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广东省中山市 528437)
摘要:近些年以来,节能理念正在融入当前现有的发电领域,其中典型为光伏发电。智能配电网如果能与光伏发电之间实现全方位的衔接,那么将会有助于突显智能配网本身具备的实效性,确保从源头入手来杜绝过多能耗。与传统模式相比,建立于智能配网之上的光伏发电模式体现为独特优势,此项举措在根本上符合了现阶段光伏发电的根本目标。因此针对光伏发电涉及到的接入模式而言,应当探求当前现有的系统问题,因地制宜给出与之相适应的整改对策。
关键词: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系统问题
从基本特征来讲,光伏发电在根本上构成了间歇电源的重要类型,对此如果将其连接至电网,则会存在较大可能干扰到整体性的配网发电状态。在情况严重时,光伏发电还将会带来潜在性的配网安全威胁。在当前状况下,智能电网正在与分布式电源实现全方位的相互融合,因此在客观上突显了光伏发电接入配网的重要价值。作为技术人员来讲,应当致力于从源头入手来消除多样化的系统问题,确保整个系统都处在优良的运行状态中。
一、光伏发电的特性以及优势
从本质上来讲,光伏发电应当属于供电电源,此种类型的电源本身具备间歇性。如果在整个配网范围内接入了光伏电源,则会带来与之相应的系统影响。与此同时,光伏发电还将会带来突显的系统安全威胁,对此亟待从源头上消除上述的各类隐患以及安全威胁。从当前现有的状态来看,智能配网正在全面适用分布式电源,因此突显了接入光伏发电的各项相关问题。
与传统模式的煤炭发电相比,建立于智能配网前提下的新型发电模式体现为全方位的发电优势。这主要是由于,智能配电网在客观上有助于避免相对过高的配网发电成本,在消除污染的同时也减低了企业对此的综合投入。从地域特征的视角来看,光伏发电体现为优良的发电前景,这是因为其有助于杜绝偏高的能耗,针对充沛的光照能源应当能够予以全面运用。因此可以得知,光伏发电相比来讲拥有突显的技术优势,因而有必要将其适用于现阶段的配网发电。
二、光伏发电涉及到的系统问题
首先是谐波带来的系统污染。针对智能配网如果将光伏发电运用于其中,那么通过逆变转换之后的直流电将会转变成交流电。因此可见,谐波污染根源于上述的电流转换。遇到特殊状况时,超负荷的光伏并电网很可能伴有相对更强的谐波,而与之相应的污染度也将会变得更严重。为了根除上述的谐波隐患,针对配电网有必要设置相应的滤波器,确保将其限定于可接受的谐波幅度以内。作为有关部门来讲,应当将自身的关注点转向谐波能源的全面监管,对于潜在性的谐振隐患着手进行全面消除。
其次是影响电压质量。在涉及到光伏并网的状态下,整个配网现有的电压等级以及输电质量都将会因此而遭受特定影响,进而影响到了最根本的电压质量。探究其中根源,就在于日照辐射带来的发电影响,因而导致了频繁波动的电量幅度。然而截至目前,针对多数配网仍然没有设置调节设备或者电容抗压器,因而将会存在较大可能表现为电流占据或者电流波动。受到上述现状带来的强烈影响,如果要从源头入手来控制电压那么将会表现为较大难度,甚至呈现超标电压等不良状况。
第三是系统潮流以及系统结构受到的影响。如果在整个电网体系中接入了光伏电源,那么与之有关的系统潮流将会呈现特定幅度的改变。与此同时,系统当前现有的负荷量也将会出现特定幅度的变更,进而导致了均匀性较差的电流分布。从整个供电体系的视角来看,电流转化以及电流交替都呈现了不确定性,因而引发了随机性较强的供电潮流改变。近些年以来,有关部门正在探求适用于智能配网的潮流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具备更加显著的整体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探求改进对策
目前的状况下,智能配电网整体上呈现优良的运行效能,而与之密切相关的配网运行模式也获得了突显改进。与传统供电模式相比,光伏发电在根本上符合了当前阶段的节能宗旨以及环保发电目标,此项举措有待加以全方位的推广。具体在实践中,针对上述典型性的系统问题有必要予以如下的解决:
(一)设计必要的继电保护
智能配电网在客观上不能够缺少光伏发电,光伏发电因此构成了不可或缺的发电模式。因此在全面接入的状态下,就相当于将较多类型的电源同时接入了整个系统中,进而带来了突显的系统供电干扰。因此从继电保护的视角来看,针对继电保护涉及到的各项要素都应当着手予以优化,确保其符合最根本的方向性。
在当前状况下,如果有必要设置继电保护,那么通常可以借助孤岛办法或者切源办法予以完成。在这其中,切源办法指的是针对系统电源予以相应的切断处理,尤其是涉及到分布式电源,进而给出实效性较强的系统保护举措。与之相比,孤岛办法更多关注的是系统速断以及时间配合等要素。因此一旦表现为系统故障,那么针对整体性的断电范围应当能够着手予以限制,确保减低当前现有的综合性损失。
(二)适当开展电网调度
开展适当的电网调度,其根本宗旨就在于优化当前阶段的智能配网运行,确保其符合协调性。在接入光伏发电以后,整个电网将会由此而承受剧烈影响。因此可见,优化调度电网的举措具有关键性的价值与意义。合理调度整个智能配网系统,此项举措有助于避免多样化的外在干扰,例如阴雨天气或者强烈光照带来的干扰。因此在现阶段的实践中,技术人员应当能够紧密结合光伏接入的真实状况,因地制宜实现全方位的配网负荷平衡。在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储能装置来优化调配电能,针对可再生性的混合能源给予全方位的运用。
(三)有序规划配电网负荷
对于智能配网来讲,针对配网负荷应当能够给出可行性较强的整体规划,运用事先规划的方式来提升配网现有的综合效能。与普通类型的电源相比,分布式电源本身具备突显的独特性,因此很可能增添了光伏发电的风险与隐患。为了从源头入手来优化现状,针对含有光伏的电源就要着手开展相应的规划,其中关键应当落实于电源结构以及光伏接入点等要素。智能配网如果拥有了完整度较高的全面规划,那么将会有助于整个配网维持稳定性的持续运行。从目前来看,针对接入配网的规划还需着手进行深入探究。
结束语
经过综合分析可知,智能配电网本身具备突显的智能化供电优势,这是由于其融入了智能技术。从现状来看,光伏发电与智能配网之间已经实现了紧密结合,因此在客观上杜绝了相对较高的配网成本并且体现了配网发电的成效性。然而不应当忽视,与智能配网密切相关的各类系统问题仍然亟待予以化解。未来在实践中,有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仍有必要归纳珍贵经验,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来杜绝配电网问题,进而全面优化了当前现有的智能化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杜立堃. 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综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9):147-148.
[2]陈振兴. 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综述[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122-123.
[3]尹镜晶,杨帆,胡雪菁. 探讨光伏发电接入智能配电网后的系统问题[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22):48-49.
论文作者:陈力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光伏论文; 将会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电源论文; 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