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第二小学,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匮乏问题的普遍,也影响到了校园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上,怎样利用有限的场地,并充分调动起学生运动的热情,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重点探讨对于学校的场地不足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措施。
关键词:运动场地;合理利用;管理
1.校园内场地不足的现状
社会不断地在进步,各个学校的办学条件总体来说也都越来越好,随之体育学科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地区体育活动面积小,运动器材不够的情况还是依然在发生。由于这样情况的存在使得体育教学的质量下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场地和教学设备是教学的硬件,如果这些条件都都不能满足的话,我们就要对这些硬件作出适当的降低,转而在软件上作出规划,充分发挥现有的硬件条件。针对这样的教学环境,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计划,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冲撞,合理规划场地的利用。
想要解决好问题,就要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校的教师而言,不要执着于眼前的困难,要以学生为本,尽量在有限的条件中创造出条件,着实解决好场地不足的问题。
2.坚持规划用地,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分配
2.1造成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原因
在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开展适当的课外活动。部分学校存在场地小,无法容纳全部的学生的情况,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例如,有的学院建校很早,规划校园时考虑的因素不完全,操场面积没有达到标准;有的学校建设在市中心,那里普遍是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的地点,再加上操场本身面积小,如果想要翻新改造,极度缺乏空间条件;有的学校在建设校园时严格按照要求,各项数据也都达标,但是随着建校时长增加,学生人数也在慢慢增加,按照每人平均的活动面积来算的话也是不达标的。
2.2有限的场地可能引发的问题
面对有限的场地时,教师应认真进行场地规划,让有限的空间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功能。在教学时,时常是同一课时有许多班级的体育教学,这种情况下,由于班级之间的干扰,同学不能集中注意力,容易影响学生锻炼身体、打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统筹进行场地规划,最大程度发挥场地资源作用
3.1在教育引导上弥补场地不足
体育场馆和设备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体育素质、提高学生体质的物质保障。场地匮乏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很难达到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确保体育教学环节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条件、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开展和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有资源,弥补场地不足而造成的问题。
3.2有限场地引发问题的解决方案
3.2.1精心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
对于班级之间的干扰,教师可以随机应变,在教学前了解到对方班级的活动内容,适当的进行场地的变更,在教学中要降低音调,例如教师在发号口令和播放音乐时等,应该在自己的学生可以听到的范围内,避免干扰其他班级。这样既能保证本班进度的顺利完成,又解决了一系列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状况阻碍课堂顺利开展。那么,在进行实心球、铅球或一系列带有危险性项目的训练时,教师课前要主动划分好练习区域,并做适当的标记为界限,时刻提醒学生是否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教师必须提高警惕。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徒手动作,根据现有的场地进行往返跑、原地跳跃,沿着场地内的绿化设施慢跑,靠墙倒立等来训练能力,活用小场地,还不会让教学秩序混乱,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2.2活动组织严谨,灵活使用有限场地
在校期间,学校会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为了弥补活动场地不足,教师可与学校领导协商,利用篮球场地来策划各项活动,例如:各年级的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健美操比赛等。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提升同学们对于运动的兴趣。这样一来,小场地不但没有影响同学们对运动的积极性,反而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4.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体育运动中,体育器材对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运动体育器材,是解决小场地的另一项根本措施。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体能、心理情况进行器材设备的选择,增加同学们积极参与的可能性和参与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对体育感兴趣。但是小场地对器材有很大的限制。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替代法,将一些具有危险隐患的体育用品用其他安全、有效的物体来置换。例如在实心球训练过程中,可以用纸球、沙包等较轻的物品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即可避免因为场地小带来的安全隐患,又可以提高学生技能。在类似跳高的训练中,可以用橡皮筋来代替档杆,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器材的问题,又能避免同学们在训练中受伤。
5.结语
体育运动是学生、老师、运动场地及运动设备共同组成的,教师们尽心尽力的组织,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兴趣。只有老师与同学们共同克服硬件条件上的不足,想出更多的办法,多吸取别人的优点,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案。做到解决好场地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永健. 小场地上好体育课的实践探索[J]. 成功(教育).2010年9月.
[2]王浩淼. 弘扬人文精神与倡导快乐体育理念相结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R]. 2007年度中国学校体育论坛.2007年6月22日
论文作者:张雯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场地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条件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论文; 同学们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