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属陪护和护工陪护对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_严玉英

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陪护和护工陪护对老年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急诊病区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护工陪护方式,研究组采取家属陪护方式,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一周后,研究组HAMA 及HAMD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于护工陪护方式,老年患者采取家属陪护方式,更有利于降低他们的焦虑抑郁水平,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波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家属陪护;护工陪护;老年患者;心理状况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5年末中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 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其中6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1]。老年病患者常年经受各种各样躯体疾病的困扰,再加上患者家人各自忙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在医院陪伴,病人往往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2]。这些不良情绪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危害,不仅对老年人基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也对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这不仅对患者自身的病情恢复造成了困难,对医护人员日常护理及治疗形成阻碍。患者的心理因素既可以成为致病的原因,也可以成为治疗的条件。在护理中应该怎样减轻老年患者的消极情绪及心理负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4]。对患者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使身体整体状况明显改善,还能使患者减少心理压力,防止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目前,对老年患者的陪护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家属陪护模式,另一种是护工陪护模式。为探讨家属陪护和护工陪护对老年患者心理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本科12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急诊病区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病患者进行分组护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33例,女27例,年龄61~82岁,平均(67.5±5.2 )岁,平均住院次数(4.2±1.5 )次,平均病程(14.8±2.5)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8.0±5.5)岁,平均住院次数(4.5±1.4)次,平均病程(14.5±8.0 )年。所选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无遗传性精神病史,符合焦虑与抑郁情绪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护工陪护的情况下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由家属陪护患者身边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

1.2.1 加强健康教育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相关健康教育力度。首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陪护人员进行相关病情的讲解,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及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专业指导[5]。其次是加强对陪护人员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陪护人员的危险意识,减少各种意外的发生 [6]。最后应详细的对陪护人员说明陪护人员的重要性及与医护人员之间应该如何配合及其目的。

1.3 判断标准 采用HAMD 、HAMA评定神经症及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与住院一周后HAMD、HAMA评分对比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周后,研究组 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家属陪护能满足老年人对亲情陪伴的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是非常渴望的,患者悲观情绪严重,对康复治疗信心不足以及在住院情况下生活环境的改变,一系列因素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然而,在家属陪护下可以有效化解悲观情绪,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以及支持,可以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同时,最大程度上营造类似家庭的环境,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7]。

3.2护工人员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缺乏耐心 护工人员多为农民或者下岗工人,年龄相对较大,对于陪护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较少,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多数陪护在护理过程中已受到其他人员的歧视不被尊重等现象,使陪护人员在自身工作中极易出现厌烦或者应付心理,不仅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一定的影响,对患者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8]。其次是看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大多数的老年患者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需卧床治疗,而大多数的看护人员并非长期连续性进行陪护工作,非连续性的陪护并不能保证收入的及时与稳定,使陪护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工作责任心,这也会对老年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

综上所述,由家属陪护比请护工陪护照顾更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为了减轻老年患者的焦虑忧郁,广大医护人员应与老年患者家属做充分的沟通,住院期间,尽量家属陪护照顾。不仅方便更好地治疗与护理,而且对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安抚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使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温暖舒心。

参考文献:

[1]万莉,谢莉玲.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3-6535.

[2]王素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维护[J].江苏医药,2016,42(5):620.

[3]方必基,刘彩霞,方菁.基于症状自评量表的老年躯体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109-3113.

[4]张涵,郭继志,王瑞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7):659-662.

[5]黄丽娟.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应对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37-39.

[6]柯梅芳.人性化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4,1(9):1463-1464.

[7]刘小红,李波,赵超,徐梅.家属陪护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S1):160-161.

[8]BrodM,Stewart AL,SandsL,et al.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dementia :the de-mentia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DQOL)[J].Gerontolo-gist,2015,39(1):25-35.

