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五科 甘肃 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在内科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也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治疗效果依然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根据以上比较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对于内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之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内科;临床治疗;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256-02
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在内科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最佳的方案,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临床急性胰腺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最科学有效的依据。同时选取某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现比较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43.6±2.4)岁,患病时间为1~9年,平均时间为(3.9±1.3)年;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年龄为(42.3±1.9)岁,患病时间为1.5~9年,平均时间为(4.1±1.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一种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其中包括禁食禁水、向胃管注射20ml的硫酸镁注射液,以保证胰腺内部的微循环。另一种就是采用内科的治疗方式,给予奥美拉唑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工作,主要的护理工作就是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反映情况,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同时帮助患者打扫病房内部的卫生,提醒患者服药时间等。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主要的护理内容就是观察患者的情绪,在患者出现急躁和焦虑的状态时,需要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况,可以列举以往的例子告知患者治疗成功的经验,并且安慰患者、陪伴患者聊天,以此更好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还需要高职患者家属时长陪伴患者,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护士还需要耐心倾听,并且给予正确的回答,时长帮助患者进行室内的清扫和通风,帮助患者更换衣物等,让患者有着更加亲切的感觉。
1.3 评价标准
患者在入院前的所有症状均消失,并且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恢复正常状态为:治愈;患者所有症状基本消失,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有效;患者所有体征均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
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在患者出院前期进行面对面调查,其中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40~69分为一般;3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均数比较、计量数据分别采用数(n)率(%)表示,t检验、χ2,检验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之后能够看出,通过治疗并且针对性护理辅助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到良好的提高,总满意率达到了(97.5%),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人们的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疾病也呈现出来,急性胰腺炎就是其中一种,并且发病的趋势在逐年上升[1]。急性胰腺炎病情发生速度较快,患者的痛苦程度较高是,同时轻度患者在发病后的3~5天能够得到缓解,重症患者甚至会出现出血坏死,以及并发休克的情况,导致身体内部多个系统损害[2]。因此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也达到了25%~40%左右[3]。一般情况下急性胰腺炎临床上会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重症型。医疗机构对于重症型的胰腺炎一般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但是治疗后患者的护理工作却在很长时间被忽视,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在内科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并且选取80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最终得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之后能够看出,通过治疗并且针对性护理辅助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到良好的提高,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依然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以上比较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对于内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之后给予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的康复情况,同时也能够减少病情复发和并发症的出现,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顾育静,苏少锋.精细护理应用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01:165-167.
[2]胡婷婷.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J].?新中医,2016,06:238-240.
[3]李艳凤,王华军,黄翠萍.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8:32-33.
论文作者:庞亚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8
标签:患者论文; 胰腺炎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内科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