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100例临床观察研究论文_龚城湘1,彭丽军2,张燕燕3

1.湖南澧县中医医院康复科 湖南常德 415500;

2湖南澧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湖南常德 415500

3.湖南澧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湖南常德 415500

【摘 要】目的:研究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2017年6月到2019年5月纳入研究,各50例随机选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的康复训练指导,试验组配合针灸方式完成治疗,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项评分干预前对比P>0.05,干预后两组均优于干预前且P<0.05,但干预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能有效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康复训练 针灸治疗 中风偏瘫 临床效果

偏瘫是中风患者发病后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以一侧肢体、面积、舌肌下部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中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偏瘫的发生不仅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变化,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对其治疗方案的实施造成阻碍[1]。临床上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通常以综合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其对症支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本研究对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中风偏瘫患者,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我院治疗时随机各50例选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2~79岁,平均(59.867.12)岁。试验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1~79岁,平均(59.737.27)岁。基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单纯实施康复训练,急性期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卧床静修,指导并协助其翻身,为其拍打背部。卧床期间对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屈曲运动,为其按摩患侧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恢复较好的情况下指导其逐渐进行主动关节运动,之后让其进行坐起和床上移动等简单的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指导其开展坐位耐力训练和站立平衡训练,之后逐渐指导其进行步行训练,必要时可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其下肢矫形器辅助以确保训练顺利完成。患者功能恢复较好的情况下逐渐指导其开展吃饭和穿衣等日常生活训练,逐渐增加每日训练量但应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患者能够正常行走后指导其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及其它日常生活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站立状态的肢体活动训练等,时间控制在每次30min左右为宜,训练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帮助,确保训练能顺利完成,持续干预6个月。

试验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康复训练方法同对照组,针灸治疗在患者发病后2周内开始,选取患者上肢肩髃、曲池、合谷、外观和尺泽等穴位,下肢选取太冲、环跳、委中、太溪和复溜等穴位,每日针灸1次,持续30min;患者发病2~4周,选取上肢的少海、曲池、极泉、天府、合谷、外观、青灵和手三里,下肢选择丰隆、血海、涌泉、足三里和太冲等穴位,同样每日1次,每次30min;患者病程达到5周时,选择上肢的肩髃、曲池、中渚、合谷、手三里和极泉,下肢选取丰隆、血海、足三里、委中和涌泉等穴位,每日针灸1次,持续30min,持续治疗6个月今后结束。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肢体功能评分用Fugl-Meyer(FMA)完成,分数越高代表肢体功能越好。生活质量评分用SF-36量表完成,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显示,两项评分干预前对比P>0.05,干预后两组均优于干预前且P<0.05,但干预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

表1 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分)

 

注:治疗前后对比*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包含脑梗死和脑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是现代社会中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偏瘫是中风患者发病后的常见表现,患者一侧躯体失去正常直觉和运动功能,导致其无法正常站立并开展相应的活动。目前临床上对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通常以综合治疗措施为主,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康复训练,以此促使其偏瘫侧功能恢复[2]。但根据临床实践,常规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患者经常会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顺利完成训练,导致其康复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中医上认为中风是因为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和忧思恼怒等原因,导致肝阳上亢、心火亢盛而蒙清窍所致,因此需要采用扶阳抑阴的方法完成对患者的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病的常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特定穴位的针刺,刺激局部经络以达到治病的目的[3]。根据临床实践,对于中风偏瘫患者,针灸治疗的应用不仅能有效疏通经脉,让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得到改善,还能有效唤醒休克的脑细胞并促使肌肉张力下降,以此让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改善[4]。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给予其针灸治疗时,不仅能有效促使患者的恢复速度提升,还能让患者的肢体功能改善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以此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5]。

本研究对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干预前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均以干预后更优且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以试验组更优且P<0.05。综上所述,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针灸治疗时,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孝静.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60例临床观察讨论[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9):11.

[2]邓毅.分析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6):165+175.

[3]马明祥,王梅英,罗文红,等.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98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7):96-97.

[4]刘桑,焦富英.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13(04):974-977.

[5]宋聪琳,邢晓东.浅析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132-133.

论文作者:龚城湘1,彭丽军2,张燕燕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  ;  ;  ;  ;  ;  ;  ;  

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100例临床观察研究论文_龚城湘1,彭丽军2,张燕燕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