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探究论文_屈娜,卫秀庆

屈娜 卫秀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儿科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常规模式,观察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模式。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实施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防范风险发生,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维护护患关系。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方式;施行意义

1导言

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由于患儿的年龄普遍较小,外加其心智与生理均处于发育生长的阶段,因此在治疗或护理中的配合度比较低,护理人员需从多方面角度为患儿考虑。本文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儿科患儿进行分组。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1~14岁,平均(5.13±1.28)岁。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1~14岁,平均(5.21±1.21)岁。两组基本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方法

对照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常规模式,观察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模式。(1)风险评估。对儿科病房中护理工作以及儿童身体状况做出风险识别和评估,针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预警机制。(2)预防措施。第一,良好环境。为患儿提供舒适住院环境,减轻其不安感,消除其对治疗的抵触情绪,并通过适当布置温馨的窗帘、张贴卡通墙纸等方式提高愉悦感,减轻患儿恐惧心理,减轻其治疗抵触。第二,良好沟通。和患儿沟通中需结合患儿心理特点、年龄等采取合理方式,给予积极引导、保持微笑,注意语气平缓,保持爱心和耐心,提高患儿配合度。和家属需提前告知各项操作目的和潜在风险,使其充分知情,以减少护理纠纷。第三,风险防范。因儿科病房患儿年龄小,易发生坠床等风险,可根据患儿疾病、年龄和性格特点设置护栏,预防坠床;部分躁动患儿可在家长同意下合理应用约束带;另外,在用药时需注意安全性,如片状或粉末状药物需先用水溶解后服用,避免误吸。输液时需注意选择粗直血管,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减轻患儿痛苦。第四,不断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流程。在出现护理意外事件、静脉输液事件之后需及时上报,并对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2.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作数据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相比较

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家长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有12例,不满意10例,满意有32例,满意度76.19%;观察组家长非常满意32例,比较满意有7例,不满意3例,满意有39例,满意度92.86%。

3.2两组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相比较

观察组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相比较(,分)

3.3两组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问题有5例,给药问题1例,意外伤害4例,发生率23.81%;观察组静脉留置针问题有1例,给药问题1例,意外伤害1例,发生率7.14%。

4讨论

4.1风险防范护理对护理质量的作用

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极高的风险性、技术性和科学性,护理工作者一旦在工作中出现疏忽,便会直接影响到患儿的安危和自身的安全。此外,部分护理人员的资质不深,临床护理经验不足,无法较好得应对患儿不配合而发生的紧急情况,这给治疗与护理的过程增添了难度与风险。在儿科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价,还需总结往常发生的护理风险,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对应的预防与解决措施,从而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在本文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仅实施了常规性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了风险防范护理,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给予患儿全面的护理。结果得出,实验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护理后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即患儿护理状态的各个指标的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充分表明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

4.2风险防范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家属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是影响患儿康复的重要因素。为促进患儿快速恢复,需要加强对患儿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次对实验组患儿实施风险防范护理,患儿在饮食、健康教育、心理等方面得到积极防范,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家长的焦虑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在患儿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家长得到充分的健康指导后,可有效缓解家长焦虑状态,使其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总而言之,风险防范护理能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提高满意度,切实做到有效防范儿科护理风险。

5结语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实施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防范风险发生,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维护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合芳.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护理的价值评估[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5):97-98.

[2]谭海玲.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护理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5):44+46.

[3]孙书萍.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5):770-771.

[4]刘璇,孜依丹·买买提.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2):161-162.

作者简介:屈娜(1980.03-),女,本科学历,护师,护理管理,儿科护理。

通讯作者:卫秀庆,女,主管护师,E-mail:weixiuqing@163.com。

论文作者:屈娜,卫秀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探究论文_屈娜,卫秀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