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箕之起源及发展*
赵卫邦 著 岳永逸、程德兴 译 王雅宏 校
[摘要] 扶箕之名,盖始于宋。初本名请紫姑,为灯节时妇女之游戏,神降时惟箕动而已,未能为文字。此俗南北朝时已见记载。推其由来,殆起于人类之误信箕帚具法力(magical power);以箕卜事之俗,古希腊、印度、苏格兰、北欧均有之。① 英文原文并没有提要,该提要载于《辅仁学志》第11卷第1-2期(1942),第249页。——译注
[关键词] 扶箕;紫姑;箕卜;法力
一、引言
中国人用乩板作为人神交流的媒介。使用乩板进行的人神交流的仪式被称为扶箕、扶乩或扶鸾。与西方常用的工具不同,中国人最早是在筛子上绑根短棍。通常,由两个人分执乩板两端,用木棍底端在沙上或灰上写字。写出来的这些字被认为是神灵所为。如今,在大多数情况下,筛子被一截约三英尺长的棍子取代,棍子中间呈直角伸出一截稍短的弯棍。乩板仍由两人操控,一人用左手执棍子一端,一人用右手执棍子另一端,用弯棍尖端在沙上或灰上写字。也可在乩板的短弯棍上系一支毛笔,这样也能写字或画图,只不过这样一来就是在一幅长卷而不是在沙上写画了。
严格而言,扶箕这个术语只适用于上述提到的占乩仪式,因为它最初的含义便是“扶着一个箕”。但是,现在另外一种仪式也被称作“扶箕”。这种仪式最初称为“悬箕”或“悬乩”,意思是“悬挂一个箕”。在这种仪式中,箕挂在一条绳子上而非由人扶着。如今,箕也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悬挂在绳子上的铁笔。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一张弓的弦上,弓背则被吊在房梁上。铁笔笔尖下面铺洒有沙或灰。总的说来,悬箕很少见。
当扶箕仪式开始时,首先要焚香,诵咒和燃烧请神的表文。有时,表文用被称为“表”的特定黄纸代替,也不诵念咒文。待神灵下界后,人们便向其提问,然后扶着乩板以使之能在沙上滑动,这样写出的字就被认为是神灵的回答。林仰山② 林仰山(1892-1974),英文名Frederick Sequier Drake,出生在中国,曾担任过齐鲁大学校长、广智院院长等职,1952年离开济南,前往香港大学任教。——译注 (F. S. Drake)有一段在一个当下中国宗教派别——道院举行的一次扶箕仪式的详细描述。为了理解这种仪式的本质,现摘引文字如下:
1923年4月17日,来自齐鲁大学艺术与神学学院的六名成员访问了道院,并和道院部分成员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被允许观看“扶箕”过程……
站在桌子两边的两个人握着乩板棍子的两头。旁边站着的人则负责将写在沙上的字大声读出来。与此同时,还有一人站在对面的一张小桌旁,笔墨近在手边,随时准备将听到的那些字写在黄表纸上。起初,乩板只是在沙上画圈,很慢地转圈,然后速度加快。握乩板的一个人用空着的手拿一块木片,及时将沙子抹平。很快,第一个字出现了。随后,以惊人的速度,一个字接着一个字相继出现了。
每写完一个字,沙子都要被快速地抹平以备乩板写下一个字。乩板在两位操作者手中不停地旋转、扭动。
道院接待室的墙上挂满了卷轴和古雅奇异的字画,这些都是乩板的作品……多数署名是佛祖,还有一些则署着基督的名字……① F. S. Drake, “The Tao Yüan: A New Religious and Spiritualistic Movement”, Chinese Recorder ,March, 1923. p. 139.
