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目前市政道路的建设越来越多,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出现了较多质量问题。而且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EPC总承包模式是目前最常见的总承包模式。该模式下,需要考虑的内容较为复杂,但可将各项施工内容进行严格管理,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良好、稳定、有序地组织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活动,是保证和支持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良好、有序、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EPC总承包业务模式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引入与应用,对于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管理;EPC总承包
引言
伴随交通道路行业的发展,EPC模式的构建可以充分满足交通行业的发展需求。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设计单位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承包方案、项目费用及项目管理的分析,以实现对施工项目的安全设计,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有效性。但在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中,EPC项目管理存在着限制问题,如项目采购问题、项目风险问题等,若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会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为项目管理带来限制。
1EPC总承包模式简析
EPC总承包模式是一项比较成熟且被广泛运用的承包模式,主要是指总承包商(包括承包商联合体)与建设投资方签订的工程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及运营的交钥匙工程合同,EPC总承包商根据建设投资方对整个工程的定义而全方位实施,无论是在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方面均对建设方全面负责。相比施工总承包模式、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等,EPC总承包模式能将设计、采购、施工的各个环节融为一体,发挥总承包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利于工程进度的实施和成本的控制,并能保障建设投资方投资效益。
2市政道路工程EPC项目管理问题
2.1项目风险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合同风险、客观风险或违约风险。在市政道路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由于工作范围不明确或技术规范不充分,客户提出的附加要求可能增加合同风险。例如,从客观上看,经济能力不足、自然条件差或政策法规的变化,都可能增加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从违约风险的角度来看,总承包方和分包方之间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分包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价格。
2.2工程量清单评审问题
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状况的分析,工程量清单审计作为工程是否盈利的重点,应该合理对工程造价以及质量进行控制,以实现道路施工的最终目的,但在一些工程量清单评审中,存在着审计方法不合理的问题,影响清单审计的有效性。而且,在EPC建设模式施工总承包招标时没有施工图设计,当采取优惠费率报价时需要确定费率最高限价,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效率。
2.3相关法律不完善
在现行的项目管理规范中,仅针对监理、招标代理等内容,对总承包管理模式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在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进行项目管理时,不知道如何约束和指导自己的工作。一方面降低了EPC管理模式的应用标准化,另一方面增加了与各单位协调的难度。
2.4分包方申请变更求利不求实
在EPC总承包下,分包商提出的变更索赔往往一味追求高费用、高赔偿,脱离实际,不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正确理解定额,乱用定额,多套重套子目,工程量重复计算,隐蔽工程弄虚作假,工程量多报超报,想法设法抬高变更价格。此外,EPC承包商的费用控制人员常常不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缺乏对变更工程的跟踪管理,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甚至闭门造车,依葫芦画瓢,编制的预、结算脱离实际,对分包商提供的变更申请计量计价的准确性不能有效审核,从而使分包商变更申请抬高计价有机可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EPC项目管理对策
3.1优化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在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中,为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稳定性,总承包商应该各部件施工的特点,进行优化方案的设计,将设计费用控制在总投入的5%,工程量建设占总投入的60%~70%,并按照这一设计方案进行执行,以实现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3.2施工阶段管理优化
一是进度管理。要优化配置各种资源,落实节约成本措施,确保各项施工活动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提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在规定的工期内按要求完成各项施工作业。从组织、技术、合同、经济等方面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有效控制各阶段的进度,确保所有技术过程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那么,质量管理。确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与监理单位协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落实质量管理措施。必须规范施工行为,大大减少因违章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
3.3加强变更管理技巧,善于转移变更责任
EPC承包商是各专业分包商管理的总集成,要加强分包商的变更管理,在专业分包上,要重视专业分包商的专业能力,也要防范专业分包商对变更的不专业,不但要捆绑,更要采取转移变更责任。作为EPC总承包方,要充分做好专业分包商与建设投资方在工程变更中的转化关系,在具备科学严谨的分析和夯实的支持材料的前提下,让分包商也承担业主方的前期条件变化。
3.4加强管理平台建设
项目一般涉及较多的相关单位,所以,EPC总承包形式项目管理阶段常常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对于此类问题,需要借助互联网或信息技术构建项目管理平台,使总承包公司更方便参与各方面的动态管理,提升工程实施项目管理水平。在实际操作方面,总承包公司有关的信息管理人员应借助系统平台中的工作日志、任务分派以及通讯录等开展项目管理工作。通讯录是一种存在于管理平台内的功能板块,有助于搜集工程项目成员等方面的基础信息,使管理人员和工程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更加便利的沟通交流。工作日志是一项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被管理人员用于总结项目工程所有的工作内容,有助于设计各类EPC项目管理方面的规划。
3.5加强变更管理技巧,善于转移变更责任
EPC承包商是各专业分包商管理的总集成,要加强分包商的变更管理,在专业分包上,要重视专业分包商的专业能力,也要防范专业分包商对变更的不专业,不但要捆绑,更要采取转移变更责任。作为EPC总承包方,要充分做好专业分包商与建设投资方在工程变更中的转化关系,在具备科学严谨的分析和夯实的支持材料的前提下,让分包商也承担业主方的前期条件变化。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为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应该将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的构建作为重点,总承包商应该结合道路施工特点,进行项目管理方案的构建,以实现道路施工工序的稳步进行。在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中,也应该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提高采购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实现市政道路工程的稳步施工。因此,在EPC总承包模式项目管理中,承包单位应该通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工作的完善,提升施工项目的管理质量,为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严章搏.EPC总承包模式下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7.
[2]刘洋,杨长庆,张彦奇.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的探索[J].丝路视野,2017(26):129.
[3]张学利.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4]龙剑雄.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论文作者:傅丽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总承包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模式论文; 专业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