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的应用在水电站发电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该技术对提高水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水电站的智能化改造在公其发电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其次指出在现阶段影响水电站发电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一些水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途径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智能化;水电站改造;发电;影响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以及现代水利行业的迅速发展,重工业领域迎来了极大的变革,尤其是在水利发电方面,国家对水利发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现在对水电站的改造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水电站的改造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改造方法,在新时期的水电站建设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其不仅保证了发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还提高了整体的发电效率,减少了工程的经济成本。本文详细的分析水电站的智能化改造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作用,同时还指出影响现阶段水电站发电的主要因素以及智能化水电站应用的途径和注意事项。水电站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我国水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加强了日后在发电和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水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概述及其主要作用
在如今的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上的老化和故障问题。同时,由于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相关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以及发生问题后得不到及时解决,因此经常影响水电站的安全以及整体的用电情况。
这时,为了解决水电站发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智能化的改造技术开始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大发电站中。对水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指在每个水电站的监理过程中设置一个专门的专家组,由许多水利水电领域的专业工程师组成,对水电站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有任何事故或者在设备上出现了故障情况,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针对具体问题做出行动方案,使之得到有效的解决[1]。
在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的监督和管理上,相关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不扎实、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对水电站进行智能化的改造,可以实时对他们的工作状态予以监督,防止其出现玩忽职守的情况。同时,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也一时找不到较好的解决方案,这时智能化系统的“专家系统”就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水电站的运行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通过前期设置相应的工作程序,将水电站工作中的各个过程、各个设备的操作以及过程中的监控都实现自动化的运行[2]。
二、目前影响水电站发电的主要因素
影响水电站发电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
第一,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理念,监督和管理体制也有待完善。现如今,我国水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管理上的混乱、相关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如果这些基本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影响水电站的工作情况,严重时导致发生安全问题。因此,在相关的水电站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上,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水电站的监督和管理体制还较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较为落后。同时,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往往其他发达国家适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并不适用于我国,导致先进的水电站监督和管理体系引入方面的苦难。
第二,水力发电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相对其他领域来说,我国在水利水电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甚完善,有许多地方需要补充和修改。
第三,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问题。水利水电工程行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担当在水电站工作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大量的岗位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在应聘时对从事该职位的人员的学历和素质往往不做太大要求,只需要有能力或者有从事相关工作的经验即可,导致在水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四,水电站自身在运行上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水电站在运行上主要存在相关设备老化、发电过程中机器事故频繁发生等问题。要想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技术上对现有的水电站加以改造是较可行的方法,智能化的改造就是其中的最佳方案。
三、水电站的智能化改造途径及注意事项
水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技术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影响因素。所以,有必要总结一下水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在具体操作中的应用策略和注意事项,方便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
(一)智能化监管系统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往往要求监管方处理大量的工程方面的数据和图像,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练的掌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处理数据,提高监管的工作效率。同时,在水电站的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完善监管体系的网络化建设,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大大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目前我国的水电站智能化建设方案中,对于监管中的网络化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专家系统”的控制层面,其次是“厂站控制层”的控制层面,最后一级是“现地”的控制层面。每个层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对水电站发电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3]。
(二)水电站运行中智能化改造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水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对智能化改造技术的应用有许多地方值得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现列举如下:
首先是设备运行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在开始工作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对水电站进行检查和清理,排除各种因素对运行时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确保水电站不存在任何在设备方面的问题,以免在运行中出现事故。还有,因为在智能化技术的实际运用中,网络的稳定性对智能化的监管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之前的准备工作中也要注意事前确定水电站的基本网络信息情况[4]。
其次,在对水电站进行智能化的改造时,对于其中的自动化元件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因此,在前期的准备中,一定要选择质量最好的自动化元件。同时,也要根据水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智能化设备,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节约经济成本。
最后一点,在水电站进行智能化的改造时还要注意其中监管系统的网络结构问题、三个基本的网络层面是否已经设计完毕,并且保证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出任何差错。为了保证水电站的平稳运行,以及保证其安全性和耐久性,设计科学合理的网络化监管体系是其根本和重中之重。
四、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的水电站建设中,为了在运行中避免发生各种问题,智能化改造技术的合理应用十分关键。在应用过程中,对水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专家系统”,还有一个是“自动化系统”。在具体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上,其监管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专家系统”的控制层面,其次是“厂站控制层”的控制层面,最后一级是“现地”的控制层面。每个层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对水电站发电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在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在设备运行前的检查工作,还要保障网络监管系统结构的完整和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柳鑫.浅谈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J].现代制造,2016(33):81-82.
[2]赵玮杰,张凯玲.浅谈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优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1):113-113.
[3]陈蕾.浅谈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安装与调试[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36.
[4]范敏伟.浅谈智能化变电站的异常处理[J].科技与创新,2016(21):138-138.
作者简介:王先华(1975-12-8),男,汉族,广西凌云,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发电工作。
论文作者:王先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水电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层面论文; 技术论文; 专家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