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_美国工作论文

中美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_美国工作论文

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校长论文,中美两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校长培训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校长进行教育、训练和培养,使校长能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近10年来,各国都注重和加强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美两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有着各自的做法和特点,本文试作如下比较。

一、我国校长培训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1.强化政府领导责任,自上而下开展培训工作

(1)政府主管培训。我国校长培训主要有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岗位培训是指按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使校长取得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任取资格的一种基础性培训。提高培训是指对已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具备任职资格的中小学校长,根据时代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要,以继续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和任职能力为目标,以知识更新补缺为主要内容,进行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等等的再培训、再进修、再学习。这两类培训都是由原国家教委发动和组织实施的,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进度、培训组织领导、培训机构等都作了具体要求。由国家宏观指导,地方分级负责管理校长培训工作。原国家教委强调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重视和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确定一名负责同志及有关机构分管,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及校长素质提高情况,应列为考核、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水平、工作实绩的基本内容之一。”

(2)培训与考核、任用统一。把培训作为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求将培训与校长的任用、考核结合起来,督促校长参加培训。原国家教委规定:“中小学校长参加岗位培训,经考试、考查成绩合格,发给岗位培训合格证(或专项结业证)。岗位培训的成绩列入本人档案,是任用、考核校长的依据之一。”并要求从1997年起,全国实行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没有取得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不得担任校长职务。

(3)检查评估校长培训工作。将校长培训评估工作与“两基”评估检查工作结合,并把校长“持证上岗”作为“普九”达标的条件之一。

从我国校长培训情况看,政府重视培训工作、自上而下开展培训,便于把校长培训作为系统工程来实施,使校长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要求、有检查,培训工作轰轰烈烈、步伐快、效率高。

2.明确培训机构,规定任务职责

原国家教委对校长培训机构作了明确规定。多次发文指出:“各地现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和其它培训机构,除了培训中小学教师外,也要培训中小学校长及基础教育干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及国家教委所属各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也要参与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并积极地起指导作用。”“要依靠现有各级教育(教育行政)学院、教师进修院校及有关高等学校的力量培训中小学校长。”凡承担这项任务的单位,要经地(市)以上或有关部委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未经批准的单位,不得举办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

校长培训主要是由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由于职责和义务具体、明确,各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组建校长培训专兼职教师队伍,研究了解校长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工作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培训工作,保证了“将所有中小学校长轮训一遍”任务的顺利完成。

3.教学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1)教学内容紧扣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习的一条重要原则。校长培训也坚持了这条原则。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针对性、专业性特点。针对实际工作需要,“校长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差什么就补什么。”如,岗位培训为满足校长任职的一般知识需要,就安排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教育管理实践、教育学科知识专题讲座五门课程。提高培训则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和教育管理实践四类。

(2)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为兼顾校长学习工作的特点,教学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岗位培训的形式主要是业余、自学和脱产学习结合,以业余、自学为主。培训时间全脱产为三个月左右。业余自学在一年时间内,利用每周脱产半天(或每月集中2、3天)及另在寒暑假集中15至20天时间,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组织校长在自修的基础上,接受约300学时的面授辅导及考试、考查;校长平均每天还要有约1小时的在职业余时间,进行自学、研讨、就近调研、总结与交流经验,以及撰写论文等。教学采用集中讲授、专题辅导、自学、总结交流、参观考察、在岗实践、课题研讨等形式。较好处理了校长学习工作的矛盾,充分体现校长学习、研究、工作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美国校长培训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美国是分权制、分治制的教育体系,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教育,而由州政府承担管理教育的责任,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也主要由州政府负责。各州都很重视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其主要做法和特点归纳如下:

1.培训要求法制化

美国重视运用立法手段来保障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进行。许多州的法律都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学习校长资格培训课程,完成了培训课程才能取得校长资格证书。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法第44681条款规定,提供经费,实施校长培训的三年计划,以改善公立学校的环境,对学校和学生的进步及形成教师新观念、新思想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美国建立了中学校长证书制度,证书由各州教育厅发给,中学校长取得一定资格方可获得。美国各州皆有规定,除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外,还必须修习有关的教育行政学分,才能取得中学校长证书。有的州还规定,校长不仅上岗前要接受培训,任职5年后,还要继续参加培训,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术。

2.培训组织多元化

美国州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依法制定校长培训方面的政策,评估培训工作。具体培训任务由高等学校、教育学院及特设的学校管理者学院或由中小学校长组成的专业学会等机构承担。许多大学都设有教育学院进行校长培训,如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管理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教育学院等均开设校长培训课程。另外,美国总统布什1991年4月18日签发的纲领性教育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提出,建立州长负责的“学校领导学院”,以培养每个州的中学校长和其他领导人,以使他们对学校更负责,把学校办得更好。一些州设立了培训的专门机构,即“学校领导者学院”培训校长。由中小学校长组成的专业学会、协会在校长培训方面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有的州教育行政部门也与有关机构联合培训校长。如芝加哥市教育局人事训练部每年夏季都与教育服务中心协作,共同举办校长短期培训班。从1991年起,为200名新任校长开设为期两年的在职培训,以函授为主,每年集中面授2-3次,每次5天,每天4.5小时。培训内容包括校长与法律、教育法律、教育革新、教师评估、人际关系等。

