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方城小学温岭317500)
【内容摘要】略读课文教学旨在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让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有所区别。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从“让前置性作业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开花结果”“‘借题发挥’,直奔中心”“ 略中有精,重点聚焦”“ 有效拓展,由课内到课外”等四方面来简述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前置性作业精读点常常会听到有老师这样抱怨: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太多了,来不及教!是呀,谈减负的新课程往往给我们增添了很多负担,究其原因,略读课文是罪魁祸首之一。往往一课时完成的略读课文却被我们上成两课时、三课时,有时还感觉意犹未尽。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是我们没有正确认识略读课文,没有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区分开。我们都知道,编排略读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我们的阅读课文教学究竟如何做才能使它有效呢?
一、让前置性作业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开花结果。
略读课文的篇幅并不比精读课文短,生字新词也不比精读课文少,而教学课时却要控制在一课时,这就让我们的老师犯难了。所以必须要充分利用前置性作业,让前置性作业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开花结果。本人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为例,来简述前置性作业三部曲。
1、依托导语,精心设计练习。
我们都知道略读课文前面都有“导读”,仔细地研读导语,你就会发现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所以“导语”既是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我们就可以依托导语精心设计一些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迁移一些阅读方法进行自读自学自悟,并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做出来。教学《千年梦回在今朝》这篇课文时,我结合导语设计了这样几道题目,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做:
(1)读准以下词语: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九天揽月飞天之梦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勇于实践坚定执着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2)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
(3)从中国人实现千年的飞天梦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什么?从哪些句子感悟到的?用横线在课文中划出来。并请选择一句,来写写你的感受。
2、交流感受,重温学习方法
在交流前置性作业时,教师不要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说出答案,更加要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的,我们重视学习成果,我们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只有在一次次地复现思考过程,一次次地重温学习方法后,我们的学生才能逐渐把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内化成自己的阅读能力。比如在交流第二题“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的时候,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你为什么能那么准确地找出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变成现实的过程呢?以此来引导学生回顾并说出思考过程: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华飞天梦变成现实的,所以按时间顺序罗列出中华飞天梦实现过程的一些重大事件就可以了。
3、聚焦疑难,深入文章重点
在课前,教师最好能把学生的前置性作业进行批改,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抽样进行检查,这样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有个总体的了解,在课堂交流时,教师才能更有的放矢地重点聚焦学生的疑难点。如第三题中,很多学生都会找到句子“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而这一段文字的品读感悟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所以教师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第一感受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锲而不舍、默默无闻的献身精神,这也是单元主题“科学精神”;第二,领会这一语段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先概括后具体的,这样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是学生朗读训练、积累语言的点,又是学生写作方法训练的点;第三这段后面有个省略号,是文章的留白,课堂上正好利用文章的这一留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借题发挥”,直奔中心。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都要求在一课时内完成的,所以在教学时应该要抓住重点,直奔中心。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都会为找切入口而犯愁,实际上,很多时候,最有效最自然的切入口就是文章的题目。“题好文一半”,课题是课文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可以看到文章的内涵,这是作者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有的揭示文章的中心,有的概括课文的内容,有的提及故事的起因,有的是以故事的线索为题……读文章也常常先通过读标题来初步感悟内容,所以,我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借题发挥”——就是紧扣题目来组织教学,或开门见山,或巧妙设疑,这样会很容易就抓住文章的要害,教学也会事半功倍的。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就拿《千年梦圆在今朝》来说吧!题目《千年梦圆在今朝》既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就是中国人为了圆梦的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所以紧扣题目进行教学,就能抓住重点,直奔中心。揭示题目后,问学生通过预习你知道题目当中的“梦”什么意思吗?那么梦圆呢?整个题目《千年梦圆在今朝》你能连起来说说意思吗?读了题目你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初步领会文章赞扬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的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接着通过质疑“那么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究竟是怎么圆的呢?”自然地导入到下个环节的学习。
三、略中有精,重点聚焦。
略读课文要略其所略,但也要重其所重,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也要有“精处理”,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并且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研读,课堂上要抓住哪个点进行“精处理”。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如何找寻“精读点”?我想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谓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1、找寻“文思交融”点
文,是语言文字,是言语表达形式,即“怎么写的”;思,是文章内容,是表达的感情思想,即“写了什么”。一篇文章中,言语形式和思想内容是同构共生、水乳交融的。没有思想内容的语言形式如同无水之江,空有躯壳而已;没有语言形式的思想内容更是如那镜中花水中月,虚无缥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思想内涵的感悟而忽略了言语表达形式,学生所获取的思想内容必定是浮光掠影。所以,我们教语文,既要关注思想内容,更要关注语言形式,细细品味语言表达的妙处,把握住这篇文章特有的言语形式与思想内容的内在联系:文章用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怎样的思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言语形式来表达这样的思想呢?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相生,真正统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略读课文《牧场之国》,文章的思想主旨是让学生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而体现这一主旨的言语表达形式就是文章在描写景物方面的特点。摘录文中句子:“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描写荷兰牧场时,都是先描写牧场的自然景色再描写牧场的动物,以此来营造出动物与环境的和谐,这就是文章为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而采用的言语表达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略读课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就得找寻这样的“文思交融”点,重点指导学生习得这种语言表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找寻“读写结合”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理解的目的。在阅读课堂中,理解靠阅读,运用则要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如果能在一课时的略读课文课堂中,既能理解感悟文章的语言表达:或顺序,或结构,或遣词造句,或描写方法,又能在文中找到能与“读”到的“言语表达”相联系的可迁移运用的练笔点,学其法,仿其意,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了,阅读与习作也就更相得益彰了。如此的“一课一得”,方能真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提高课堂效率,也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切切实实的提高。
我在教学人教版六上略读课文《我的舞台》时,我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语段“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是从正面描写:师傅是怎样训练我的(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我的神态(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和侧面描写:奶奶的神态和动作(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来写出我学艺的艰辛。然后在学习句子“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时,引导学生“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虽然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却仍兴味盎然的小吴霜了吗?你看到的小吴霜是怎样的?能不能用刚才咱们学习的作者描写自己学艺艰辛时描写方法来描述一下呢?”
