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中医护理模式对急诊外感发热的护理观察论文_高荣

高荣

大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下中医特色护理对急诊外感发热患者的应用效能。方法:采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纳入观察组样本量为60例且所有病例均在无缝隙管理模式下进行中医特色护理;选取同时期另外57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1.7%、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64.9%、患者满意度为54.4%。观察组无论在患者依从性还是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无缝隙管理模式引入到中医特色急诊发热护理临床实践中,具管理流程科学、护理满意度高、应用效能强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感发热;急诊;护理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on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exogenous fever

Gao Rong Dalia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Liaoning Dalian 116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nursing in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exogenous fever under seamless management mode. Methods:to collect the exothermic fever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7 -2017 year and December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The sample siz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0 cases and all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 no gap management mode,and the other 57 case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group. The fever time,patient 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ime of fever,complianc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introducing the seamless management model in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emergency fever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t has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process,high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good application efficiency.

Keywords:exogenous fever;emergency;nursing

前言

中医理论认为,外感发热多发于冬春季,因机体感受外界六淫之邪或流行温热时疫之气,导致肌表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面赤咳嗽、脉数等表实寒证。相当于西医内科常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于本病起病隐匿且易变化,常因体温持续升高而极易引起脱水、抽搐、病毒性脑炎、出血及休克等威胁生命的急危重症,因此应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目前临床除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尤其在处理发热症状时往往只能物理降温,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本科室在既往的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及时有效的分析病情、加强对发热患者的状态监测及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控缓解症状并且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本科室于2016年5月开始引入先进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结合自身中医特色退热技术,将其应用于急诊发热患者的护理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样本资料

2017年1月-12月间为病例采集时间节点,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外感发热患者,样本量为117例,其中男性47 例,女性70例。根据护理方案及个人意愿进行配对分组,共纳入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中28名男性,32名女性,发病年龄区间为 20~45 岁,平均发病年龄(31.4±5.1)岁;对照组中19名男性,38名女性,发病年龄区间为 22~43 岁,平均发病年龄(29.1±4.7)岁。两组样本量符合优效性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公认《中医内科急症外感高热症诊 疗规范》[2]诊断标准;②体温37.2~39.8℃且就诊前未进行规范治疗;③无其他慢性病病史且知情同意且积极配合者。

1.3排除标准

①排除既往有心、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患者;②排除患有恶性肿瘤及出血倾向的患者;③排除妊娠期、月经期及精神病患者;④排除有刮痧禁忌证、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4无缝隙中医护理综合模式

对照组患者均根据具体病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并配合医师完成检查、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预防并发症。观察组则需根据前期科室内制定明确且详尽的无缝隙模式进行特色综合护理:①分层管理,建立高效责任制网络:按照护士的职称、年龄及工作能力等因素,分成若干管理责任小组,均由主管护师领导,并定期培训、考核、模拟培训组员的护理专业知识技能。并采用无缝隙排班制度并明确每名组员职责分工。对接诊患者进行病情初次评估,迅速专业向医生转述病情,如遇高热出现抽搐、昏迷等紧急并发症患者,配合医生完成辅助通气、镇静及转运策略联系等必要急救措施;②情绪管理:医生与患者及家属间联络沟通工作,需要住院的患者,及时通知相关各收治科室;并且协助医生完成更加周密细致的病史调查,例如发病季节、性别、年龄、流行病学资料、发热规律等方面的采集,有助于医师尽快明确患者发热病因及症状,准确做出病情的分析及判断,从而保证急诊接诊的连贯性及有效性,也为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起到积极助力;③中医特色护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 药穴位贴敷、火针疗法、穴位刮痧、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泡洗、耳穴贴盖等疗法辅助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退热知识讲解及完成自制“中医护理效果评价量表”;④常规护理及并发症护理:对于急诊接诊的发热患者,在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防止解热后大量出汗导致的虚脱及电解质失衡,在出现急性并发症时,如惊厥、呼吸衰竭等,需要护士在快速上报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基础处理,以确保患者抢救的进行。

1.5临床评估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统计结果综合评价疗效。

1.6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双向审核数据SPSS19.0 软件统计。结果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及 Wilcoxon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TukeyHSD检验,非正态分布者行组间中间值比较(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因变量及自变量的相关性选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著水准是α=0.05。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退热时间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统计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为91.7%、患者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64.9%、患者满意度为54.4%。观察组无论在患者依从性还是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与传统的中医护理常规对比,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繁重而复杂的急救护理工作,并且更加有效、迅速的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充分发挥诊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性和偶然性极强的急危重症能力,是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的视线聚焦[3]。而将中医传统疗法辩证施护于急诊发热的治疗中也使得治疗靶点更加具体、治疗方案更加个性化、治疗手段更加实用。两者有机结合,采用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即对医疗护理风险及相关高危因素进行评估、预测,并给予前瞻性干预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少不良事件的护理管理模式[4-5],又先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预防,而后依据不同等级给予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极大规避常规护理的“粗放性”“覆盖性”“随意性”模式,更具有临床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菲,顾莺,薛一凡,等.发热管理在儿科急诊中的最佳证据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12(32):1102-1106.

[2]奚肇庆,余婉蓉,刘清泉,等.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519-520.

[3]刘华平.浅谈中医治疗外感发热[J].齐鲁护理杂志,2011,33(1):58-59.

[4]刘正印.发热的诊断思路及处理原则[J].中国临床医生,2012,40(10):3-5.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2015-10.

作者简介:高荣,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高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无缝隙中医护理模式对急诊外感发热的护理观察论文_高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