3.培训内容专业化且富有时代气息

各类培训机构在校长培训方面强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一些大学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校长提高学历层次。它们为中学校长开设三种类型的课程,即硕士课程、博士课程和高级培训课程,供校长选修。这些课程理论色彩很浓,专业性强。但这些课程特别注重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引入校长培训教学领域,如加利福尼亚大学领导者学院专门组成了教材编写中心,该中心计算机库汇集了全美乃至全世界有关学校管理方面的最新图书期刊信息,由资深的研究人员将有关书籍的精华部分择要摘录,并加工编成活页式专题培训教材,以便随时增加所需的新内容。这些课程都针对校长工作需要,都比较注重培训内容的时代性、新颖性、创造性和挑战性。具有明显的专业特征和时代气息。

4.培训方法多样化

美国强调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中广泛运用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适合成人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如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运用案例教学法培训校长,其做法是,先由教师向学员介绍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再由学员分析具体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答案不求统一、标准化。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把校长培训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课程学习;第二个阶段是问题处理、学习实践;第三个阶段是校长实习。三个阶段分别在三个夏季进行。另外,教师还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学员传递知识信息,布置作业,检查学员学习情况。学员在自己的学校或家中就可与教师进行交流,接受教师的指令,询问学习中的问题。

5.教师水平要求高

美国大学教育学院对承担校长培训教学任务教师的学术地位要求很高。一般都要求其具有教授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一些大学的校长培训教师队伍也实行了专兼结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领导者学院专门制定校长培训教师的选拔标准,主要的是:(1)口头表达能力;(2)科学分析教学时间;(3)与学员交往、交流的能力;(4)明确的教学目标;(5)善于启发引导;(6)善于引用实际实例;(7)开放式教学方法;(8)善于调动学员积极性、主动性;(9)能有效使用资料和现代化教学设备;(10)善于总结。由专家、学员组成的评估组根据这十个方面的标准,对申请人分四个等次即能够胜任、有希望、有可能、不可能进行评定,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三、中美两国校长培训的运行取向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从中美两国校长培训情况看,校长培训比较一致的运行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视发挥国家能力,将校长培训纳入政府行为

美国重视运用立法手段来保障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进行,许多州的法律都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学习校长资格培训课程,完成培训课程才能取得校长资格证书。我国校长培训是自上而下,由国家教委统一领导进行的,体现了国家政府对校长培训工作的领导,使校长培训成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政府行为。

2.突出校长职业需要,以专业性、时代性、针对性为特征确定校长培训内容

校长在学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校长必须接受特殊的专业课程训练。两国都把管理专业知识作为校长培训课程的核心。如美国各州各校开设的校长培训课程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设有:教育行政学、普通学校行政、学校法、校长学、教育领导等课程。我国校长培训的主要课程有教育思想专题,教育法制专题,学校管理研究专题,中小学教育评估,学校管理心理专题,比较中小学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国情与教育专题选讲等。这都是对学校领导者进行专门培训的内容要求,体现了专业性特点。同时,这些专业性内容又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就是注重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以提高校长迎接挑战的能力和领导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能力。体现了专业性、时代性、针对性的共同要求。

3.适应校长学习工作特点,使培训形式多样化

从中美两国校长培训情况看,都注重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比较普遍使用的形式有:岗位培训班、研修班、专题研讨班、讲习班、评估活动等,与此培训形式相应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专题辅导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问题研究法、组织教学法、见习实习法、自学等。培训方法呈现多样化。

四、几点启示

1.校长培训应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国“八五”、“九五”校长培训主要体现为政府行为,行政命令份量重,但制度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体系。培训经费也没落实好,国家虽然提出“三个一点”(财政补贴一点,地方教育费附加列支一点,校长所在学校负担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问题,但最后很多费用都落到了校长所在学校。校长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参加学习的校长多数都是迫于行政压力,校长本身不愿学习。对中小学校长开展多种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事业,要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必须通过教育立法形式加以规定,使校长培训具有法律地位,并依据立法对校长培训工作进行监督。通过立法规定校长每隔一段时间就需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还要通过立法来保证校长培训的经费来源,保障校长切身的经济利益。

2.应加强基地建设,扩充培训机构

对校长进行培训需要有比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还要有能满足校长需要的课程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从我国校长培训实际情况看,承担校长培训任务的主要是各级教育(教育行政)学院和教师进修院校,极少数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参与了校长培训。培训途径显得单一,教育手段过于传统:一般是讲授、自学、交流、讨论、考察、研究等,高学历教育、网络教学、学分制等都未应用。所以要加强各级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院校的建设,要调动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学术团体参与校长培训的积极性,把校长培训作为一种特殊专业来建设,增加专项经费,优化师资队伍,使各教育机构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建立比较完善的校长培训体系,共同作用于提高校长素质和能力。

3.课程范围应广,教育形式要多

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是校长培训的一条教学原则。我国校长培训过多强调实际工作需要,就事论事,对校长自身提高素质的要求和愿望考虑甚少;只面对现实问题,对校长未来发展的要求兼顾不够,专业层次显得较低,课程范围也不广,供校长选择的余地偏小。校长培训应该既要体现实际工作要求,又要体现校长自身愿望;既要面对现实,又要立足未来。所以课程范围应尽可能宽广,应有多种教育形式。以前有岗位培训、专题培训、提高培训,将来还应有学历教育(硕士、博士教育)、讲习班、交流会、表彰总结会、评估诊断会、见习实习等形式。教育方法也要更加灵活,学分制、业余课题制、网络教学等都可并用。

4.应加强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加强对校长培训教育机构的评估,以保证教育质量;二是加强对校长工作的评估,使校长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评估结果要与奖惩挂钩,以达到评估目的。

标签:;  

中美中小学校长培训比较_美国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