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入选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入选时间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分组方法为入院先后顺序,各组患儿例数分别为33例。两组患儿护理模式分别为护理干预以及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同时心率恢复用时、肺部症状消失用时和体温恢复用时少于对照组患儿,数据间经比较后均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效果良好,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肺炎;护理效果
肺炎在儿科中患病率较高,主要患病人群为婴幼儿。婴幼儿因为自身机体功能和中枢调节发育不完全,同时婴幼儿肺泡数量不多,无良好的肺组织弹性,为此无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出现感染[1]。在对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同样重要,但基础护理效果并不显著,本次研究则探讨何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现将护理内容进行如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入选的66例重症肺炎患儿入选时间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分组方法为入院先后顺序,各组患儿例数分别为33例。对照组患儿男性和女性比例为19:14,年龄范围6个月-8岁,(4.2±0.8)岁为本组患儿平均年龄,观察组患儿男性和女性比例为21:12,年龄范围56个月-7岁,(3.9±0.7)岁为本组患儿平均年龄。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但提升了数据间的临床比较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基础护理:①环境护理。控制患儿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应在22-24摄氏度之间,湿度应控制在55-65%之间,并对室内进行消毒。②饮食干预。确保患儿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确保患儿每日可食用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患儿在患病过程中水分流失较快,为此需要补充水分,如豆浆、奶以及果汁等。③睡眠干预。患儿在进行睡眠过程中会将氧需求量减少,为此需要确保患儿的睡眠质量,如出现哭闹不安表现,应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安抚镇静。④病情监测。观察患儿的身体指标和生命特征,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①心理疏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环境的陌生,患儿会出现恐惧或者害怕等情绪,为此会出现哭闹以及躁动表现,同时会抵触医务人员,进而对护理效果产生影响。护理人员此时需要主动和患儿接触,并予以交流,如果患儿年龄较小,可以通过玩具和其交流,使得患儿可以信任护理人员,将其不良情绪消除[2]。②生活护理。患儿用药后可能会增加汗液的分泌,为此需要对患儿的面部进行清洁,并对其进行更衣和擦澡,确保患儿的舒适程度,此外需要对患儿进行保暖,还需要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护理,以免因为细菌较多引发呼吸道感染。③呼吸道干预。患儿具有较为特殊的呼吸道解剖结构,从而降低了分泌物清除能力,继而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极易出现痰液阻塞现象,致使患儿出现呼吸出现困难,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儿转变自身体位,对其实施拍背,协助患儿排痰。如果患儿不能主动咳痰,可对其进行吸痰。在吸痰时患儿选择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吸痰过程中需要将口腔中和鼻腔中的痰液吸干净,吸痰设备需要由专人进行消毒。如患儿患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需要在吸痰前实施吸氧。④机械通气。在对患儿进行机械通气之前,需要将口腔分泌物进行彻底清除,在通气后感知鼻塞位置气流量,确保通气装置的紧密连接,通气时鼻塞需要妥善固定,以免因鼻塞不合适影响患儿治疗,每隔30分钟需要检查一次鼻塞[3]。⑤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将疾病的有关知识告知给家属,使其了解护理的重要性以及目的,提升患儿家属的配合性,当无护理人员时同样可为患儿进行护理。⑥并发症预防。在临床治疗中患儿极易产生呼吸或者心力衰竭,为此需要对患儿的体征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患儿出现烦躁、呼吸困难以及口唇发绀等表现,极易出现呼吸衰竭,如患儿面色苍白或者增加心率则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如患儿出现上述表现时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医师并予以处理。
1.3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效果显效表现为患儿心率恢复正常范围内,临床表现不见;护理效果有效表现为患儿心率和临床表现改善显著;护理效果无效表现为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显效比例和有效比例相加为总有效率。
1.4 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心率恢复用时、肺部症状消失用时和体温恢复用时。
1.5 统计学数据计算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计算和整理,数据经过研究后呈现形式均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卡方和t值为数值检验标准,两组数据间经比较后如差异显著,则呈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经软件计算后为93.94%,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经软件计算后为75.76%,数据间经过软件比较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由表1可知。
3 讨论
肺炎为一种肺部炎性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促以及发热等,重症患儿可对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进行累及[4]。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包含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以及急性呼吸衰竭等,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确保患儿的治疗环境,并且均由固定护理人员对其实施护理,同时可予以患儿充分的营养以及水分,对临床疗效起到了辅助作用,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进而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5]。与此同时,此护理模式能够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使得患儿家属可充分了解疾病的治疗,进而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有助于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经过护理干预模式后,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减少患儿的症状恢复用时,说明此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疗效确切,对患儿病情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同时护理模式可将护理人员的职责进行确定,并获取了患儿家属的配合,对患儿治疗产生辅助作用,可将其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艳华. 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 中国校医, 2011, 25(10):786-787.
[2] 张丽平.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184-185.
[3] 陈秀琴, 颜美容.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20):3148-3149.
[4] 付永洁. 小儿支气管肺炎[J]. 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3):21-21.
[5] 张学军.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作用[J].西部中医药,2014(8):134-135.
论文作者:张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效果论文; 重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模式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