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丽 苗春昱
青岛市市立医院 266071
【摘要】目的:避免二次插尿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留置尿管后导致、血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方法:实验组对2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抽出尿管气囊内液体,让气囊干瘪,尿管随尿液排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除尿管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拔除尿管后患者的血尿、尿潴留的发生情况以及重新导尿引起的不适。结果实验组拔尿管或尿管随尿液排出时疼痛度较对照组低(P<0.05),血尿发生的情况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组的拔管方法简单有效,可避免二次插管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留置尿管;拔出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并且住院治疗的大部分患者须手术治疗,而手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尿潴留,15-20%患者易反复导尿易造成泌尿系感染。为了降低拔尿管所造成的损伤,本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通过对245例留置尿管病人拔尿管方法作了临床实践,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实验组为采用改良方法拔除尿管组,对照组为按传统方法拔除尿管组。两组病人均排除拔尿管时神志不清及截瘫的病人,两组病人均采用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的气囊内根据导尿管的大小注入5~10ml灭菌注射用水,导尿方法及留置尿管护理均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操作常规进行。实验组245例,其中男135例,女110例。麻醉方式:全身麻醉35例,硬外麻醉210例。留置导尿管为16F双腔气囊导尿管。停留尿管时间:<24小时35例,24~48小时72例,>48小时138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种、留置尿管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1.2一般宣教(护理方面)
1.体位护理术后仰卧硬板床4~6小时,以减轻切口疼痛和术后出血,以后则以手术方法不同可以侧卧或俯卧位。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加铺气垫床,避免褥疮发生,翻身时保持脊柱平直勿屈曲、扭转,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2.饮食护理术后给予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米粥、汤类。禁食辛辣油腻易产气的豆类食品及含糖较高食物,待大便通畅后可逐步增加肉类及营养丰富的食物。
1.3方法实验组:护士将尿管夹闭,鼓励患者多饮水,患者有尿意时,用注射器抽净尿管气囊内液体,,然后嘱患者稍 用力排尿,气囊干瘪,尿管随尿液排出而自然脱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拔除尿管,将尿管夹闭,病人有尿意时,用注射器抽净气囊内的液体,然后拔出尿管,再让病人排尿。观察比较拔出尿管后,两组病人的拔管或脱管时的疼痛、血尿及尿潴留等情况。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分级。观察记录拔管或脱出尿管时疼痛、血尿及尿潴留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拔管或脱出尿管时疼痛、血尿的发生比较,试验组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两组病人自主排尿情况实验组病人均能自主排尿,对照组病人有6例拔除尿管后不能自主排尿,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多为硬膜外麻醉,而其常用药物为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地卡因等。这些药物发挥作用后,维持时间最长的地卡因亦仅为2小时~3小时。术后4h小时,麻醉剂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影响甚小,即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已恢复[1]。
尿管随尿液排除法的机理: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力显著上升,从而使膀胱逼尿肌强有力地收缩,通过排尿反射,尿道内口括约肌扩张,尿道全程扩张,尿液在尿道黏膜与尿管壁之间起到润滑作用,于是导尿管随同尿液一起排出体外。同时,患者通过多饮水,可减导尿管头端结晶黏连,使导尿管容易脱出[2]。
传统的拔除气囊尿管方法为当患者膀胱充盈自感有尿意时,先拔出尿管,紧接再让病人排尿,此方法拔除尿管时,由于外力的快速牵拉,以及尿管表面因尿酸盐沉积而欠光滑而磨擦,刺激尿道而致尿道肌肉强烈收缩,尿道关闭,导致尿道黏膜损伤、出血、水肿、病人感觉疼痛,严重可致排尿困难而需要重新导尿,这不仅增加病人生理痛苦,增加了感染的机率还加重了经济负担。疼痛护理是护理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在发达国家,疼痛护理已经列入护理教育的课程,并将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作为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对患者精神、心理、术后恢复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到实验组对减轻患者拔出尿管的疼痛起到一定作用[3]。
我们通过对实验组245例病人拔尿管方法的研究,体会到:减轻病人拔尿管后的疼痛、降低血尿、尿潴留的发生率,减少拔尿管时的不适剌激尤其重要。我们采用的改良方法为待膀胱充盈时,缓慢抽除净尿管气囊内液体,,让尿管随尿液排出的拔管方法。此方法是采用膀胱充盈时拔管,此时膀胱内压显著上升,从而使膀胱逼尿肌强有力地收缩,通过排尿反射,尿道内口括约肌扩张,尿液在尿道粘膜与尿管壁之间起到润滑作用,于是将尿液和尿管一起排出体外,减少拔管时外力的牵拉剌激,有利于病人自行排尿的功能恢复,让病人在排尿过程中将尿管冲出,提高拔管时的舒适度。我们采用抽净尿管气囊内液体,目的是使气囊表面光滑,减少对尿道黏膜的磨擦损伤。生理排尿时,膀胱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尿道半径增大,尿液排出[4]。
通过分组对照显示,缓慢抽出气囊内液体,让尿管随尿液排出的拔尿管方法,较传统拔尿管方法简单有效,可减少患者二次插管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预防泌尿系感染,此法易于操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石云凤,田永峰...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的观察与护理[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0(10).1:49.
[2]应佩秀.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5,4(3):223.
[3]赵洁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487-489
[4]张丽萍.气囊导尿管自动排尿脱管法的护理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6,5(3):163-164.
论文作者:丁利丽, 苗春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尿管论文; 气囊论文; 方法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导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尿液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