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政隧道桥涵施工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鎏鸿,文陶

基于市政隧道桥涵施工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鎏鸿,文陶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分公司

摘要:要精心制定隧道及桥梁施工的工艺工程,在项目开始要做好安全质量问题的整体化的分析及科学的预测,以行之有效的计划方案,运行于施工的整个过程,避免发生任何事故,只有将安全问题放在项目施工的首位,才能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在此,谨以此文奉献给关心施工安全的同仁,同时,也希望分享更多隧道桥涵施工的安全经验。

关键词:市政隧道工程;桥涵施工;安全问题

引言

市政隧道桥涵的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性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在采用这一施工技术时应当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施工细节,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够真正的将这一施工技术落实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避免出现市政安全问题。

一、市政隧道桥涵施工重要性

市政隧道桥涵的施工有着很强的施工重要性。公众所周知桥涵施工是公路隧道路基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这一施工技术应用的好坏将会直接的关系到公路建成后的运营成果和周边群众的切实利益,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一工程的施工需要由完善的施工技术支持。其次,隧道桥涵的施工技术往往表现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在这之中钢筋混凝配式桥涵本身具有施工便利、形式简单级防洪能力强等优越性而长期以来都受到了青睐。与此同时,桥涵的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让工程具有更好的排水性能,从而能够在事实上减少洪水对于道路所造成的破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当作通道使用,从而极大程度上提升了通行的便利性。

二、市政隧道桥涵施工安全问题探析

1、电葫芦问题

在市政道路隧道中要时常对电葫芦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检测,通常情况下要每一星期对其进行检查,同时还要观察电葫芦运行的声音,若电葫芦声音存在问题要及时停止对其原因进行检查,采取相关措施排除异常。同时还要对料斗吊环的牢固性进行检查,因为在市政隧道中经常发生料斗坠落的问题,同时这种问题经常被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忽略,所以要加强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同时料斗下落的过程中不可以站人,防止造成人员伤亡。

2、用电问题

一般情况下,市政隧道的主要连接材料时钢架,如果发生漏电事情,整个市政对到会快速带电,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在市政隧道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用电安全问题。注意事项包括:市政隧道施工中不可以使用高压电,使用低压电作为照明电务。同时应该利用上墙走线的方式放置输电线路受损进而漏电,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要禁止滥用电气,当然前提是保障夜间施工要求。

3、塌方问题

市政隧道桥涵中最为常见的事故就是塌方事故。形成塌方的主要原因是开挖方式不当、地形问题以及土质问题。同时在工程施工之前,仔细勘查施工区的土质、水文状况以及施工地形,以防止发生隧道塌方事故。如果施工区域土质条件较差的话,要利用短挖快喷的方式,同时必要的话可采取加固措施。在开挖沙层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时间,化学材料加固沙层不能维持很长的时间;

4、煤气泄漏问题

隧道施工中要特别注意煤气管道,避免触碰造成煤气泄漏,另外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采用大功率抽风机,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避免造成施工人员窒息或因吸入有害气体而中毒;

5、漏水问题

市政隧道桥涵施工时常发生漏水问题。漏水不仅影响市政隧道的结构,同时也容易发生漏电,进而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开挖隧道的时候,要对土壤湿度进行严格仔细观察,如果湿度过大要仔细开挖,尽可能的缩短开挖的长度。除此之外,在市政隧道桥涵工程中,漏水问题是无法有效避免的,所以要采取恰当的排水方式,如果漏水范围较小,可以借助埋设排水管道的方式聚集并排出水分。如果漏水范围较大的话,首先要找出水源同时将其排出,从而在开挖,此外,当土层适度较大时应搭建板棚加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支架问题

要时刻二衬施工中要密切关注支架情况,一旦发现支架存在松动要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加固措施,确保支架牢固稳定后方可继续灌注。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应安排专人进行施工现场巡查,同时指导混凝土的灌注,以便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停工并排除安全隐患,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解决市政隧道桥涵施工安全问题的措施探析

1、及时处理裂纹

公路小桥涵的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及时的处理裂纹。施工人员在及时处理裂纹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台身与台帽能够紧密的咬合起来。其次,施工人员在及时处理裂纹的过程中应当在台身出现不规则的竖向裂纹时通过对于施工温度进行控制来避免裂缝的扩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调整小桥涵台身沉降缝间的距离来进一步的避免台身出现不规则的竖向裂纹,最终能够为接下来的基底处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混凝土浇筑控制

为了保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一致、无离析,应采注意采用地泵泵送混凝土,且地泵要选择免震型的,泵送混凝土要采用合适的速度,均匀地、由远到近地泵送,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凝结还应向其中添加适量的缓凝剂;灌注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坍落度,避免坍落度过大,对于隧道上下,若灌注速度过快容易造成模版坍塌,因而要加强对此处灌注速度的控制。如果混凝土的一次浇筑完成后导管被挂住,则很难上拔,且处理起来较为困难,因而应强化对该问题的预防,对此,应注意钢筋笼上的螺旋筋断开位置要固定在钢筋笼外侧而不是向内捆绑,从而有效预防导管在关注过程中被挂住。

3、合理优化注浆工艺

一是对配合比的控制:一般选用由主要成分是水玻璃和水泥的混合浆液制作而成的悬浊液。配合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譬如现场的地质情况等。水灰的配合比在配合的过程中对注浆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注浆的深度与注浆孔间距在注浆工艺中也是影响巨大的。注浆深度最好在现场注浆中计算,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最后,注浆量与注浆顺序也是需要检测的一个要素。

4、做好模板施工

公路小桥涵的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做好模板施工。施工人员在做好模板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定型钢模,这主要是为了能够配合普通手脚架钢管对其进行斜向支撑。其次,施工人员在做好模板施工的过程中还应当在使用之前要对其进行处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做好相应的除锈工作和涂抹脱模工作。与此同时,施工人员为了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则需要合理的使用水平尺和砂浆处理来方式防底部出现烂根。最终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跑模、漏浆等问题。

5、其他相关注意事项

①对用于工程施工的临时驻地、作业场区、临时道路等的选址,应避开容易发生自燃灾害或易受施工影响诱发地质灾害的地点。设立生活和生产等设施,以及塔式起重机等高耸设备时,应符合防火、防风、防爆、防震、防雷击的规定。②施工区域内的临时道路应保持畅通,在施工期间应具有抵抗洪水、流冰和其他漂浮物冲击的能力。③施工区域的临时用电设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施工区域内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且施工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④施工区域宜与周边环境隔离,出入口处应有专人管理。边通车边施工的地段,应进行交通导流方案设计,并应设置交通防护、警示和引导的标志;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结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市政隧道桥涵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其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曹俊武.高原公路多年冻土区桥涵设计与施工[J].江西建材,2014,16:138.

[2]李艳阳.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4,10:110-111.

[3]文金亮.铁路既有涵洞接长施工防护方案探讨[J].科技传播,2014,16:220-221.

[4]鲜亮,吴建军,余周,管文涛.混凝土耐久性防护技术在预制组合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公路,2014,11:241-245.

论文作者:陈鎏鸿,文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基于市政隧道桥涵施工安全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鎏鸿,文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