宋代以降的文献,尤其是散文和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与扶箕相关的文字。在这些记述中,多数情形下,扶箕是文人操演的仪式,一些已故的诗人会附身乩板来写诗;在另外一些情形下,扶箕则是占卜未来或者决断某事的方式。前一类情形的例子太多,举不胜举。至于后一种情形,我们可以引明世宗的例子。《明史》卷197“熊浃传”有载:“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明史》卷307“陶仲文传”亦言:“蓝道行以扶鸾术得幸” “(蓝)田玉……与(罗)万象并以扶鸾术供奉西内”。
如今,在诸如同善社、悟善社、红卍字会、救世新教等这些秘密或半秘密宗教团体中,扶箕非常盛行。② 关于前三个宗教团体的更多信息可参考:P. D. Twinem, Journal of Religions , September, 1925; F.S. Drake, “The Tao Yüan”; D. W. Edwards, “The Syncretic Mind in Chinese Religions”, Chinese Recorder , June, 1926.扶箕被视为联接人类世界与神灵的一种方式。对此,这些宗教团体有一番解释。他们说,扶箕的仪式是神人之间“灵力的交会”(contact of the spirit force)。在仪式过程中,“神凭人,人依神”。换句话说,舞动乩板的既不完全是神也不完全是人。神与人灵性相连,共同合作。
对于扶箕在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民众宗教(Chinese popular religion)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不打算详细描述。接下来的部分,我将详细介绍扶箕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扶着箕的那种“扶箕”仪式。
四是以往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和效果不佳,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形成管理上的硬约束和硬手段,水资源管理的一些措施没能够以考核、审批等刚性手段予以体现。为了使水资源管理与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相协调,必须从根本上更新思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二、请紫姑
扶箕直接源自“请紫姑”或“迎紫姑”。因此,为了探寻扶箕的起源,我们先详细地讨论一下请紫姑。请紫姑又被称为紫姑卜,它是一种在正月十五晚上进行的占卜活动。这种仪式最早的文字记录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刘宋(420—479)。在《异苑》③ 刘敬叔:《异苑》共计10卷。元嘉三年(426),刘敬叔为给事黄门侍郎,他卒于泰始年间(465—471)。 卷五中,有如下一段描述:
实际教学进程中,科学合理的分组至关重要,保证每个小组分别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使得各个层次均能够在小组中发挥作用。小组长的担任,采取轮流的方式,各个小组成员均能够体验分工合作的乐趣,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建筑业发展齐头并进,两者相辅相成,再加上新型施工技术的融入,建筑质量进一步提升。是建筑施工的管理,其内容不仅包括设计图纸、材料规格及用量等,还包括对技术规范的整理。再加上合理的人员配置,施工过程才能井然有序地进行。目前我国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进。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了正月十五晚请紫姑,以占卜来年蚕丝桑叶收成以及其他事务的习俗。
(1)矿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切割剧烈,形成高山峡谷,悬崖陡壁,矿区内开阔地形少,因此可供选择井口及矿区、矿井工业场地的地点少,矿区铁路进线比较困难,地面运输比较复杂,矿区地貌对矿区规划实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唐代,这种风俗仍旧存在。韩鄂的《岁华纪丽》、段公路的《北户录》和李商隐的一些诗里都有记载,但只是提及“请紫姑”这个词或“紫姑”这个名字,未见有详细的描述。
2)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智慧教育能够随时收集、统计与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
宋代,请紫姑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唐代和唐代之前,请紫姑主要在乡间盛行。在《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中,李商隐就曾经写有这样的一句诗:“羞逐乡人赛紫姑”① 该诗全文是: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观,羞逐乡人赛紫姑。——译注 。宋代,文人也请紫姑。当神灵降临时,她不仅要像之前描述的那样翩翩起舞,而且会写字画画。从当时的文献中,我们发现很多涉及紫姑写诗作文的文字。如:
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然其灵异显著无如王纶家者。② 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一。
金陵夏氏,能致紫姑神,神能属文,其书画似唐人,应对机捷。③ 孔平仲:《谈苑》,卷二。
请紫姑神,大抵能作诗,然不甚过人。④ 许顗:《彦周诗话》。
政和二年,襄邑民因上元请紫姑神为戏。既书纸间,其字径丈。⑤ 何蓬:《春渚纪闻》,卷四。
大年初一早晨,吃过小小的糖圆,齐过家堂菩萨(家神),斜门里溜进来了三个两个姑娘,都是十五六七八的,轻脚轻步的,连一只猫一只狗也不惊动的;迎她们进来的也是一个年岁相近的姑娘,进来一个便交给她一件小东西,三个两个便是三件两件:一个三寸长一寸半阔的鞋底,已经扎好了的缎子底、缎子面,一个绸面绸里加缎滚的鞋面,一顶挂珠挂彩的暖帽,她集合在手里仔仔细细看,看,看而又看。还有三个两个自然凑在一起看,越凑越紧,越挨越拢,几乎要“碰碰头”了,轻声细气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一个大人来了:“你们这些姑娘干吗?”“不干吗。”“没事。”“你不知道的。”“你不用管!”一下子都散了。
子姑神记
