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包括:图像识别、语言识别、机器人、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系统。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和电气工程有关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电子电气技术、研制开发、信息处理和计算机与电子应用等领域。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探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科技的发展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化技术是科学家模仿人脑发明的一种先进技术,被应用在社会中的各个生产生活领域,代替人类完成不可完成的工作。同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人们从事商业、工业等活动不可或缺的伙伴,因此加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无论是对电气工程本身还是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智能化技术的概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智能化技术被首次提出,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得到发展与完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的技术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情况[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智能化技术向着更加简单的形式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只有依靠相关人员对智能化设计提供合理的数据进行完善。与此同时,电气工程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了最大化的发挥电气工程的作用,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与操作需求,电气工程被引入大量的数据信息。在电气工程中主要是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并在电气的应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与适用价值,因此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被人们广泛应用与大力推广,极大的提升了自动化管理与控制的质量。
二、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
(一)不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
在自动化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控制器来进行控制时,经常会因为被控制对象具有比较复杂的动态方程,因此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掌握,这就会导致在对该对象模型进行设计时出现大量的无法估量、无法预测的客观因素,例如部分参数的变化。如果不能掌握此类因素,设计出来的模型也就不可能精准,最终自动化控制的实际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智能化控制器省去了对被控对象模型设计的工作,因此它从源头上避免了那些不可控因素的出现,使自动化控制器的精密系数得到了提升。
(二)便于对电气系统进行调整控制
智能化控制器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通过鲁棒性变化、响应时问以及下降时间来对系统的控制程度进行随时调节,从而使自身的工作性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使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由此可见,在任何情况下,智能化控制器都要比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器的调解控制功能更具有优势,也更加适合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际工作中。此外,智能化控制器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中,只要依靠相关数据的改变它就可以自行调节,不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场。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可以进行远距离的调节控制,这就实现了电气工程无人控制的自动化控制目标,这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一)PLC技术的应用
社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传统的机电控制器已经无法满足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求。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LC开始逐渐取代了机电控制器在电气工程生产中的作用。PLC可以很好的提供电气工程电力运行的基本条件,并协调电气系统在生产中的各种优势,进而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行有效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PLC软继电器的应用除了可以实现电气工程中的供电系统的自动切换功能外,还可以对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加以提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实物元件的应用。PLC技术得以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广泛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
(二)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电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运行环境、操作失误以及设备老化等问题影响极易出现不同的设备故障。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运用该技术提供的功能,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预兆进行有效判断,进而提前做出相应的防预措施,保障整个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尽管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变压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尽管有效延长了变压器设备的使用时间,但是依然不能够避免电气设备故障的出现。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电气设备故障的分析与诊断的过程中,要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对智能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数据与信息,从而及时的对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维护整个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故障进行诊断与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了严重的电气事故的发生,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优化设计技术的应用
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有效的促进电气工程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除了要具备丰富的电气工程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研究设计经验作为基础,从而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设计更加科学与合理。电气设备及其自动化设计中,设计人员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遗传算法。此种设计办法,主要是通过将电气系统中的众多功能集中在一个处理器中进行分析与处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处理器的负荷加重,不能实现设计的优化。而对智能化技术加以运用,可以对电气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不仅可以减少应用的材料,降低成本,还能够实现监控系统的通讯共享,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控制质量。
四、智能化技术在未来中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的设置上涉及到了很多的科学内容,这也就对系统相关的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操作人员需要具备更加专业和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理论知识储备,在对智能技术设备的应用上才能够更加的熟练和精确,利用智能取代人类大脑达不到的领域,有效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在未来智能技术发展的领域上,不断更新和扩展新的内容,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科数据体系,对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进行全方面的搜集和收录,形成更加强大的数据知识储备,进一步促进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发展。
总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发展进步中。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与管理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其更好发展,设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设计水平,研究新型智能化技术,使其为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化技术的特征与优势及其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望对今后智能化技术的研发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锦艺.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特点及具体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7(22):157-157.
[2]伊列呼.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数码世界,2017,48(9):181-181.
[3]马连明.工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动向[J].山东工业技术,2017(3):12-13.
[4]何沁,王彪,龙锴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风,2018,No.336(04):89.
论文作者:李红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控制器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