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开放市场,提高冶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7年1月13日)_冶金工程论文

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开放市场,提高冶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7年1月13日)_冶金工程论文

调整结构 降低成本 开拓市场 切实提高冶金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一九九七年元月十三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冶金工业论文,市场论文,元月论文,降低成本论文,工作会议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志们:

这次全国冶金工作会议的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冶金工业实际,总结1996年的工作,研究1997年工作的总体思路,统一认识,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李鹏总理、镕基副总理、邦国副总理都十分关心冶金工业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全面分析形势,坚定搞好国有大中型冶金企业的信心

(一)宏观经济形势好,为冶金工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江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1996年以来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九五”第一年,开了一个好头。经济形势好的显著标志:一是既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二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整个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李鹏总理指出: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10%左右,零售物价涨幅可以回落到6.0%,比预想的要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市场适销对路产品增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比上年增长20%左右,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国内市场繁荣。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人民币汇价基本稳定。总之,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为冶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1996年冶金工业生产、经营取得较好成绩

1.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

1996年,我国钢产量在生产均衡、产销率超过99%的基础上取得历史性突破,首次超过1亿吨,据国家统计局快报,达到10002万吨,比上年增长7.59%,居世界首位。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体现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这一成就,凝聚着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小平同志多年来对钢铁工业的关怀和期望,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家各有关部委、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冶金战线几代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她是冶金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冶金工业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过去的一年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钢材产量达到855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71%。黄金产量继1995年超过100吨后,又创造了120吨的新水平。

2.结构调整有明显进步

去年,全行业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从转变观念、转换机制、转变增长方式入手,抓好“三改一加强”,取得明显成绩。

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在工艺结构上,继续大力发展连铸,连铸坯产量增幅远远高于同期钢的增长幅度,全年连铸比提高到53%,比上年提高了6个多百分点;又有13个企业、车间实现了全连铸,提高连铸比使全行业增利14亿元。全行业高炉喷煤量达到480万吨,比上年同期多喷煤80万吨,超过年初计划30万吨。平炉钢产量进一步下降,比上年减少70万吨。重钢已全部淘汰平炉。

在产品结构上,各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努力增产适销对路产品,搞好产销衔接,有些企业的产销率超过百分之百。薄板等品种大幅度增产,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满足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同时,限制了滞销产品的生产。

在投资结构上,把投资的重点始终定位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在去年7月份的生产经营座谈会后,全行业提高了对节能增效的认识,投资向节能倾斜。一大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如武钢三炼钢,宝钢1580mm热轧,攀钢1220mm冷轧,本钢冷轧和天津钢管公司的直接还原以及抚钢齿轮钢和模具钢,北满特钢的电站用高压锅炉管,大连钢厂合金钢小型连轧机的建成投产,进一步提高了冶金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了钢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并有所提高

冶金产品综合质量指标稳定提高。国家监督抽查和行业统检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经有关方面专家认定,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产品实物质量水平的产品从上年的115个增加到132个,经认定的钢材产量约1500万吨。行业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深入发展。冶金计量工作取得进展。冶金计量工作取得进展。在学邯钢的推动下,全行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降低不良品和废品损失为主要内容的降废减损和质量增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4.技术经济指标有显著进步

大中型企业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技术经济指标,有一批企业的多数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行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绝大多数比上年有大幅度改善。

去年,节能取得明显效果,预计节能400万吨标准煤,是近十几年来节能降耗数量最多、效果最好的一年。吨钢综合能耗可望降到1.400吨标准煤。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下降33公斤标准煤,总计节能300万吨标准煤。

各企业强化安全、设备管理,为生产安全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全行业工亡、千人工亡率、百万吨钢工亡率三项主要安全工作指标均为历史最低,大中型企业重大设备事故4起,同样为历史最低。

冶金环保取得进步。大中型企业外排废水、废气达标率进一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保持了1995年水平,做到了增产不增污。