元丰三年(1080)正月朔日,予始去京师,来黄州。二月朔,至郡。至明年,进士潘丙谓余曰:“异哉!公之始受命,黄人未知也。有神降于州之侨人郭氏之第,与人言如响,且善诗赋。曰:苏公将至,而吾不及见也。只而公以是日至,而神以是日去。”其明年正月,丙又曰:“神复降于郭氏。”予往观之,则衣草木为妇人,而置箸手中,两小童子扶焉。以箸画字,曰:“妾寿阳人也,姓何,名媚,字丽卿,自幼知书属文,为伶人妇。唐垂拱中(685—688),寿阳刺史害妾夫,纳妾为侍妾,而其妻妒悍甚,见杀于厕。妾虽死,不敢诉也,而天使见之,为直其冤,且使有所职于人间。盖世所谓子姑神者,其类甚众,然未有如妾之卓然者也。公少留,而为赋诗,且舞以娱公。”诗数十篇,敏捷立成,皆有妙思,杂以嘲笑。问神仙鬼佛变化之理,其答皆出于人意外。坐客抚掌作《道调》《梁州》,神起舞中节。曲终,再拜以请曰:“公文名天下,何惜方寸之纸,不使世人知有妾乎?”予视何氏之生,见掠于酷吏,而遇害于悍妻,其怨深矣,而终不指言刺史之姓名,似有礼者。客至,逆知其平生,而终不言人之阴私与休咎,可谓智矣。又知好文字,而耻无闻于世,皆可贤者。粗为录之,答其意焉。① 《东坡续集》,卷十二。
从苏轼的描述和前引的其他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宋代,请紫姑已经在文人中间发展成为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文字游戏。此时的请紫姑与扶箕仅有一步之遥。
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云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捉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好则大舞,恶便仰眠。平昌孟氏恒不信,躬试往投,便自跃茅屋而去,永失所在也。
三、怎样请紫姑
在讨论扶箕与请紫姑的关联之前,我们先介绍请紫姑的仪式是如何进行的。通常,该仪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扫帚,另外一种是用箕。下文将一一阐明两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我们对扶箕与请紫姑之间的关联和对扶箕起源的探讨,都是基于这些阐述。
“格末邀伊快燥点:红灯末要影(即‘灭’的意思)哉,仙茶末要冷哉,芝麻糖炒米末要韧哉。邀伊梳起头来,绕起脚来,更起衣来,三对蜡烛末要到哉。”
综上,基于大学生实习支教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一是实习工作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二是实习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心理问题、社会适应性、综合素质等;三是实习支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路径等。研究中以实证性调研为主,基于本校本地的经验居多,缺乏普遍性规律的探讨和理论总结与提升。河西学院援疆实习支教与以上研究结论有重合之处,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总结十年的做法与经验,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尽管宋代的文人吸纳了请紫姑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其原初的形式却被普通百姓传于后世。例如,在成书于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卷三“春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望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即紫姑),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打鼓歌马粪香歌。三祝,神则跃跃,拜不已者,休;倒不起,乃咎也,男子冲而仆。”
上面提到的三个案例中,都用到了草。实际上,这是扫帚的替代物,因为扫帚更像一个妇女。起初用的就是扫帚。宋代的文人们很清楚这个事实。在他们的眼中,草人就是扫帚。在苏轼的另外一篇文章《天篆记》② 《东坡续集》,卷十二。 中,他写道:“江淮间,俗尚鬼,岁正月,必衣服箕帚为子姑神,或能数数画字。黄州郭氏神最异,予去岁作《何氏录》以记之。”《何氏录》即前引《子姑神记》。他说,人们把箕或扫帚打扮成子姑神。
《帝京景物略》中提到的请紫姑仪式在清人樊彬的《燕京杂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但用的是扫帚而非草人。其诗文如下:“敝帚挂红裳,齐歌马粪香,一年祝如愿,先拜紫姑忙。”作者樊彬在诗里加了一条注释:“正月闺中用帚插花穿裙,迎紫姑神于厕,以占休咎”。
在使用扫帚时,女神又被称作“帚姑”。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写道:“帚卜拖裙验。”③ 引自《事文类聚》“前集·时令·上元”。该书是宋代编纂的一部类书。
20年来,我国零售行业迅猛发展,但近年来呈现出后劲不足的态势,虽然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但在社会总零售额中,绝大部分的流量和消费仍然在线下。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为实体零售业和电商提供了共同的契机。
(2)使用箕。在苏轼的《天篆记》中,我们看到箕也被用来请紫姑。徐铉(916—991)《稽神录》卷六中对此有更为详细的描述:“正月望夜,江左风俗,取饭箕,衣之衣服,插著为嘴,使画粉盘以卜。”尽管并没有提到“紫姑”这个词,但描述的正是“请紫姑”的习俗。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里也有类似记载:“世南少小时,尝见亲朋间有请紫姑仙,以箸插筲箕,布灰桌上画之。”
用箕请神时,女神则被称为“箕姑”。前引范成大诗中的注释中便用了这种称呼。上述两个例子都来自宋朝。当时,请紫姑仪式已被文人改编。改编前的,更为传统的请紫姑仪式在普通人之中沿袭下来,传承至今。在最近一本名为《新年风俗志》的书中,我们看到浙江宁波仍有这种习俗:“从十一到十四这几天里,妇女们有请筲箕姑娘的,用筲箕兜绉纱,插一双筷子,两个小姑娘抬着,可以卜问命运,以筷点桌,得双数就是吉兆。”① 娄子匡:《新年风俗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8页。 读完上述文字,我们不禁想到紫姑写的能力直接来源于其拍打的能力。但极有可能的是,这种最初的拍打最早由某些人发展成画圈,然后再由另一些人发展为写字。可以肯定的是,请紫姑最初是由妇女和女孩完成。因此,十分自然的是,是她们将拍打演变成画圈。国立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中曾有文章详细描述了在上海附近的三林塘,人们请紫姑时,紫姑如何在粉上描花:
紫姑在三林塘
紫姑的名字常写成“紫姑”,但有时也写成“子姑”。宋代大文学家苏轼(1036—1101)对请紫姑有长长的描述。在他的文章中,就用了“子姑”这两个字:
下午。
“××姑娘,三林庙头烧香去吗?”
