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家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漫长的社会文明史中,村落家族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家族,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或消解或再现,但其组织形式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大众文化。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间传统仪式、家族文化、信仰、社会交往模式依然存在,新生嬗变的村落家族文化范式作为一种合理的存在,对其进行批判性传承,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家族文化;村落;传统
1.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月12日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党的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深入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村落宗族文化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从经济基础来看,农村宗族与宗族主义,都是建立在封建的、落后的宗族文化基础上,并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式相适应的,宗族制度是一种能够容纳现代化持续变迁问题与要求的较有弹性的制度形态[2]。这种观点倾向于挖掘家族组织与现代社会辆合的一面,以积极的眼光来看待家族的复兴。
2.村落文明中家族文化的涵义
家族文化是指以家庭制度为核心,包括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在中国农村地区,血缘宗族关系是形成宗族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基础。家族文化的特征之一,是祖先崇拜和孝道至上。家族文化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今日,在祖先崇拜和孝道至上方面,尽管在形式上已经有所改变,但基本内容无多大变化。家族,也称宗族。林耀华认为,宗指祖先,族指族属,宗族合称,是为同一祖先传衍下来,聚居与一个地域,而以父系相承的血缘团体[1]。村落作为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中的基本单位,较之城市而言,其家族文化往往表现得更加悠久深厚。改革开放以后,村落政治和社会体制以及各项制度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使村落家族文化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功用都发生了嬗变[2]。
3.典型村落家族的基本情况
3.1村落境况
塗山,原名溪坪(水流十里无声),善邻后为美号。地处福建省尤溪县城东南,又是区乡西北之地。离县城与中仙乡政府六十、十五公里左右。塗山,是个中海拔(350多米)的丘陵山村,地处偏壤,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历来为米麦油豆之乡。塗山全境总面积为11162亩(其中耕地1662亩,林地9500多亩)。分布溪坪店、后垅曲、前洋、车碓尾四个自然村。从始祖肇基到清朝末代。塗山苏氏俱为丁财两旺,百业繁荣,但民国初期以来,因匪患不断,丁财两退,民不聊生。1949年大地神州迎来解放,塗山苏氏重获新生。全族人口由土改时460多人,而今增长为1800多人,395户,占全县苏姓人口4550的40%左右,位居各乡镇首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文化事业也大有发展,全族共计有大中专以上学历346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4人、本科128人、大专98人、中专106人,将为复兴中华,圆我中国梦而添砖加瓦,做出应有贡献。
明朝嘉靖己丑八年,即公元1529年,始祖选择木塗溪坪(简称塗山)肇基。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元代的尤溪五十团为五十个都,塗山化属二十三都;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溪坪号称昆玉保;解放初期,化归台溪第七区管辖,塗山为溪坪乡(当时建制以村为乡)。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土改队长陈秋明,认为溪坪民众很善良,把溪坪改为善邻,含义与“老实、善良”人为邻也。
3.2村落家族文化的表现
修族谱是对家族历史的总结,也是家族内部成员团结凝聚的关键。通过族谱,明确族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到个人的命名中,使族人见其名而知其辈,从而可知他个人在村落内的地位。祠堂是宗族的象征,按族内男丁出资,社会名流集资,苏氏家族兴建了宗祠。其主体建筑宽阔雄伟,用料考究经典,装饰华丽精美,以棕红色为基调,内含兴旺昌盛之意。
宗族祭祖是村落最为重要的宗族活动。祭祀时,族内各成员聚集宗祠,在祖宗灵前奉献祭品,由族长(或叫“家长”)主祭,长房、长子、长孙陪祭,其余族人则按辈分的高低和身份的尊卑,有序跪拜。族亲团拜是逢年初一,由年长者或辈分高者组织,全族成员汇集,到各支族供奉先祖灵位的长房家中上香拜祖的系列活动[3]。通过宗族祭祖和族亲团拜强化了家族观念,增进血缘群体的凝聚性和族人对家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4.结语
首先要加强村落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控制能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并培养村民民主自治意识。其次,上级政府可派遣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基层农村任职,还可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借助外部的力量,合理地引导和控制家族势力的消极影响,培育公正合理的观念,更好地服务村民。第二,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丰富农村文化。村落家族文化已经衍变为一种新家族主义,它的观念意识表现出一种平等、民主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家族成员不拘长幼地参与家族事务 [4]。第三,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利用宗族关系,吸纳城市资金创办民营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和改善村民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其次,支持和鼓励大姓家族精英自主创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 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 蒋国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6(3).
[4] 葛长鲜,任中平.转型时期村落文化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效应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作者简介:苏树垚(1994.08—),女,福建省尤溪县人,烟台市芝罘区鲁东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研究生
论文作者:苏树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宗族论文; 家族论文; 村落论文; 文化论文; 农村论文; 尤溪论文; 制度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7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