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论文_郝连军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论文_郝连军

摘要:本文从建筑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谈起,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内容和现实问题及隐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措施,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施工管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的组织管理,对施工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程人员必须熟知其组织特点、技术内容和管理技巧,方能对施工过程及有关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组织和协调控制,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最优化的目标。

一、质量管理

1、质量监管体系

(1)企业自身监督。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建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项目质检员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总公司质检科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质量验收这是现行的机制。这也建筑施工企业把握工程质量的主要方法。

(2)业主(监理)监督。这种监督体系是最权威的监督。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以权当天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2、监管方法和手段

(1)现场监督,现场监督就是对施工的每个程序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方法的检查主要是用实测实量的方式进行。

(2)让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时改正错误。

(3)编制质量控制书。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预?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其进行及时改正。

3、工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1)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垫层、条基、柱基常出现基底表层处理不好,构造柱位移等情况,因此,在完成之前一定要随其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免返工。在主体施工时,框架结构建筑混凝土梁、柱容易出现支模歪斜,水平或垂直尺寸偏差等问题,那么在浇筑混凝土前严格检查也是必可缺少的工序,对于砖混结构的建筑在施工时也会出现上述问题,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墙体垂直偏差较大、组砌方法错误等问题,

(2)装修及半成品安装阶段。在此阶段,容易出现由于施工人员的懈怠而产生的质量问题,此时需要管理人员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设备安装阶段。保证设备安装质量的首要工作就是严禁“三无”产品进行施工现场。其次,要求施工人员要有相应的上岗证。在监督质量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懂业务、懂技术,指出问题明确及时,同时也有对设计中出现漏洞或变更后设计未考虑的方面具有一定的预见和综合处理能力。

二、进度管理

一是工程进度款是施工企业购置材料、发放工资和安排调动机械设备的物质基础,工程进度款意味着:进度的保障,必须充分计划,合理使用。二是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人员例行会议,步步明确分解进度计划中的各个阶段目标,在现场管理人员头脑中形成牢固的进度计划和具体概念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施工中涉及到业主方或第三方的矛盾纠纷,应予以积极协调,一切以大局为重,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进度延误。四是深入施工现场,认真研究进度滞后的多种原因,与施工班组一道解决问题。对影响进度的施工作业和方法指出并监督纠正。努力钻研施工技术,掌握市场信息,实施高效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

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1、了解建筑工程情况。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这样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2、有效组织协调。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是为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良好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协调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当然,基层施工技术员的组织协调控制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在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中应区别不同情况,根据轻重缓急,把主要精力用在影响实现施工整体目标最薄弱的环节上去,发现偏离目标的倾向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施工管理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并且要在图纸上标识修改的,有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3、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某一个施工人员的名誉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会很危险,也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4、做好技术、人员和材料的管理。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突发情况均有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保证按时保质地完成进度。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岗位职责,做到权责明确、令出必行。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完善材料检验制度,确保材料规格、等级满足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

此外,还要注意建筑工程的绿色施管理。主要的措施可以按照以下程序来实施:设立两级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总体负责项目绿色施工实施管理。一级机构为建设单位组织协调的管理机构(绿色施工管理委员会),其成员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二级机构为施工单位建立的管理实施机构(绿色施工管理小组),主要成员为施工单位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协调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应分别作为两级机构绿色施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级机构中任命分项绿色施工管理责任人,负责该机构所涉及的与绿色施工相关的分项任务处理和信息沟通。以管理责任人为节点,将机构中不同组织层次的人员都融入到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中,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层次管理。

四、结束语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地压缩措施项目费,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期,对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可以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艳,关正民.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

[2]周颖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探究[J]百科论坛

论文作者:郝连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论文_郝连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