“不去,今天不去,有事呢,明后天去。”
“不去我去了。”
“你去你的吧,小心的走,慢慢的走,跌了就爬起来,跌不痛爬了再走,跌痛了叫我来。”
“与摩根士丹利签约之后,我们对美林的尽调也已完成,我们开始与美林谈判注资的问题。当时美林已经接受了淡马锡的注资。”汪建熙回忆说,中投评估认为,美林财务状况比摩根士丹利还差,所以美林的估值也应该再低些,中投能出的价格要比淡马锡低。美林希望能同时引进中投、淡马锡两个战略投资者,但两笔投资间隔时间这么短,后来者出价低于先来者,淡马锡不会接受。正因如此,中投与美林失之交臂。
“多嘴姑娘,讨厌!”
“别忙着走,妈妈嫂子跟你一起去。”
对女性的崇拜书写是《你眼睛的弧线》的“行为”修辞。在艾吕雅看来,能量、活力的交换不仅是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与自然亲近的必要条件。因而,爱的活动交流同样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这种泛爱论的思想首先体现在将自然界的活力与女性活力进行类比的过程之中。正如我们上文分析的,《你眼睛的弧线》中,女性的形象常和自然的基本成分——水、土、植物、阳光互相对照比喻。对自然的描写总是呈现出女性躯体的轮廓。而女性原型历来就可以是山川、海洋、树木花草的象征,于是,女性与自然二者浑然一体。女性的无处不在说明了作者对女性的崇尚最终使得人类渐渐取代了上帝的位置,拥有造物的神力,符合当时“上帝已死”的观点。
女人都出去烧香了,男人都出去赌了,家里除了姑娘没人,大脚大步,摇摇摆摆进来的是三个两个姑娘,有姑娘的地方便有笑声,满屋子的笑声,满屋子的剪子、顶针、线、尺……大摆大场,“三姑娘”的绣花鞋大功告成。
“三姑娘”的鞋事,腊月里就已经在筹备了,但是必须大年初一做好,不能早、不能迟,说是这样。
正月半夜,方桌上满散着白粉,桌檐上摆着细香红烛。香烛都烧上了,摇摆的烛光烛影里,四个姑娘都诚诚心心完毕了九叩三拜的厚礼。其中两个姑娘走出去了,再回进来时,还有两个姑娘便迎上前去:
“噢,张喜娘来哉。”
“噢,李喜娘来哉。”
两组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间能够对比。
“抬妮三姑娘来。”
“三姑娘”的花轿是一只“合扑”着的(翻身)的饭箩(竹制的淘箩),饭箩边上往下插着一双大麦簪(骨簪),饭箩心里平插着一双长筷,乃是轿杠。两个姑娘抬起花轿,上“三姑娘”府上去了。“三姑娘”府上在门角里。
“一姑娘拉屋里哗?”
“勿拉屋里。”
“二姑娘拉屋里哗?”
“勿拉屋里。”
“裤子勿曾着末,邀伊拖自唠来。”
“拉屋里,侬邀伊做啥拉?”
“我末邀伊吃仙茶唠望仙神,正月半夜看红灯。”
进入女性体内后,精液中的去能因子被稀释、阻挡、酶解而消失,精子运动能力增加,暴露出细胞膜表面与卵子相识别的位点,顶体酶系统恢复活性,精子才恢复了受精能力,这个去能因子抑制作用消失的过程叫‘精子获能’。
“哑哉。……三姑娘还勿曾起身哩。”
(1)使用扫帚。《异苑》中记载,正月十五晚人们制作人像以请紫姑。在神降临时,人像便跳来跳去。但是,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人像是如何制作的。苏轼的文章里则交代了人像制作的细节。他说,给草和棍子穿上衣服,将其打扮成妇人模样,人像手中握一根筷子。两个男孩扶着人像,让它用筷子写字。我们之前已经交代过,写字是宋朝新出现的。起初,神灵附体的人像只能跳动,以给出暗示。在苏轼的文章中,还能看到仪式的这一最初的特点。在回答了一些奇异的问题后,人们弹起梁州曲,女神也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头末勿会梳哩。”
“抬轿,抬轿,抬轿。”
“头勿曾梳末,邀伊一木梳唠两篦簸。”
“衣裳末勿曾着哩。”
“衣裳勿曾着末,邀伊披自唠来。”
“裤子末勿曾着哩。”
“三姑娘拉屋里哗?”