这样,以读带写,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迁移运用到新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读得通透,写得扎实,一读一写,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小吴霜挤在厚厚的幕布里,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念念有词。看到动情处,不禁‘啊’地唱出声来,师姐听到,连叫几声让她进后台,她却浑然不知。”……声声妙语、句句珠玑,语言文字在学生的笔下开了花。
3、找寻单元训练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是按内容、思想来组织单元编排的。如六年级上册安排了“祖国在我心中”专题,“珍爱我们的家园”专题,“艺术的魅力”专题等。所以,很多老师在单元的整合教学中,只关注到他们思想内容上的联系,此乃一叶障目,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其实,每个单元,除了思想内容上是个有机的整体外,在形式上、在语文能力上、在写作方法上也能凸显是个有联系的整体。这就必须要求我们炼就一双慧眼,时刻瞻前顾后,才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就拿前文提到的六上的“艺术的魅力”专题来说吧。26课精读课文《月光曲》,为了让我们由衷地为贝多芬高超的技艺折服,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皮鞋匠听着悠扬婉转、丰富跌宕的琴声,产生的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的美妙遐想。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听到的现实和内心的联想自然融洽地结合起来,学习表达感受的方法。这就是这个单元的训练点。在《月光曲》的教学中,我就重点指导了学生学习了这种写作方法。教学27 课略读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时,我们就找寻到体现这一单元训练点的相关句段“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然后重点引导学生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付诸于阅读实践,这样从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4、找寻学生疑难点
由于一般情况下,略读课文必须要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所以在略读教学的课堂上,我们更应该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学情,注重学生的真实起点,学生的懂的不教,把时间留给学生不懂的疑难困惑点。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
人教版五上年级略读课文《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这难忘的一课指的是哪一节课?”“为什么这节课让作者难忘?”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作为五年级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完全能通过自主阅读来解答的,如果教师再加以查问或从旁指点,无异于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做的尽是费力费时的无用功。而这篇文章学生的疑难困惑处应是:“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且还是教师,写这些简单的中国字是显得很吃力,读得不太熟练?我们只需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疑难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教师再适时地引入资料,“……但是1895 年,台湾又被日本侵占,台湾在日本的统治下整整50 年,50 年啊,台湾人民受尽了欺凌和屈辱,更可耻的是,他们还不许台湾人民写汉字,说汉语,穿中国传统的服装,他们企图让台湾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永远被日本统治……”学生豁然开朗,疑难困惑自然不攻自破。
四、有效拓展,由课内到课外。
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语文能力之一。略读课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所以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如何与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衔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略读课文教学时需要做一些有效的拓展,让学生真正从课内走向课外,在更加广博的知识海洋中随意遨游。
1、内容的拓展
我们发现很多略读课文都是节选自名篇名著。所以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激起学生读整篇文章、整本书的欲望。如蒋军晶老师在教学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课结束时,让学生猜测:童年在祖父的园子里如此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萧红长大后的生活会是怎样呢?有了课文如此快乐的基调,孩子们的猜测自然是快乐的。然后告诉学生萧红的生平,她人生的坎坷多难,去世时只有31 岁。生活的多舛使她更想念她的童年和故乡,她写下了《呼兰河传》。孩子们读原著的热情自然被点燃了。
2、思想的拓展人教版单元编排基本上是按照思想内容来编排的,如人教版第九册第六组课文主题“父母之爱”。学习了单元最后一篇略读课文《学会看病》后,围绕“父母之爱”进行单元整合,不顾生命信守承诺是爱,为了孩子受苦受累是爱,鼓励是爱,严厉是爱,让孩子学会独立也是爱,“爱”还是什么呢?适时地推荐一些描写父母之爱的文章,如朱自清的《背影》、《爱的教育》等,并鼓励学生搜集更多描写父母之爱的文章进行阅读。
3、方法的拓展
略读课文是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应用,使学生的阅读方法得到巩固,从而能得心应手地阅读课外读物。如第九册第三组课文是说明文,旨在让学生读懂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特点的。在教学了这些课文之后,推荐给学生一些科普读物,让学生自己读懂这些文章。综合上述,我相信,只要认识到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的意义,在略读课文教学的反复实践中,我们肯定能摸索出更多的略读课文教学的良策,让略读课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来吧,让我们继续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1 月第一版
[2]汪潮.语文教学专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年2 月
论文作者:莫云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5
标签: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文章论文; 作业论文; 内容论文; 方法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