5.眼睛向内,努力消化各种增支减利因素

1996年,冶金行业面临着煤、电、油、运等上游产品大幅度涨价和钢材价格不同程度下跌的突出困难,上游产品和运输涨价112亿元,钢材价格下跌约40亿元;再加上折旧增加15亿元;改革成本增加和工资增长27亿元;财务费用支出增加20亿元,全行业承受了高达214亿元的增支减利因素。如果不努力消化这些因素,不仅相当于1995年水平的110亿元利润将会被全部吃掉,还将出现超过100亿元的全行业亏损。一年来,各企业深入学邯钢,转换机制,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共消化了130多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730亿元,实现利税210亿元,其中,实现利润30亿元,实现税金180亿元。实现利润虽比1995年减少80亿元,下降幅度较大,但这是在相当于吨钢消化130元的基础上取得的,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这里要特别指出,大型企业与其它企业相比较,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低,销售收入利润率高,仅十大钢就达到54亿元,超过了全行业的总数,具有明显的生产经营上的优势和比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建立责任制,大企业的扭亏增盈也有进展,同部里签订了扭亏增盈合同的直属企业基本上都达到了要求。

(三)全行业深入学邯钢,促进“三改一加强”,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996年,冶金行业学邯钢达到了空前广泛深入的程度,很多企业领导重视学邯钢,把学邯钢作为克服困难、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分解落实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坚决实行否决,真学实干,效果明显。学邯钢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成本下降2%的目标。应收账款继续保持下降趋势,107家大中型企业下降幅度达10%左右,有的企业达30%以上。宝钢、首钢、包钢、韶钢等12家企业的应收账款低于月均销售收入水平,另有33家企业下降到1个半月销售收入水平,基本上进入了正常货款回收状况,这两类企业占大中型企业的43%。

深入学邯钢,促进了“三改一加强”。冶金行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全面进入实施阶段。1996年列入国家、部门、地方政府试点工作的冶金企业有78家。参加国家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的12家冶金企业,已有10家的改革方案得到正式批准并挂牌运行。这些试点企业在企业内部转机建制上下功夫,有效地促进了“三改一加强”;试点工作搞得好的企业,已经在减人增效、调整负债结构、分离社会职能、建立竞争上岗机制等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

“精干主体,分离辅助”改革工作进展较快。国家重点联系的冶金企业中,已有56家不同程度地实行了“主辅分离”改革,宝钢、武钢、鞍钢、攀钢、重钢等企业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已经建立,机制正在转变中。改革为企业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非钢铁收入比例增大。重钢1996年非钢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20%以上,实物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

各企业与社会改革相配套,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养老、待业保险、住房制度、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险统筹等改革。

一批大型企业认真转换观念,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学邯钢,找差距,在市场竞争中得到锻炼,取得经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鞍钢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思路,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认真学邯钢,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降低成本7.24亿元,下降4.8%。

宝钢通过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等科学管理措施,使企业生产经营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行业达到一定的利润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

武钢多年来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1996年又有新发展,把质量效益型同加强资金管理结合起来,赋予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以价值形态,使其又增添了新的活力。

首钢转变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量力而行,努力盘活存量资产,积极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明显效果,逐步从资金困难中摆脱出来,生产经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攀钢在面临巨额减利因素的情况下,扎扎实实地学邯钢,坚决依靠科技兴厂,1~11月份,可比成本下降2.3亿元,其中,通过科技进步措施降低成本额占62%。

邯钢虚心向兄弟企业学习,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上分车间、分工段向国内高水平的企业看齐,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机制,工作又上一层楼,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唐钢、太钢、上海冶金控股公司、安钢、济钢、昆钢等企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济钢重视科技进步,有效地改善了技术经济指标,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马钢、本钢去年初出现亏损,他们发动群众,转换机制,学习邯钢,工作有了可喜的进步,实现了扭亏为盈。

