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在经济活动中可以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以外,企业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的企业风险。这些风险的来源和产生因素种类繁多,如果没有良好的防范意识和手段,那么后期可能会给公司企业发展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因此本文主要就企业法律风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义及防范手段,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防范意义
1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义
在电网企业的民事、刑事、行政法律风险中,行政风险具有可预见性和可控性,对制约和影响电网企业公共安全会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电网企业因其行业的自然垄断性,面临着众多行政机关的监管,同时又面临着发展与改革的历史使命,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各种行政处罚和社会各类非议;另一方面,承担了类似行政主体的部分职能,不容电网企业出现任何差错。这些行政法律风险和危机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旦爆发,将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特别是网络的飞速发展,这类负面信息极容易被广泛传播,直接引发公共危机,给企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是必要的工作。
2 电力企业法律风险说明
2.1法律机构设置不完善,法律事务管理业务衔接不畅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按照国资委要求,能够设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和法律管理人员,对法律事务总体负责和具体业务管理,但大部分岗位均为兼职且人员无专业背景,肩负责任但手无利刃;同时,各业务部门没有相应岗位与法律事务进行业务衔接,法律审核与风险防控容易停于表面。
2.2外聘律师管理粗放,律法风险防控成本居高不下
企业内部人员对业务需求较为清楚,但对法律规定了解不多;外聘律师对法律规范清楚,但对企业内部业务需求不够了解。双方如果不充分沟通,很难在业务与法律风险防范方面达到完美匹配;如果每项业务都进行充分沟通,那么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必然居高难下。
2.3法律人才职业规划不明确
在我国电力企业中,因主要任务是生产,企业总法律顾问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也使得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构建难度较大。法律事务主管的业务量逐步加大、责任逐渐加重,但对于法律人才在职级晋升方面并没有跟生产专家同样明确的规划,容易造成法律人才的流失。
3 企业法律风险特征
3.1确定性
无论哪一种企业法律风险,其产生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基于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例如,企业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侵权、怠于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等行为,都是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否则不能直接导致法律风险的发生。
3.2强制性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违反法律法规,或者侵害其他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势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不受企业或其他任何个人意志左右,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企业必然处于被动承受其不利结果的窘境,多年的经营积累可能会因此损失殆尽。
3.3广泛性
法律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行动标准,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以及企业内部的关系,都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因此,企业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之中,贯穿于企业从设立到终止的全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措施
4.1加强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
(1)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内部规章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害;
(2)与技术人员签订知识产权协议和保密协议、制定保密制度,或采用其他的保密措施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
(3)企业要积极应对外部的侵权行为,可以向有关单位、部门举报违法行为,或提起诉讼,以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企业应该遵纪守法,不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通过学习知识产权法,避免对他人知识产权发生侵犯行为,最终避免法律风险。
4.2加强建设内部规章制度和权力制约
(1)完善企业的内控机制,包括监督体系、业务经营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预警体系;
(2)重视监督部门和执行部门的建设,时刻关注新出台的法律政策和监管措施,组织并监督各部门和各机构加强建设内部规章制度,并注意加强监督企业管理层,防止其滥用权力,最终实现企业内部自我约束和监督;
(3)根据市场竞争的内外环境和企业自身特点,用企业规章制度对涉及法律风险的事项进行预防和控制,明确相关规定,同时要审时度势,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其合理合法性,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4.3法律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
风险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分至5分,表示影响程度依次加强,得分越高意味风险影响程度越大。法律风险识别是体系建设的基础,公司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电网企业的特点,对与电网企业密切相关的风险进行了重点评估。评估时,采取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角度进行了评估。风险可能性评估即风险行为的发生可能性是指在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下,风险行为发生概率的大小或者发生的频繁程度。风险影响程度评估即风险行为的影响程度是指该风险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大小。
4.4 创建法治工作机构,落实法治工作职责
在电力企业法制工作实践中,我们构建了以总法律顾问为首、经济法律部为核心、各部门主任为枢纽的组织严密完整法治工作机构,同时在物资部、建设部等合同量大的部门设置兼职合同管理人员;总法律顾问全面负责法律事务管理并对总经理负责,经济法律部负责具体法律审核与纠纷处理等法律事务管理并对总法律顾问负责,各部门主任对本部门法律事务负责,合同组或合同起草人对部门主任负责。这样的法治工作机构提高了各业务部门对依法治企的高度重视,保障了法制工作从上至下的高效有序沟通,使法律风险防控在体制上得以有效执行。
4.5 合理分配内外审核,降低风险防控成本
根据企业实际业务量来确定外聘律师服务采用固定工作时间还是非固定工作时间,与外聘律师签订包年审核或计件审核两种结算方式,可有效降低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成本。目前,电力企业的法律工作量主要集中在经济合同审核方面,运营期电力企业合同类型相对固定,可以由业务需求部门和法律事务处共同制定相应类型的合同模板,提高法律审核效率,增加内部法律审核量,减少外包审核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应当与企业发展的各个经营管理环节相结合,从上到下对企业的领导阶层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减少企业发展中可能遭受的风险冲击,为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维护企业发展的利益,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爱芹, & 吕丽卿. (2008). 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的重要性分析. 商场现代化(25), 264-264.
[2]王云. (2008). 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张继昕. 略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以《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为背景[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1(12):66-69.
[4]韩爱芹,吕丽卿.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的重要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5).
[5]陈丽洁. (2009).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用管理的方法解决法律问题:to solve legal problems by management way. 法律出版社.
论文作者:李争浩,刘银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法律论文; 企业论文; 风险论文; 业务论文; 防控论文; 部门论文; 合同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