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陪护和护工陪护对老年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急诊病区收治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护工陪护方式,研究组采取家属陪护方式,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一周后,研究组HAMA 及HAMD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于护工陪护方式,老年患者采取家属陪护方式,更有利于降低他们的焦虑抑郁水平,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波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家属陪护;护工陪护;老年患者;心理状况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15年末中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 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其中6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1]。老年病患者常年经受各种各样躯体疾病的困扰,再加上患者家人各自忙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在医院陪伴,病人往往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2]。这些不良情绪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危害,不仅对老年人基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也对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这不仅对患者自身的病情恢复造成了困难,对医护人员日常护理及治疗形成阻碍。患者的心理因素既可以成为致病的原因,也可以成为治疗的条件。在护理中应该怎样减轻老年患者的消极情绪及心理负担,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4]。对患者采取支持性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使身体整体状况明显改善,还能使患者减少心理压力,防止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目前,对老年患者的陪护模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家属陪护模式,另一种是护工陪护模式。为探讨家属陪护和护工陪护对老年患者心理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本科12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急诊病区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病患者进行分组护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33例,女27例,年龄61~82岁,平均(67.5±5.2 )岁,平均住院次数(4.2±1.5 )次,平均病程(14.8±2.5)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8.0±5.5)岁,平均住院次数(4.5±1.4)次,平均病程(14.5±8.0 )年。所选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无遗传性精神病史,符合焦虑与抑郁情绪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护工陪护的情况下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由家属陪护患者身边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

1.2.1 加强健康教育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相关健康教育力度。首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陪护人员进行相关病情的讲解,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及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进行专业指导[5]。其次是加强对陪护人员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陪护人员的危险意识,减少各种意外的发生 [6]。最后应详细的对陪护人员说明陪护人员的重要性及与医护人员之间应该如何配合及其目的。

1.3 判断标准 采用HAMD 、HAMA评定神经症及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与住院一周后HAMD、HAMA评分对比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周后,研究组 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HAMA评分对比 (X±s,分)

组别 HAMD评分 HAMA评分

入院时 一周后 入院时 一周后

观察组 20.04±2.12 20.17±2.32 19.04±2.13 19.02±2.13

对照组 19.13±3.23 16.22±3.22 19.24±2.16 16.25±2.13

t 0.568 3.762 3.241 1.472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3.1家属陪护能满足老年人对亲情陪伴的需求 经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亲情的需求是非常渴望的,患者悲观情绪严重,对康复治疗信心不足以及在住院情况下生活环境的改变,一系列因素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然而,在家属陪护下可以有效化解悲观情绪,给予患者足够的鼓励以及支持,可以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同时,最大程度上营造类似家庭的环境,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7]。

3.2护工人员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缺乏耐心 护工人员多为农民或者下岗工人,年龄相对较大,对于陪护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较少,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多数陪护在护理过程中已受到其他人员的歧视不被尊重等现象,使陪护人员在自身工作中极易出现厌烦或者应付心理,不仅对老年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有一定的影响,对患者心理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8]。其次是看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缺乏较强的责任心,大多数的老年患者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需卧床治疗,而大多数的看护人员并非长期连续性进行陪护工作,非连续性的陪护并不能保证收入的及时与稳定,使陪护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工作责任心,这也会对老年患者产生不良的情绪。

综上所述,由家属陪护比请护工陪护照顾更有利于降低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为了减轻老年患者的焦虑忧郁,广大医护人员应与老年患者家属做充分的沟通,住院期间,尽量家属陪护照顾。不仅方便更好地治疗与护理,而且对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安抚作用,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使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到温暖舒心。

参考文献:

[1]万莉,谢莉玲.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3-6535.

[2]王素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维护[J].江苏医药,2016,42(5):620.

[3]方必基,刘彩霞,方菁.基于症状自评量表的老年躯体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5):3109-3113.

[4]张涵,郭继志,王瑞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7):659-662.

[5]黄丽娟.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应对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37-39.

[6]柯梅芳.人性化服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4,1(9):1463-1464.

[7]刘小红,李波,赵超,徐梅.家属陪护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S1):160-161.

[8]BrodM,Stewart AL,SandsL,et al.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dementia :the de-mentia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DQOL)[J].Gerontolo-gist,2015,39(1):25-35.

论文作者:严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  ;  ;  ;  ;  ;  ;  ;  

探讨家属陪护和护工陪护对老年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论文_严玉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