(四)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进展

1996年,冶金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切实的加强。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对冶金工业的重要批示,进一步推动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基本政治原则在冶金行业的落实。去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对冶金工业作了“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批示,为了把江总书记的批示落到实处,在去年初的全国冶金工作会议期间,就开始着手研究贯彻落实具体措施。4月份又召开了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理论研讨会,结合行业实际对江总书记批示加以细化,提出了从5个方面推动落实的工作思路。各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和内部改革实践,积极探索从管理机制上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基本政治原则,邯钢通过“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使职工的经济责任明晰化,真正实现了职工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利可得。上海一钢公司把职工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体制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职工当家作主法律化、规范化。上海五钢公司通过建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运行机制,保证了“依靠”方针的落实。这些经验在全行业推广后,对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批示精神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二,紧紧围绕行业改革和发展实际,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199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若干意见》,部里及时制订下发了落实意见,各企事业单位又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了具体实施办法;去年8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冶金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作出了“九五”期间在全行业实施“凝聚力工程”的部署。目前,不少单位正在制订具体规划,进行试点,为今年二季度全面启动做准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十分突出的是包钢,在遇到严重地震灾害的情况下,全公司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把地震带来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并且仍然实现了年初制订的全年生产经营目标。

第三,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班子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普遍有所增强,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有明显改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开展党员双学活动,都取得了成效。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斗争取得新的进展,各级领导干部廉政意识进一步增强,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得到遏制,企业廉政工作正在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工作取得初步效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冶金工业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冶金工业“九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对今后5年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作了重点部署。

(五)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

在看到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当前行业中存在的问题。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效益下滑,亏损额、亏损大户增加。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50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行业亿元以上的亏损企业有5户。这些亏损大户的出现。固然有外部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内部因素,集中反映出这些企业在思想观念和经营管理机制上不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有些企业对以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思路和没有合同不生产、不付款不发货的经营方针认识不足,资金管理不力,资金流动状况差,导致全行业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增加18天,资金流动比率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占用比年初增加36亿元,企业库存又有上升。有的企业财务费用过高,个别企业高达吨钢五六百元,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这些问题应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

1996年,冶金企业在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中经受了锻炼,大多数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有所提高。除了钢铁企业之外,矿山、铁合金、炭素、耐火材料、施工、机修、黄金企业和科研、勘察、设计、地质勘探单位及高等学校同样经受了市场竞争的考验,努力克服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冶金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由于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为“九五”发展赢得了一个好的开局。对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在进一步适应市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尽快加以解决。

二、提高竞争力是新形势下冶金工业的战略任务

钢产量居于世界首位,对我国冶金工业来说,既是发展的里程碑,又是新阶段的新起点。新阶段的战略任务是尽快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提高竞争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迫切要求

从建国以来直到党的十四大,由于供不应求的压力,冶金工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数量短缺。在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竞争力,将成为冶金工业发展的新的动力。形势变化有以下特点:

第一,企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对计划、金融、贸易、财税等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要求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过去承担指令性计划的冶金企业,必须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第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物资供应充足,降少数品种外,包括钢铁产品在内的绝大多数产品已经供求平衡,有的供大于求,生产能力部分闲置。市场对钢铁产品的要求不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转化为由用户选择品种、质量、价格及供应厂家。有无竞争力,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中生存的决定因素。

第三,市场范围及价格机制发生了变化。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使国内外市场联系密切,逐步实现了全面接轨,国内市场不再是国内冶金企业的专有领地,已成为国内外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场所,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由于受国际市场制约,国内钢材价格不会再出现脱离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过度上涨的局面;而原燃材料价格特别是煤、电、油及运输价格将不可避免地逐步与国际接轨,今后几年内冶金企业还将承受上游产品涨价等巨额增支减利因素。这种变化要求国内产品的成本必须与国际接轨,并要尽可能低于同类进口产品的成本,否则必将失去竞争力。

以上3方面的变化,都对我国冶金工业发展构成重大影响。市场成为企业的生存空间,产品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自觉地认识这种变化,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增强生存的危机感和提高竞争力的紧迫感,切实采取有效对策,把已有的1亿吨钢的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目前,行业内有一批在成本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完全可以适应市场变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但也有成本水平比较差甚至很差的企业,市场稍有变化就难以承受,甚至出现亏损,缺乏竞争力。在当前阶段,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是降低成本,一靠学邯钢,严格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二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善技术经济指标;三靠分离辅助,减人增效,降低人工费用;四靠量力而行,控制投资,降低财务费用。要以节能降耗作为降成本的主攻方向。这方面仍有很大潜力,首先是可比能耗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其次是国内不同企业之间有很大差距。挖掘能耗的潜力具有可观的效益。这个问题在去年7月份生产经营座谈会上议得比较透,半年来,各企业在认识上逐渐取得了一致,还需要在科技进步和严格管理等具体措施上再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效益。