“鞋子末勿曾着哩。”
“鞋子勿曾着末,邀伊扶自唠来。”
合唱:
1.企业负责人率先垂范,高度重视合规工作,身体力行,树立模范作用,成为其他员工的合规榜样。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它的合规培训就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每年由公司高层对下属分公司或部门经理开展系统培训,分公司或部门经理再将合规的理念和实践带给下属,通过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将合规融入并落实到各分公司、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中。
“坑三姑娘独脚仙,教妮姑娘好线针:粗针细针全(音才)要会。”
“三姑娘快燥点。”
“三姑娘快快叫。”
(5) 间隙单元。开挖间隙分为3部分:刀盘超挖间隙、盾尾间隙和操作间隙[7]。本文通过降低材料弹性模量的方式来模拟开挖间隙,弹性模量一般取值为10 kPa。
“三姑娘登自轿末哉。”
于是两个喜娘凑上来:
“三姑娘登轿哉。”
(三姑娘的帽子戴在轿(竹箩)顶上,三姑娘的一只花鞋儿安置在轿杠(长筷)上。)“三姑娘”终于请来了,花花轿的后面跟着的是给拍粉点胭脂的两位喜娘,还有一个提着一盏红灯笼的跟轿,远远的还有一个穿得绝齐整的“三姑娘”的“小阿舅”(小舅子),手里持着香(那是两个男的孩子)。轿子一到,“小阿舅”大叩其头。开了轿门请姊姊出来:不是喜娘的两个姑娘把轿子各用一只食指抬在散满着白粉的桌子上,大麦簪的脚跟插在粉里,一会儿“三姑娘”描起花来了。大麦簪在粉堆里,自动起来了。好看的花描完,“三姑娘”起身告辞,明年再来!
描的时候,如求细花,便说:“三姑娘画来细细巧巧。”如求粗花,便说:“三姑娘画来粗粗交交。”
年轻的男人最喜欢跟姑娘们胡调:在门外用硌砖往坑缸里抛。这样,“三姑娘”便生气了,不肯描花。姑娘们连忙说:“三姑娘勿要动气,明朝夜里再来抬侬。”喜娘便说:“妮三姑娘勿要动气格。等倷明朝再来抬。”如果好好描完,全体必送“三姑娘”到门角里,并说:“三姑娘,多谢侬,明年再来抬侬。”
(请“三姑娘”最早正月十五日至迟正月廿四日。)① 《歌谣周刊》二卷第37期(1937),第7—8页。该文署名顾良,原文还有副题“记邀请坑三姑娘”。在英文原文中,赵卫邦对该文进行了适当的缩写。这里,为更好了解原貌,引录了全文。——译注
四、扶箕和用箕请紫姑
现在,我们来讨论扶箕的起源。扶箕起源于第二种类型的请紫姑仪式,也就是用箕迎紫姑。在引言中,我们已经提到:用箕请紫姑时,在箕上绑根短棍,两个人分站两边扶着箕,以使其在沙上或灰上写字。这与上一节描述的以箕请紫姑的仪式完全一样。即使在后来扶箕仪式中的箕被木棍代替,仪式的主要特点仍然没有改变。棍子被两个人分别握着两头,以使从它中间穿过的短棍能在沙上写字。这根短棍就相当于绑缚在箕上的筷子。不同之处仅在于没有使用箕。这种仪式仍被称为“扶箕”,也即取“扶箕”原初的含义。
如果用箕请紫姑和用箕进行扶箕是一回事的话,那么从前者到后者的演变只是称谓上的变化。大致说来,这些变化发生在南宋末期。由于宋代文人常以请紫姑为戏,这就带来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不只是紫姑,还有其他的神仙也降临附体,用箕写字。例如,《梦溪笔谈》卷二一中有载,景佑年间(1034—1037),一位女神仙降临王纶家中。女神仙声称自己是天庭后宫里的宫女。苏轼的《仇池笔记》中有载,绍圣元年(1094)一位仙女降临广东。《谈苑》中记载,当操演者问及女神名字时,她自称是南北朝时期竺法明的后代。《睽车志》② 郭彖的《睽车志》是一本记录从建炎到乾道年间(1127—1173)的鬼怪神异的志怪小说集,共6卷。 卷一中记载的更奇怪,请紫姑时,降临的是刚去世不久的岳飞。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里记载,请紫姑时,所降神灵必先写出自己的姓名,结果全是近世文人。
请来的神不是紫姑,那么“请紫姑”这个说法就不合适。这便需要一个新词,首先用的是“请大仙”。在范成大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还有句“箕诗落笔惊”,他还加注说,“即古紫姑,今谓之大仙。”在洪迈(1123—1202)的《夷坚乙志》卷八和十三中,“请大仙”这个词各出现了一次。南宋时,人们也使用“箕卜”一词。当时,伟大的诗人陆游(1125—1210)写了一首名为《箕卜》的诗,描绘的便是用箕请紫姑的习俗。③ 该诗原文如下: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厨中取竹箕,冒似妇裙襦。竖子夹扶持,插笔祝其书。俄若有物凭,对答不须臾。岂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娱。诗章亦间作,酒食随所须。兴阑忽辞去,谁能执其祛。持箕畀灶婢,弃笔卧墙隅。几席亦已彻,狼藉果与蔬。纷纷竟何益,人鬼均一愚。——译注 但是,“扶箕”这两个字最后演变成了用箕请神仪式的专称。就我的了解,“扶箕”一词最早见于《辍耕录》卷二七,该书初版印于公元1366年。④ 陶宗义的《辍耕录》共计30卷,是有关元朝历史的札记,也记述了那个时期的诗歌、绘画和文学的发展情况。
