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的研究论文_杨莉

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的研究论文_杨莉

乌鲁木齐市城市勘察测绘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在应用需求上有很大不同,传统的做法是建立各自的数据库以满足地理研究的需求。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运用不同的数据库容易造成大量数据信息的浪费,也给数据信息的维护与更新带来很大不便。这就要求我们对其一体化进行探究,让其在同一系统内存在并发挥效能。

关键词:地理信息生成;地图制图;一体化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数字地图制图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还对于地图制图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利用计算机制图已经进入到实践应用阶段。因为与传统地图制图相比,利用GIS数据进行地图制图提高了地图数字化设备的精度和原有地图的编辑能力,使原有的地图制图和信息更加标准化,可以看出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地图制图之间是密切相关的,现有的地图制图应该向着GIS方向发展和转变。

1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分析

地理信息生成主要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完成,其所生成的数据可反映地理实体的位置、属性与拓扑关系等,主要侧重于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完整性表达。地图制图主要注重直观地描述地球表面自然地理与人文要素,侧重于实体地理对象的规范形式表达。我们可对地理信息生成的建库数据与地图制图所输出的数据差异性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各自的特征,并为二者的一体化研究打好理论基础。具体差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建库数据将地理空间对象抽象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形态进行分析,较为容易的表现地理空间拓扑关系;而制图数据注重直观地表达各项地理要素,如依靠符号、标注等地图语言来传达地图信息,依靠制图规范规定的各种点状和线状符号表达图形数据等,这也造成其属性数据表达能力较弱。第二,数据的连续性不同。建库数据具有标准的编码和分类,图形要素与标准分层之间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各种属性信息也能完整表达,从而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且连续的地理实体;制图数据需满足制图规范与美观要求,通常要将完整的空间实体进行割裂从而建立多个地图目标,同时数据也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与整理,使图形数据呈不连续与碎化的形式。第三,数据的完整性不同。建库数据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原有数字制图数据的二次处理,采集时按照地图规范进行表达,这使其所具有的数据并不完整,也就得不出完整的空间地理分析结果。第四,数据结构不同。制图数据更加注重图形的几何表达,使其本身属性数据缺乏,数据结构并不能满足地理分析的要求。

2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的一体化探究

2.1空间数据按照对应关系进行转换

空间数据地图具体表达时,其各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可以根据要素编码来实现地图符号化及相关的附加处理,具体应用中,附加处理是除去地图符号之外的其他信息符号化处理,这些信息与目标之间并不存在关联性。依据规则来转换,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主要有:①点、线、面等要素的符号化处理,由于通常空间数据具备拓扑结构,所以在实际的地图表达过程中,首要的一步就是要开展拓扑模型向基本模型的转换;②结合空间数据中地图要素编码与地图符号之间的相关对应关系来实施转化,可以使程序自动来完成。

2.2设计方案与设计模型

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设计模型主要包括:一是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型模型,该模型主要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点状、线状、面状、注记等符合要素绘制矢量地图,依据基础信息分类与编码结合数据字典形成地理信息的标准规范即分析性模型;二是地图制图数据模型,该模型主要依照地图制图的规范与图式构建制图信息的生成规则库,从而形成传统制图数据库即数据模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以上内容可知,由于缺乏相应的辅助制图要素,只对模型对应的信息进行分析导致相关的制图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就需要通过某种机制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一定的补偿,从而满足制图的需要。

2.3融合生产技术的应用

以融合生产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制图系统,从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应用环节。利用其它途径获得的空间数据经常存在一些质量性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较为隐蔽,比如指针错位、属性错误等等,这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只有使用空间数据可视化手段,比如地图符号化等,才可以被寻找出来,通过这一平台来找寻存在错误,加以改正,以此获取正确的空间数据。在没有地图数据库支撑的现状下,通过采集编辑属性完善的空间数据,实现建立地图数据库的整体目标。在这一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实现基于地理属性的地圈编辑。对于图形符号编辑本身而言,不仅可以提升编图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整体质量,完成纸质地图的出版。融合技术的应用,为更新空间数据提供了新的方法的手段,它可以将地图编辑过程中新增的地图内容和信息有效保存下来,完成数据更新和地图数据库更新任务。

2.4制图数据补偿

补偿具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注记,二是线化型对象,三是填充对象,其中注记可在地理要素属性字段中提取,并利用程序设定进行位置标注;线化型对象与填充对象可利用核心要素数据并依据专业算法进行生成。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每种规则都要通过配置的不同参数来实现对不同制图数据的补偿,也有可能需要对同一地理要素进行不同补偿规则应用策略。如对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缺乏制图信息的要素进行补偿,就可以制作专门的工具来进行格式存储与信息配置。

2.5基于GIS之上的格式转换

地图制图过程中将GIS的数据转到制图软件CorelDraw上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地方,此步骤是数据转换的关键,而解决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构建了GIS数据与CorelDraw系统之间的关于数据流通的桥梁。所以,将采集的普通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相关处理才能在制图软件上更好地呈现出来,最终得到的成果也更令人满意,而GIS的数据处理系统很好的体现了这项格式转换的功能,GIS数据处理系统自带数据处理功能,将一些非中间数据的格式转为中间数据格式,然后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数据处理,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2.6地理要素分层与符号化

为了解决地图符号之间的覆盖关系问题,在制图过程中我们还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符号功能来进一步进行完善。正常情况下,符号的叠加次序在制图中有着严格的规定,需根据注记、道路以及水系等多种元素自上而下进行叠加。在此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在同一张地图中道路有可能出现在铁路上面,也有可能出现在铁路下面,这就是数据的叠加次序不当或重复覆盖造成的。当然也存在其他原因影响地图准确性,这就需要将一个字段到地理实体属性表中进行相应区分,如位于上层的字段数值越大,位于下层的字段数值越小,这样系统便可根据字段数值的大小进行相应的判断,从而自动调整数据覆盖的上下次序。在解决数据库制图数据缺乏与数据重复叠加覆盖等常见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对要素的风格化进行一定操作,此时便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符号系统来使地图符号更加形象美观且易于识别。

3结束语

综上所述,GIS是建立在地图学理论、方法和功能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地图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充与延伸。与传统地图制图相比提高了地图数字化设备的精度和原有地图的编辑能力,使原有的地图制图和信息更加标准化,所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现有的地图制图向GIS方向发展和转变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冉花,张建平,穆利娜.基于地理信息可视化基础的建库制图一体化研究[J].测绘标准化,2017(3):29-31.

[2]冯宇华.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发展趋势探讨[J].江西建材,2016(2):234-234.

论文作者:杨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地理信息生成与地图制图一体化的研究论文_杨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