提高市场竞争力,应从质量和品种规格抓起,这是产品替代进口最基本的措施。必须按用户要求,改进品种规格,提高实物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让用户满意、放心。

(二)提高竞争力是参与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通过对近期国内外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无论是开拓和占领国内市场,还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迫切要求冶金工业提高竞争力。

1.国际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据估计,1997年世界经济发展势头将比较好,钢铁需求将相应增加,但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我国是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钢铁市场,这既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出口难度更大和国内市场被挤占的严峻挑战。

一是世界钢的总生产能力过剩。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全球钢的生产能力为10亿吨,而钢材消费不足7亿吨,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国外很多钢铁企业开工不足。各钢铁发达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增强竞争力,保持和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我国以往出口较多的东南亚地区生产能力也在迅速增加,使我国钢材出口的难度增大。

二是各钢材出口国无不看重并竭力打入中国市场。特别是有些独联体国家仍将大量出口钢材,价格低廉,会给我们造成相当大的冲击。

三是有些国家不仅增加钢材出口,而且更值得注意的倾向是都采取向我国高附加值产品投资的策略,目的是长期占领我国高附加值产品市场。

另外,有些国家对我国出口钢板提出反倾销诉讼,将对我国钢板及其它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这些对我国钢材市场供求和钢铁工业发展都将构成很大压力。

2.国内市场有待努力开拓和占领

国家已经确定1997年国民经济增长幅度为8%,实际运行可能还会高一些。固定资产投资将比去年有所增长,钢材消费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容量,预计将达到1亿吨。市场需求1亿吨,国内预计生产8800万吨,产量小于市场需求,因此,不存在市场疲软问题,但也绝不能认为自产的钢材全有销路,关键要看是否有竞争力。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增强开拓市场的自觉性。各企业必须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去积极开拓市场,提高自己的占有份额。当前,要花大力气开拓以下几块市场:

第一,目前每年有800万吨左右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值得我们认真对待。造成这种状况,不完全是国内生产能力短缺和质量问题。宝钢集装箱板占领市场的成功经验,证明我们可以生产能替代进口的高附加值钢材。我们要加强对这块市场的研究,加大市场开发的深度和力度,除了极少数国内确实不能生产的品种之外,要逐步把这块市场占领住。今年我们将提出一个替代进口200万吨的目标,主要是冷轧用原板、集装箱板、造船板、石油管等品种,有条件的企业要努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第二,农业市场大有可为。我们要开阔视野,深入了解农村和农业、支农工业对钢铁产品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品种,积极开拓农业市场。

第三,“三资”企业来料加工用钢材,也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市场领域。这个市场过去基本上被进口钢材所独占。只要我们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完全可能把这个市场争取和占领过来。

(三)提高竞争力必须增强调整结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从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分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来看,冶金行业结构调整问题显得十分紧迫。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优化结构,避免重复建设,防止供过于求,提高经济效益。

1.我国冶金工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从产品结构层次到工艺结构层次,乃至企业组织结构层次,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状况,亟待调整。而且,在安排发展规划、进行结构调整时,仍然存在不注意优化的问题。吴邦国同志认为,现在结构调整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重复建设,二是盲目引进。虽然多年来坚持强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但仍有一些企业不讲求投资效益,还没有摆脱外延的发展模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摊子铺得过大,长期不出效益。在生产中,对发挥现有设备的整体效能重视还不够,如一些高炉的利用系数长期提不上来,一些新建项目长期不能达产等,设备综合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进行建设和技术改造时,不注意国产化、不重视把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状况仍然存在。