自明代以来,原本写作“扶箕”的这两个字被写成了“扶乩”,乩即稽,意思是占卜。我认为,“扶乩”一词没有意义,这么写的原因仅仅是为了让这个术语更显神秘。晚清学者俞樾(1821—1906)在《曲园杂纂》卷31“小繁露”的“扶箕”条指出,“扶乩”一词是没有意义的。他说:“《夷坚志》‘沈承务紫姑’一条云,‘紫姑仙之名,古所未有,至唐乃稍见之。世但以箕插笔,使两人扶之,或书字于沙中。’按:此即今之扶箕也,或作‘扶乩’,非也。”① 原文引自俞樾,《春在堂全书》第三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240页。——译注 尽管俞樾引用的《夷坚志》中对“请紫姑”的历史描述有错误,但他的结论是正确的。
因为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我们无法确定箕何时被一根棍子取代。这里我必须补充,当“扶箕”成为特指用箕请神的专用术语时,“紫姑”这个名字便丧失了它与仪式之间的联系。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两者之间的联系。在箕被棍替代后,“扶箕”又有了一个新的解释。棍子不再像箕一样被认为附有神灵,而被认为是神灵用来写字的笔。因此,它被称作“乩笔”。握棍子的人被通称为“乩手”。他们被认为是神的手,神灵借他们来写字。与此同时,“灵力的交会”这样的理论也出现了。
五、箕卜
上文已说明,扶箕直接起源于用箕请紫姑的习俗。我们将进一步探寻后者的起源。毫无疑问,用箕请紫姑的习俗起源于人们用箕占卜的习俗。例如,希腊人将箕卜称作“Coskinomancy”,并将它用于指认小偷或其他嫌犯。在《希腊习俗》中,波特(Potter)有如下记述:希腊人在箕下面放一把剪刀,用两根手指扶着箕,口中念着嫌疑犯的名字。若念到某人名字时箕动了,人们就相信这个人确实犯罪了。这是希腊异教举行的仪式。② 在北京找不到波特的专著,转引自W. Henderson, Notes on Folklore of the Northern Countries of English and the Borders , London, 1879, p.233.罗马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也有类似的风俗。③ W. Henderson, Notes on Folklore of the Northern Countries of English and the Borders , London, 1879,p.233.和中国请紫姑仪式很相似的是印度的箕卜。在《北印度的民众宗教和风俗》一书中,克鲁克写道:“印度人常用箕做粗易的乩板,一根T形的细树枝从柳条编的箕的一边或底部穿过后固定下来,手指扶住树枝两端,然后问问题。人们根据箕转动的方向来判断是或否。”④ W. Crooke, Popular Religion and Folklore in Northern India , Westminster, 1896. Vol. II, p.189
苏格兰有种不同方式的箕卜。万圣节的晚上,小孩悄悄地带着一个箕或箕篮独自去谷仓,做扬箕的动作。当动作重复了两遍时,他们未来丈夫或妻子的灵魂将路过谷仓。⑤ J. G. Frazer, The Golden Bough , London, 1912. part VII, Vol. I, pp.234-235; W. Henderson, Notes on Folklore of the Northern Countries of English and the Borders , London, 1879, p.52.这个习俗清晰地表明,人们赋予箕法力(magical power)。中国也有类似的习俗。明代李石的《续博物志》中有段文字:“山东风俗,遇正月,取五姓女年十余岁共卧一榻,覆之以衾,以箕扇之,良久如梦寐。或欲刺文绣,事笔砚,理管弦,俄顷乃寐,谓之扇天下,以乞巧。”
总之,箕被赋予不可思议的法力,并被许多人用来占卜。最初,用箕请紫姑便是箕卜的一种。在欧洲,将一把剪刀放在箕下面。在印度,一个T形小树枝从柳条编的箕的一边或底部穿过固定下来。这些都与中国将筷子插在箕上的形式相对应。不同的是,欧洲人和印度人分别是通过手握剪刀把和手提着枝条的一端来扶着箕,将箕运动的方式视为预兆;中国人则是直接扶着箕,将筷子拍打桌子视为征兆。然而,其核心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地说,用箕请紫姑的习俗有着全球性的起源。
有学者指出,箕的法力最早体现在求雨仪式中。① J. Hasting, Encyclopa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 , art. sieve; W. Henderson, Notes on Folklore of the Northern Countries of English and the Borders , London, 1879, p.233它也被阿伊努人这样的原始民族所使用。② J. Batcheler, The Ainu and Their Folklore , London, 1901, p.333.在求雨时,人们用箕给他们自己洒水。在希腊、罗马以及日耳曼人的神话中,云神手中握的便是箕。中国亦能发现一些类似的风俗。在北京,求雨时,女孩们便剪一个手拿簸箕的纸人,将之挂在庭院的屋檐下。这是一种求雨的方式。然而,当阴雨连绵而雨水过多时,人们就剪一个手握扫帚的纸人,将其挂出。这个手握扫帚的纸人被称作“扫晴娘”。对此,《帝京景物略》卷三“春场”和清末敦礼臣的《燕京岁时记》都有记载。《燕京岁时记》的英文译者卜德加注释说,扫晴娘“是扫把星女神”③ Tun Li-ch'en, Annual Customs and Festivals in Peking , Translated and annotated by Derk Bodde, Henri Vetch, Peiping, 1936, p.58.。根据簸箕用来撒雨点,扫帚用来止雨这种观念,卜德的解释大概是错误的。
