T1、T2信号,T1加权像呈低信号,呈现出高T1信号、低T2信号。急性期、慢性期或超急性期,T1加权像出血信号呈低低信号,亚急性期呈高信号。在出血性脑梗死信号的影响因素中,相关研究显示,出血时间是重要因素,而MRI诊断表现,对出血时间可初步判断,为诊治提供依据。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与CT检出率对比,MRI检出率达到89.36%,P<0.05,表明MRI诊断优势明显。MRI诊断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人体无辐射损伤;其次,可得到多方位图像,直接获得三维断面程序,不用重建;第三,对软组织结构可清晰显示,在关节、中枢神经系统、阴道、直肠及肌肉检查中,准确率更高;最后,包含多种类型图像,实现多序列成像,可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用MRI诊断,准确率较高,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董祥宝.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诊断价值比较[J].淮海医药,2016,34(05):571-572.

[2]徐家安.CT和磁共振成像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治疗方法[J].当代医学,2016,22(22):28-29.

[3]苏加运.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3):153+165.

[4]胡川,杨溢,陆秀红,等,张圭.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头CT、MRI诊断及临床治疗[J].医学综述,2015,21(03):573-574+576.

论文作者:黄绍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论文_黄绍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