2.产品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钢材成本、品种、质量的竞争力差,替代进口不力,难以参与国际市场高档次产品的竞争。去年进口钢材1500多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长材虽下降30%,但板材增长46%。钢材出口比上年减少193万吨。板材进口大幅度增加和出口钢材大幅度下降。特别是独联体国家廉价钢材进口造成的冲击,一方面说明钢材进出口宏观管理有待加强,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应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每年进口的钢材缺乏深入的分析,更缺乏明确措施去替代进口,挤入三资企业用材市场,占领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国内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的满足率不高,如镀锌板的满足率为60%、镀锡板的满足率不足30%,同1亿吨的产钢能力形成明显反差。我国市场消费板带比达40%,而国内自产板带比只有34.6%。加上规格组距不适应,导致板带材大量进口。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在调整品种结构上还要做大量工作。在企业层面上,产品结构调整主要是减少亏损产品生产,停止无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生产,增加有市场有效益产品的生产。

3.优化工艺技术装备结构非常迫切。目前,行业内中低档次的设备仍占很大比例。亟待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数量众多,如还有1240万吨平炉钢,约900万吨化铁炼钢,还有大量的横列式轧机、小电炉、小转炉和模铸,这些装备生产的产品,不具备竞争力,都需要淘汰和更新。因此,工艺技术装备结构优化应是“九五”期间的投资重点。

4.企业组织结构很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从这两年的情况看,规模较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国际市场竞争也是如此。而目前冶金行业集中度不够高,规模过小的企业数量众多,不仅缺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国内市场上也难以抵挡国外产品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大力度,探索联合、兼并等资产重组的办法,对冶金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提高冶金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一些竞争力弱的冶金企业应尽早调整发展思路,或主动适应兼并的大趋势,寻求并入大企业、大集团的可能性;或转变经营范围,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述几个方面的结构调整不是孤立的,比如,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绝不是单纯追求数量,把现有企业的规模都各自扩大起来,规模的扩大,必须以产品结构的优化、实现产品专业化规模经营为前提,绝不是“大而全”的模式;产品结构的调整,要同理顺生产流程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技术装备的综合能力,要同地区布局的规划统一考虑。总之,要以实现冶金工业现代化为目标,追求结构的整体优化。

三、努力做好1997年工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要召开,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因此,是很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落实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邯钢经验,坚持“三改一加强”,切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降低成本,努力开拓市场,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促进冶金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1.产钢1亿吨,产销率达到100%;

2.成本下降2%以上,实现利润保持1996年水平不降低;

3.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进步,节能300万吨标准煤;

4.实现高附加值产品替代进口200万吨。

(三)工作思路与要求

1.以开拓市场为重点抓好生产经营

生产经营要摆在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设想中进行安排,以开拓市场为重点,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

(1)1997年生产经营方面最重要的环节是做好市场的工作。要了解市场,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保护市场,占领市场,全行业各方面都要围绕市场做工作。各企业对本企业市场应有明确的了解和开拓战略。要继续坚持没合同不生产、不付款不发货。要提高认识、转换机制、调整策略、强化队伍、改进作风,全面提高企业营销能力。要特别强调服务于用户,各企业要学习借鉴宝钢实施“CS(用户满意)工程”的做法。

要抓好替代高附加值产品进口的工作,做到品种、数量、生产企业和用户四落实,生产企业要和用户建立经常联系,召开产需双方衔接会、三资企业用材会,切实推进以产顶进,挤占市场,实现替代进口200万吨。

要充分认识到扩大出口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差距,下功夫扎扎实实抓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调整品种、开拓市场、严格履行合同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继续推动、组织好产品出口。出口钢材、钢坯数量不低于1996年650万吨的水平,其中,钢材出口不低于400万吨。

在保护市场方面,要依靠国家进口商品协调小组,采取合乎国际惯例的措施,加强对进口钢材的宏观管理,防止向我国倾销钢材。要及时掌握进口钢材信息,提高总量平衡分析能力。

要抓好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引导,包括产销存、进出口、国内外能耗等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和市场信息等。要定期分析研究,召开研讨会,做到每周传递信息,每月深入分析,每季综合评述,供企业研究市场时参考。

通过上述多种措施,要确保实现1997年国内市场战略目标:

——夺回普通板材市场;

——占领长材市场;

——挤占高附加值产品市场。

(2)要继续坚持节能降耗。全行业吨钢综合能耗要由上年的1.400吨标准煤降到1.370吨标准煤,实现节能3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其中,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要降到1.120吨标准煤以下,实现节能200万吨的目标。要认真落实第九次全国冶金节能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向节能要效益的思路,切实加强能源管理,大力加快节能技术进步。