在日常生活中,箕的作用是将谷粒从糠中筛出来,谷粒留在箕内。因此,箕也被认为有增产的法力。于是,有人将箕用作小孩子的摇篮,也有人将箕用于婚礼。④ J. Hasting, Encyclopa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 , art. fan, sieve.在北京地区的婚礼过程中,喜轿前会有两个人分别用长杆撑着一对模拟的箕。
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们介绍了两种请紫姑的方式。第一种是用扫帚请。我们同样可以说它起源于扫帚占卜习俗。将扫帚用于占卜,大概是因为它常和箕一起使用,而箕具备不可思议的法力。中国有三种类型的箕:用来洗米的筲箕、用来盛饭的饭箕和筛米糠的筛子。扫帚常和筛子相伴。另外,簸箕是箕的一种,也被称为箕,扫帚常和簸箕一起使用。因此,扫帚也被赋予了法力。例如,在河北南部的乡村,当一个人被恶灵缠身时,另一个人便用扫帚将其从头到脚扫一遍以驱赶恶灵。在印度,扫帚也用于类似的目的。⑤ W. Crooke, Popular Religion and Folklore in Northern India , Westminster, 1896, Vol. II, p. 191.扫帚也有法力,因此它也用来占卜。紫姑的故事只是后来附会的。
六、神灵附体占卜工具
在上一节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即请紫姑的核心是箕卜和扫帚卜。紫姑的故事只是后来附会的。但是,为什么附会的是这个故事呢?这是人格化的结果。我们将在本部分分析这一人格化的过程。
首先要分析的是“紫姑”这个词开始。要指出的是,“紫姑”并非人名。在现存最早记录有请紫姑的《异苑》中,紫姑是一个妾,她因悲伤过度死在厕所里。苏轼的《子姑神记》和要晚得多的《显异录》⑥ 《显异录》或成书于明朝,作者不详,此书已佚。这里摘自明代编纂的类书《天中记》卷四。 中的记载几乎都是如此,且“子姑”有了名字——“何媚”。在比《异苑》成书时间晚很多的唐朝,紫姑又奇怪地成为了寿阳地方官的妾。我们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知道“紫姑”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否则就不会给她取“何媚”这个名字。
如果“紫姑”不是个人名字,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宋代的书籍中,我们发现紫姑是厕神的称谓。《梦溪笔谈》卷二一有载:“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时皆可召。”《谈苑》也言,“紫姑即厕神。”但是,它们都没有说明为什么厕神的名字就是紫姑,也未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我认为,“紫姑”是“厕姑”。首先,“厕姑”被误发音为“紫姑”;然后根据发音,“厕姑”误写成了“紫姑”;最后“紫姑”成为正式称谓。这种推断的证据便是延续到后来的“请紫姑”习俗。在很多地方志的“风俗”篇中,这都有记载。①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雍正四年(1726)编纂而成的一部类书,共10000卷,明代和清初编撰的一些地方史志都收录其中。在记载诸地风俗的“职方典”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请紫姑的段落。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使用的仍然是“厕姑”这个词。例如,《杭州府志》②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九四六。 有载,“乡村妇女于十五夜召厕姑,以卜一岁吉凶。”《松江府志》③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九六。 中亦载,“上旬之暮,女子邀厕姑问吉凶,男子不得至。”《永平府志》④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一。 中甚至说厕姑的名字就是紫姑。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的例证。
厕姑也被误读,写成“戚姑”。一些文人遂将汉代戚夫人的故事附会其中。明代冯应京的《月令广义》卷五有载:“唐俗元宵请戚姑之神,盖汉之戚夫人死于厕,故凡请者诣厕请之。今俗称七姑,音近是也。”厕姑也被称作“坑三姑”或“三姑”,因为有些地方把厕所称为茅坑。在宋代文献中也能找到这个称呼。在《谈苑》中,这个女神就被称为“三姑”。
