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引种栽培技术_种子植物论文

牧草引种栽培技术_种子植物论文

牧草引种与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牧草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传统农业区,大力种植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发展养畜牧业,对于推动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现将牧草引种与栽培的技术要点作一简单介绍:

      1.牧草引种

      牧草引种应遵循“气候相似性原理”、“生态条件和生态型相似性原理”等,其中,温度、光照、纬度、经度、海拔、栽培水平、耕作水平、土壤情况和植物的发育特性是影响引种成功的关键因素。牧草引种的基本步骤为:引种计划的制订和引种材料的收集、引种材料的检疫、引种材料的试验鉴定和评价。

      2.牧草栽培技术

      播种牧草时要备好种子材料,如粒种、果实、块根、块茎等。种子要求纯净度高,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生命力强,健康而无病虫害。休眠的种子需要打破休眠。禾本科种子芒多则需去芒,豆科牧草需要时应进行根瘤菌接种。种子播前消毒处理。例如:苜蓿等豆科牧草菌核病、菟丝子病以及禾本科牧草的麦角病等,可通过盐水渍选或筛除;豆科草的叶斑病,禾草的根瘤病、赤霉病、秆黑穗病、散黑穗病等,可用1%的石灰水浸种;苜蓿的轮纹病、玉米的干瘤病等可用福尔马林浸种;三叶草的花霉病、禾草的秆黑粉病、豆草的轮纹病等可用菲醌拌种;福美双、萎锈灵等药物也适于拌种。利用温水浸种也可防治起到病害防治的作用。土壤耕作,由于牧草种子一般很小,苗期的生长又很缓慢,所以播种牧草的苗床更应精耕细作,施足底肥,以利促苗。同时,在苗期可能侵染的杂草,应尽量消灭在播种之前。

      播种时间 可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具体确定在什么时候播种,主要根据温度、水分、牧草的生物学特性、田间杂草危害程度和利用目的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当土壤温度上升到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墒情好,杂草少,病虫害危害轻的时期播种较适宜。干旱地区主要考虑土壤墒情,寒冷地区重点考虑牧草的越冬性。

      播种量 一般粒大种子播种量多于粒小种子;收草地播量多于收种草地;撒播用种量多于条播,而条播多于穴播;早春气温低或干旱地区播种,播量应高于早春气温回升快或湿润地区;种子质量差、土壤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均应加大播种量。

      播种方法 有条播、撒播、带肥播种和犁沟播种等方法。条播指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并随播随覆土的播种方法。湿润地区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行距一般15 cm左右;在干旱条件下,通常采用30 cm的行距。收种用草地行距一般45~100 cm;撒播是把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寒冷地区可在冬季把种子撒在地面不覆土,借助结冻和融化的自然作用把种子埋入土中;带肥播种是在播种时,把肥料施于种子下面,施肥深度一般在播种深度以下4~6 cm处,主要是施磷肥;犁沟播种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表干土层较厚的情况下采用,使用机械、畜力或人力开沟,将种子撒在犁沟的湿润土层上,犁沟不耙平,待当年牧草收割或生长季结束后,再耙平。高寒地区也可用这种方法播种,以提高牧草的越冬率。

      播种深度 由种子大小、土壤的含水量和土壤质地而决定,一般以2~4 cm为宜。沙质土壤小粒种子播深2 cm左右,大粒种子3~4 cm为宜。黏壤土1.5~2 cm,土壤越黏则播种越浅。

      3.栽培后的管理

      在牧草的生长期内,根据牧草生长的需要而使用的肥料叫追肥。追肥主要用速效化肥。追肥的使用时间一般在牧草分蘖、拔节、现蕾以及每次刈割后。黑麦草等禾本科牧草主要是追施氮肥并配合一定量的磷肥、钾肥。紫花苜蓿豆科牧草主要追施磷肥,在播种当年也可以施一定数量的氮肥。每亩的施肥量:尿素6.6~13.2 kg,过磷酸钙30~40 kg。

      水也是牧草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如果水分合适、牧草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3~10倍。牧草的灌水时间应根据土壤的含水量而定,禾本科牧草土壤持水量约75%,豆科牧草约50%~60%。

      杂草丛生不仅影响牧草的产量,而且有些有毒植物还能造成畜禽中毒。除去杂草一种方法是利用人工或机械锄地、翻地进行除草,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生物或化学方法除草。

      牧草病虫害很多,主要病害有:苜蓿褐斑病、苜蓿锈病、黑麦草冠锈病、菊苣腐芯病、禾本科牧草的赤霉病、苜蓿白粉病等,牧草虫害主要有:豆芜菁、苜蓿蚜虫、苜蓿叶象甲等,每一个病虫害应该根据自身的特性选择对应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联系电话:0931-8486170

标签:;  ;  ;  ;  ;  ;  

牧草引种栽培技术_种子植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