要建立健全能源管理机构,建立节能降耗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坚持开展企业内部节能升级活动,减少各种煤气放散和能源损失,降低能源消耗。

(3)矿山是冶金工业的基础,稳定矿山生产是稳定两种资源的先决条件。要把矿山健康、稳定发展作为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要高度重视矿山工作。在利用国外资源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国内矿山的生产和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继续研究落实矿山合理税赋等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拖欠矿山货款、矿山生产和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矿山企业要增强竞争意识。加大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改革力度,减人挖潜增效,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矿石成本,提高国内矿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深入学邯钢,从严管理,大力降成本,扭亏增盈,提高效益

据初步分析,1997年仍将有80亿~100亿元的增支减利因素;而钢材价格预计不会有大变化。要完成实现利润不降低的任务,需要大力消化不利因素。

(1)要继续加大力度学邯钢,把降成本作为主攻方向。要在可比成本下降2%以上、消化上游产品等各方面涨价因素的前提下,确保实现利税比1996年略有增长,利润水平不降低。目前,冶金企业学邯钢情况不平衡,需进行分类指导。总体上讲,都要围绕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一主线,加大扭亏增盈力度。盈利大户要努力提高利润水平,亏损大户更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振奋精神学邯钢,要敢于从领导严起,从严治厂,加强管理,努力实现扭亏减亏目标。对亏损企业特别是亏损大户,行业主管部门除了要引导他们深入学邯钢之外,还要同地方一起,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分类指导和必要的支持。要坚持扭亏增盈领导责任制,对直属大企业要继续签订扭亏增盈责任状。国家经贸委将要召开全国学邯钢经验交流会,冶金行业也将在3月份召开行业内的学邯钢经验交流会,总结学邯钢的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把学邯钢推向深入、进一步取得实效的意见。

(2)资金是企业经营的血液。必须继续扎扎实实地落实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针,盘活用好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有些企业的资金流动比在1以下,完全依靠借贷维持生产;还有些企业的产品本来有市场,有效益,但因没有流动资金,不能生产或开工不足。因此,要认真研究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增强资金流动性,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要把握好资金的使用方向,首先要保生产经营。要善于利用利率、汇率的变化盘活资金。要进一步加大清欠力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要分别下降10%。

(3)要进一步加强决策管理。企业决策水平对于控制建设投资,乃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要高度重视加强决策管理,进一步完善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程序。当前企业决策要特别注意围绕有效地调整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来进行,新上项目决策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别要重视投入产出效果。要继续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强化法人对决策和债权、债务的责任意识,强化决策层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4)基础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一些企业学邯钢的成效不大,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工作跟不上。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管理不严的情况相当严重。我们必须遵照江总书记的指示,真正认识到“加强科学管理是企业固本强本的大计”,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特别要抓好基础管理、基层建设和基本功训练;企业管理从上到下要强调一个“严”字,不仅要求操作层严格执行各项规程,还要对决策层、管理层进行严格考核。

要整顿会计秩序,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内部审计是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领导要提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要尽快转移到以提高资本运营效益、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会计核算真实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效益审计上来,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审计部门要参与各级班子的业绩考核和经济案件的查证工作。

(5)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搞好价格的协调。加强企业之间的价格协调,这是建立有序市场竞争、进行调控的一个方面,去年炭素行业内部在既考虑钢铁企业的承受能力,又照顾到炭素企业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主动在行业内部协调产品价格,取得明显效果。钢铁企业也要参照这样的做法,探索进行分专业、分地区的价格协调,提高企业自身驾驭市场的能力。各企业都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既要讲竞争,又要讲协作。

3.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为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益服务