由上,我们推论紫姑就是厕姑,是茅坑神的称谓。一些著述提及,人们到厕所请她是因为她死在厕所,并成为厕所之神,但我认为这正与事实相反。正是因为人们要到厕所拿箕或扫帚,才会有这些传说故事。我们已说明,请紫姑的核心是箕卜和扫帚卜。在中国农村,因为厕所同时也是堆放垃圾的地方,所以箕,尤其是盛垃圾的撮箕和扫帚常常放在厕所。在占卜之前,人们必须首先到厕所拿取箕或扫帚,而将用来淘米的筲箕或盛饭的饭箕用于占卜则仅仅是后来演变发展的结果。但是,神灵附体的观念非常强大。因此,法力被人格化,并衍生出了厕神紫姑,附着于箕或扫帚了。
然而,从法力附体的占卜到神灵附体的占卜观念之间的转变并未戛然而止,人们杜撰出了紫姑的故事。人们通常认为,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亡灵最可怕、最有力量。厕所是受虐待妇女哭泣,甚至自杀的地方。《异苑》中的故事便在这种情况下杜撰出来。在苏轼的描述和后来其他的记载中,说其在厕所被杀是为了进一步渲染她的可怜。在人们心目中,善有善报的观念同样非常强大,所以人们说玉皇大帝为了补偿她,封她为厕神。何媚的故事也许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无论如何,它都被附会到如此情形下的占卜术上了。
那些用来打扮箕或扫帚的面纱、衣服、裙子、鞋子都是拟人化的结果。同样,祈祷、击鼓,唱“马粪香”也都是拟人化的结果。扫帚看起来不像人形,因此做个草人来代替它。因为没办法将箕打扮成一个妇人模样,所以有些地方将箕当作女神的轿子。然而,人格化的过程仍在继续。一个极端的说法是,神有时会附到某人身上。在《梦溪笔谈》卷二一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例证:
景佑中,太常博士王纶家因迎紫姑,有神降其闺女,自称上帝后宫诸女,能文章,颇清丽,今谓之《女仙集》行于世。其书有数体,甚有笔力,然皆非世间篆隶。其名有“藻笺篆”“茁金篆”十余名。纶与先君有旧,予与其子弟游,亲见其笔迹。其家亦时常见其形。但自腰以上见之乃好女子,其下常为云气所拥……
七、总结
(1)大致而言,“扶箕”起源于南宋末期。它有两种形式:扶箕与悬箕。在扶箕中,箕在后来被棍子代替。
(2)扶着箕的扶箕习俗直接起源于请紫姑。请紫姑要借助扫帚或箕。“扶箕”便是起源于用箕请神的仪式。
(3)用箕请紫姑的核心是箕卜,这种占卜术在古希腊、苏格兰、印度等地也有。
(4)受神灵附体观念的影响,紫姑的故事仅仅是后来才附会到这种占卜仪式上的。
(5)本文没有介绍悬箕的起源,它极有可能起源于另外一种箕卜方式:“箕被悬系在一根绳子上,拉住那根绳子,箕就吊起来了。”① W. Henderson, Notes on Folklore of the Northern Countries of English and the Borders , London, 1879, p.233.但是,在中国找不到这种箕卜。或许是在其他扶箕仪式的影响下,它直接成为扶箕仪式的一种,并与请紫姑习俗无关。
附记:就在本文即将付梓的时候,辅仁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收到了永尾龙造的《支那民俗志》第二卷。该卷于1941年3月在东京出版。其中,有相当长的篇幅(第519—540页)介绍了请紫姑习俗。作者特别强调,不同地区请紫姑时所用工具的差异性。他将这些工具归为五类:1.柳条编的长柄勺或木制的长柄勺;2.用来淘洗的箕,竹筛子或竹篮子;3.撮箕或扫帚;4.葫芦做的长柄勺或葫芦;5.稻草。鉴于欧洲和印度也用相似的方式来箕卜,我们可以确定地说,箕是最原始的请神工具。长柄勺、筛子、篮子等多种工具因为相似的特质成为箕的替代品。在有些地方,长柄勺被视为女神像的头,其他工具作为女神的身子,这样使得神像更逼真。因此,我关于请紫姑的已有论述没有必要改动。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19)01-0053-11
[作者简介] 赵卫邦(1908-1986),河北深县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译者简介] 岳永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活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主任;程德兴,
浙江省团校青年研究中心。
[校者简介]王雅宏,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博士候选人。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平燕京大学及辅仁大学的民间文学、民俗学研究(1931-1949)”(14BZW15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英文出处信息为:Chao Wei-pang,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the Fu Chi”, Folklore Studies , Vol.1(1942), pp.9—27.
* 撰文过程中,M. Eder神父、Zeisberger先生给予了我很多好的建议,A. J. Hotze神父帮我修正了英语表达。在此,特对他们表示谢意!
[责任编辑:王素珍]
标签:扶箕论文; 紫姑论文; 箕卜论文; 法力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生活文化传承研究中心论文; 浙江省团校青年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