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工程监理可以有效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对提高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建筑工程监理的过程中,监理的水平、监理的诸多行为以及监理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监理在进行建筑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监理水平的策略,希望通过这些策略能解决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正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项目数量上的增加,还表现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大幅提升。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中,建筑工程的监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其在建筑工程测整个施工进程中,起到监督、督促的作用,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监理在进行监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令人不满意的地方,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的改善,下面本文就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策略。
1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监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体制还是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对建筑监理的委托程序进行规范化,监理单位的成立缺乏法律的制约等。市场对建筑监理单位的准入也没有严格监督。很多没有监理资质的单位还是流入市场,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监理的专业性与可靠性[1]。市场对工程监理工作的约束力还是不足,很多监理单位为了求得一时之利,不依据实际监理的结果,伪造监理报告。此外,市场上还没有建筑监理人员资格认定的体制,很多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缺乏相关的监理知识,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又没有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些没有建筑工程监理知识的人员监理的报告及结果往往是没有质量保证的,这样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甚至会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内部的管理不规范
有些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将利益作为单位运营的重点而忽略了监理的本质。很多监理单位为了能接到更多的工程项目,只能将监理价格不断的压低。监理价格压低可能会使工程监理单位获得较多的工程项目,但过低的预算根本不能给单位创收,因此为了创收,很多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只能在低预算的前提下,将监理工作的强度降低,有些该完成的环节只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从而导致监理工作的质量降低,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2]。
1.3实际施工中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在建设中必须有第三方监理单位的参与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就是要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第二就是要确保建筑工程在建设中的安全。然而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具体的施工技术问题导致工程项目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或者安全方面的问题[3]。例如,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的应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颇多,其中混合、搅拌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出现一些技术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所以监理人要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监督,降低风险。此外,还有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建筑工地的电力应用问题,这些作为监理人也应该对其进行监督。
2建筑工程监理优化策略
2.1对工程监理单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目前,在工程监理工作中,常常由于企业对监理的认识以及监理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企业将监理看做是自己雇佣的监工,认为监理的行为要符合企业的需求,此外,企业和监理通过合同确立的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这表明监理代表企业工作,而企业则没有权利对监理的工作进行干涉,否则将会造成侵权。同时,监理自身也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监理作为公正的中间方一定要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企业和承包方负责。因此,必须对工程监理单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监理单位要加强监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监督
监理单位要配备好自己的人员并搞好人员的培训工作。监理单位要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监理能力、设计监理能力以及建筑工程前其的咨询能力,以便更好的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理和提高咨询服务[4]。除此之外,监理单位应更加注重自己对建筑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投资的控制能力,不仅要熟练的运用技术手段,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经济控制、合同控制以及法规控制等手段,来确保对建筑工程的全方位监理的需要。所以,监理单位在拥有较优秀的技术工程人才外,还应聘请和培训一些经济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掌握相关法律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监理单位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2.3施工工序和质量上严格把关
在材料采购环节,应进行市场调研,广泛调查,选择有国家认证许可证以及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对供货商的地址的联系方式必须掌握;工程管理环节,工作职责要明确,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旨在保证材料和施工人员的充足和及时。在进场前,应对施工场地事先了解,对材料的堆放、防护工作进行的要到位,同时对现场的设备、通风、照明情况及时掌握。此外,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对图纸进行严格审阅,找出错误和遗漏之处,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相关修改意见。
另一方面,质量管理要严格把关,合理组织材料的供应和使用,确保材料科学采购、加工、运输,提高供货效率,通过加强安保工作以及限定材料的发放工作减少材料损失和浪费,实现材料利用率的最大化[5]。在材料检查验收上,对来源不明和无检验证明的材料及时进行抽检,强化施工质量控制。
2.4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
对采购人员需要进行甄选,采购人员要有事业心,诚实守信,还要有一定物料质量鉴别技术,后期还要对其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质检人员要在易发生质量问题的环节上加强管理控制,要求质检人员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并具备检验专业相关的知识,如建筑结构、制图、受力分析、检测仪器使用等技术,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质量检测报告。
在人员培训上,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侧培训,重点不同。对管理者应加强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业务等方面的培训;对技术人员应加强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培训;对施工人员,应加强技术基础教育、技能培训、方法应用方面的培训[6]。
同时,质量职责制应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履行自己的义务,完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体制。建筑工程项目一旦质量出现问题,责任分明,解决措施与对策便于实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也能实现提高。
3总结
目前,在对工程进行监理的过程中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很多问题会随着监理机制的不断规范而逐步改善,从而适应不断壮大的建筑市场,获得施工方的好评,最终使得监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这个有效的部分不断的创新、完善,继续对监理工作进行思考和认识,不断解决监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不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解决难题。
参考文献
[1]周志波.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新材料新装饰,2013,(2):32-33.
[2]刘金玉.论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4,(17):38-43.
[3]尹鹏飞.确保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的做法及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7-69.
[4]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3,(5):161-162.
[5]杨南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要点[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2):123-124.
[6]龚黎明.施工阶段工程项目信息管理[J].水运工程,2015,(8):125-129.
论文作者:陈有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监理单位论文; 建筑工程监理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