今年,要大力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技术经济指标和开发新产品,特别是要继续抓好连铸、喷煤、连轧和替代进口等结构调整措施,实现增加效益30亿元的目标。要增加连铸坯产量800万吨,全行业连铸坯产量超过6000万吨,连铸比达到60%以上,再增加10个全连铸车间,使总数达到60个。全行业喷煤总量要达到580万吨,比1996年增加100万吨;实现首钢、鞍钢、武钢喷煤技术改造,增加喷煤量40万吨。新建成5条~6条连轧生产线,新增小型连轧生产能力250万吨以上,总产量达到800万吨,小型连轧比要达到38%~39%。要继续抓好“三板二管”关键品种开发,稳定质量和批量生产,以技术开发保证替代200万吨进口钢材目标的实现。要继续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优化资源配置。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推进科技进步不仅要依靠增量投入调整结构,也需要在现有技术装备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要大力搞好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重视企业内部小改小革等技术创新工作。各企业要恢复、完善过去卓有成效的技术革新体系和工作机制,重视发挥中国金属学会及企业科协等科技群众团体在促进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加强领导,重视发挥科技人员和工人技术骨干的作用,切实推进技术进步。

促进冶金行业的科技进步,需要抓好一批引进装备的国产化。工艺技术装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可能单纯依赖引进,资金状况也不允许。国产化始终是科技进步的一条重要措施,在钢产量超过1亿吨之后,国产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要严格审查引进方案,大力支持冶金设备国产化,同机械行业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冶金技术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进一步突出质量的战略地位和以质量求效益的紧迫性。要在全行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最近颁发的《质量振兴纲要》,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重视质量、在本岗位上为钢铁质量振兴做贡献的氛围。冶金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并实施冶金行业质量振兴计划。各企业也要制定质量振兴实施规划。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继续深化冶金标准化改革;以满足用户需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基础工作,严格质量监督,严格管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在全行业大力开展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降废减损活动,争取实现不良品减半,大中型企业质量损失减少20%以上,创经济效益3亿元。

要开展工序竞赛,对高炉、转炉、连铸、连轧等开展评比,全面推进技术经济指标的进步。

4.深化企业改革

朱镕基副总理最近指出:今年要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要靠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来推动国有企业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解决国有企业当前的困难。

在参与改革试点的冶金企业中,多数企业的试点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要注意规范运作,不断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解决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的有效途径,继续搞好养老、待业、住房、医疗等社会配套改革。

各企业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工作。“分离辅助”,一方面要重在转变辅助单位的经营机制,减亏增效;另一方面要从调整结构的高度,积极探索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提高非钢铁收入的比例。在分离、放活辅助单位的同时,切实搞好主体生产线的集中统一管理,使大型钢铁企业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母子公司体制。

继续推进冶金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在认真搞好现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的同时,切实搞好鞍钢、武钢、攀钢、重钢等企业的股份制改组和在境外的发行上市工作。

搞好鞍钢、本钢、冶钢公司等一批钢铁企业国内A股发行上市工作,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确保发行成功,树立钢铁企业在国内A股中比较好的市场形象。

5.大力调整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今年在结构调整上要做出新的努力

总的要求是在继续进行品种结构和工艺结构调整的同时,以资产重组和统一规划为手段,加大调整力度,推进冶金企业的结构重组,提高冶金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1)调整结构首先要把好规划关。要根据冶金工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对“九五”计划安排的项目,该调整的调整,该缓的缓,该下的下。要加大节能投资力度,“九五”计划用于节能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要提高到30%左右,同时要重点安排好一批对行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优先保证资金。要把投产就可能亏损的项目果断地停下来。要注意区域性规划的研究,企业规划要放到全局中考察、定位,以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

(2)产品结构调整主要是要瞄准目前进口钢材中国内尚不能生产或生产能力不足的产品,大约800万吨,如石油管、轿车用钢板等品种。要逐一研究解决措施,落实到具体企业,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改造或建设完整的生产线。投资要向这些企业和生产线倾斜,尽快提高这些产品的产能,争取用5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做到国民经济所需关键钢材品种可以立足国内解决。1997年计划内用于品种、质量方面的投资将占到总投资的60%左右。宝钢1420mm冷连轧,武钢2250mm热连轧,首钢2160mm热连轧,鞍钢半连轧改造,攀钢、太钢、本钢热连轧改造以及珠钢、邯钢、包钢3套薄板坯连铸连轧等对行业品种结构调整起重大作用的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实施。

