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妍 辽宁政法职业学院 110000
摘 要:公安院校培养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肩负着国家赋予的使命与重任,未来警官除了专业技能扎实外,还应做到情感崇高、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本文针对公安院校大学语文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师三大核心要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安题材作品进教材、打造MP3型大学语文教师的新思考,以期达到促进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公安院校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材 MP3型大学语文教师
公安院校是培育未来警官的摇篮。近年来,为了适应并满足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新要求,公安院校进一步明确了人文教育类课程可以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理念,逐渐加大了对人文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大学语文以情感色彩浓厚、人文精神凸显、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优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成为公安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大学语文应成为公安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
1.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因与源泉。
良好的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警察必备的政治素养,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最直接的文化基因与价值源泉,新文化价值观应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石。政法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正确领会与自觉践行,对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民警察是行使法律赋予权力、执行安全保卫任务的国家机器,如果没有良好的核心价值观,也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比如震惊全国的佘祥林冤案、孙志刚事件等冤错案件,究其本质是办案警员对他人尊严和生命的冷漠甚至是蔑视。因此,在政法院校进行大学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通过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对未来警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关心民生疾苦,心存公正仁慈,成为价值观合格的政法人员。
2.大学语文利于人民警察良好职业心理的塑造。
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较大、心理负担过重的状态中,警察如果不能较好地调适自身的心理,极易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新时期的警察除了要认真履行打击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神圣职责,更多地要面对居民的种种求助。此时,警察要善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文教育能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使公安院校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新时期警察的角色与定位。
3.大学语文有利于对政法院校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调适。
公安院校大学语文多为公共基础课,多设于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是重要的转型期,公安院校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令学生很难适应,情绪波动较大,此时开设大学语文课,不仅传授知识,对学生也是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调适。
二、当前公安院校大学语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近年来,公安院校虽然对情感色彩浓厚、人文精神凸显的大学语文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公安特色不浓、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等问题。
1.大学语文所占比例少,不受重视。
在部分公安院校,大学语文的课时安排明显少于英语、计算机等其他课程,文学常识的拓展与实践不足,对今后公安工作存在一定的影响。此外,受课时所限,侧重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调,教师备课量大,学员参与思考不足。有的选文初高中都有所涉猎,学生将大学语文与刑法、警务技能训练等课相比,学习积极性明显不高。
2.部分公安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公安特色不浓,基础知识的运用掌握不牢。
语文教育与警务实践息息相关,无论是语言文字的应用还是法律文书的制作都必不可少,但目前教材中公安特色的教学内容不浓,没有很好地与公安工作相衔接。
3.公安院校个别大学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失范现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市场经济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屡屡出现,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的教师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在课程上发泄对学校、社会的不满,甚至流露出消极、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教师只管教书,忽视了育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对完善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核心要素的几点建议
大学语文在人文教育中占有巨大优势,如果只把大学语文定位在工具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学生无法用自己真诚的灵魂和生活经验去感受作品,无法体会文学的魅力。这样,不但会极大地减弱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也会阻碍大学语文人文教育功能的发挥。
1.公安特点显著的教材是完善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前提。
一部优秀且适用于政法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能够使学生真正地了解人类社会、祖国、自己以及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分辨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劣,梳理修己安人、仁爱宽厚的个人修养和科学民主、爱国进取的价值精神。根据警察职业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其文章都蕴涵情感丰富的艺术典型。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更应该结合警察职业的特点,选择与警察情感素质相适应的文章,符合警察“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的要求。
大学语文教材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与公安文化的互动交融,即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强调中国古代文学对人格的养育,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人格的坚毅,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意识培养人格的宽仁,培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责任感,贴近公安工作实际的作品能激起学生学习与阅读的兴趣。
2.富于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完善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途径。
公安院校的大学语文要勇于创新,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与公安特色相结合,用案例教学联系实战,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学,真正培养出公安工作需要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大学语文有丰富的情感特质、审美潜能和文化因素,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使其进入情境,感受美的真谛。
3.MP3型教师是完善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
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机智等都是开展情感教育必备的教育涵养和技能。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台湾省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吴清山教授提出了“教师发展MP3”的理念,涵盖了一名优秀大学语文教师的四大品质,即师德修养(Moral)和3个P(Profession、Passion、Patience)。
(1)师德修养(Moral)是核心。
大学语文老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北师大师生座谈时深有体会地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以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内涵的师德修养塑造MP3型教师的核心。
(2)专业素质(Profession)是关键。
大学语文老师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素质。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要对自己所主攻的领域了如指掌、深入浅出,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举一反三、游刃有余。“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没有厚积,何谈薄发?
(3)激情(Passion)与耐心(Patience)是保证。
大学语文应该是激情洋溢的课堂。如果大学语文老师教学激情缺失,将直接导致课堂气氛的乏味和无趣,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大学语文老师要努力寻找和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和发挥作品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充满哲思的表述都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激起学生的参与激情。
公安院校是培育未来警官的重要阵地,综上针对大学语文在实际教学中三大传统核心要素中存在问题而提出的公安题材作品进教材、打造MP3型大学语文教师的新思考,会对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定明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母汉琼 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观与素质教育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9期。
[3]陈妍 刍议公安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4期。
[4]张晨 段朝霞 提升军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对策研究.《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年,4期。
论文作者:陈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公安论文; 院校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论文; 教师论文; 情感论文; 警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