(3)要继续以连铸为中心,抓好工艺装备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技术改造。1997年计划内安排新建12套连铸机,新增连铸能力580万吨,以确保2000年实现80%的目标,同时要安排好节能降耗项目,包括淘汰平炉、取消化铁炼钢、提高高炉喷煤比、二次能源回收利用以及解决多火成材等问题。1997年计划内用于节能方面的投资将提高到总投资的27%。各企业也应按此要求加大节能投资的力度。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抓紧抓好。年初要召开冶金工业环保工作会议,落实环保规划,控制排污总量。

(4)优化存量资产结构,鼓励合理流动与合理配置,形成行业、地区和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深层次的问题,这一问题已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具有层次高、难度大的特点。要以资产为纽带,在统一规划指导下,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多兼并,少破产,优化存量结构,并对增量资产实现合理配置。上海、辽宁、重庆和首钢等地方和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要在全行业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各企业都有不少存量资产,通过调整可以盘活很多资金,潜力很大。要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加强引导和规范,积极利用外资,有效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更好地为冶金工业的结构调整服务。要制订相关政策。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既要利用好外资,更要确保国有企业的控股地位;既要吸收、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又要避免重复引进。要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有关人员走出去,了解国际冶金工业发展动向,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6.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1)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以紧紧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科技进步、提高效益、保值增值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认真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改进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同保证董事会和厂长(经理)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切实担负起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保证和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的贯彻执行,保证和监督企业重大问题的正确决策和有效执行、保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要继续抓紧落实部党组贯彻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各项党建工作要求。

(2)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是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是全面提高现有干部的素质,关键是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和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工作。党中央对干部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十分明确,关键是抓落实。1997年,部里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组织有关司局,会同有关方面,下大决心,用大力气,对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考核。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考核程序,明确考核内容,比如要把班子的决策水平和效果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客观公正地分析和处理考核结果,确保考核质量。要坚持群众路线,把职代会对领导班子一年评议一次作为制度坚持下去。要着重抓好重点单位和亏损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调整。要强化干部培训和干部监督,完成现班子成员三年内培训一次的任务,检查落实《冶金部干部监督暂行条例》。要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现“631”目标。要加强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加强人事教育、劳动工资的全面配套改革。

(3)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根本方针。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是不容动摇的根本方针。要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坚决依靠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去克服困难,干部和群众同心协力搞好企业。要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要以“窗口”岗位为重点,结合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继续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建设好行业“凝聚力工程”,是贯彻党的“依靠”方针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中央关于稳中求进指导思想的基础性工作,各单位要在认真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启动实施,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全行业要做好帮困、扶贫工作、关心、支持困难企业,各企业要切实关心、帮助困难职工。各企业的帮困资金要抓紧筹措落实。

各企业要重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要认真落实老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切实关心、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优先解决拖欠离退休老同志离退金和医疗费问题,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4)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把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纪检监察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即将召开的第八次全会精神,下大功夫落实好三项任务,继续开展执法监察工作,切实抓出成效。纪检监察部门要同组织人事部门协作配合,花大力气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廉洁自律这一关键环节,形成各单位、各部门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纪检监察部门要把关口前移,同组织人事部门密切合作,严把用人关,在选拔任用、干部管理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同时要配合企业的职代会,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搞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尽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应调整工作职能及工作方式。要加强对市场信息和企业竞争力的分析,加强对结构调整措施的研究,发挥引导,协调作用,推动冶金工业各个层次的结构优化;要在加强冶金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中发挥作用;要努力推动扭亏增盈工作。

各级机关要认真开展以“三优一满意”(创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为主要目标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持良好的工作质量和精神面貌。要继续大力精简会议,多深入基层调研,为基层服务。特别是要多去亏损企业蹲点,帮助企业解困。

要进一步利用行业优势,发挥行业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搞好企业投资的科学决策指导。

同志们,1997年的工作任务更为艰巨,需要全行业付出极大努力。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深入研究国内外市场,紧紧把握提高竞争力这一主线,扎扎实实学邯钢,切实抓好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和开拓市场这三件大事,有效地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努力实现冶金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开放市场,提高冶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冶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7年1月13日)_冶金工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