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桂阳 424400)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实施异甘草酸镁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例患者实施传统治疗,B组27例患者在A组患者基础上增加实施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组间疗效比较,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明显高于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1%(P<0.05);经过治疗后,组间实验室指标对比,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实施异甘草酸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疗效理想,这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临床疗效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重症传染病。本病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感染后若不能及时的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轻者会引起患者脏器的损伤,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基本病变是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常常会累及多个器官,导致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肝损伤是比较多见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肝损伤后,会表现为肝区的疼痛、肝功能异常,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合理有效的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此次我院采取异甘草酸镁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实施了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接诊的5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了伴有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及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入选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7岁到58岁不等,平均年龄(43.8±9.1)岁;患者出血热病程1月到6月不等,平均病程(2.3±0.5)月。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例、B组27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A组患者实施传统治疗,对持续高热患者实施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予以患者实施补液治疗,静脉滴注葡萄糖或血浆,补充血容量,以免低血压休克的发生;对尿量较少的患者实施利尿剂呋塞米治疗,对24小时尿量不足100ml的患者予以人工肾替代治疗。实施饮食治疗,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并保证患者绝对的卧床休息。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异甘草酸镁(国药准字H20051942,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于250ml10%葡萄糖中加入0.1g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两周的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后采集5ml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分离后取血清进行肝功能实验室检测。
1.3临床疗效:参考相关文献,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其中将疗效过半后临床症状消失的患者记为显效,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有好转趋势的患者记为有效,将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出现恶化的患者记为无效[2]。此外,记录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治疗后的变化情况及患者的治疗时间,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5进行处理,均数以( ±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疗效比较,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3%明显高于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1%(P<0.05),详见表1;经过治疗后,组间实验室指标对比,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详见表2;在治疗时间方面,A、B两组时间分别为(17.4±3.9)d、(10.2±2.7)d,组间比较,B组明显短于A组(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均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员流动频繁、疫苗接种的局限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本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为鼠类,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典型的特征,其症状与感冒类似,待病情发展1-3天后,患者会出现持续的高热、头痛、腰疼等症状及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休克现象,血压极低[3]。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通常会出现机体部分脏器的损伤,除肾脏外,以肝损伤最为常见。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肝区的疼痛、肝功能的异常,对其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
对于本病的治疗,既往临床多采取传统的对症基础治疗,但效果欠佳。异甘草酸镁是新一代的甘草酸制剂,18α甘草酸是其主要成分。研究显示,甘草酸差向异构体α与β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代谢速率存在着显著差异,α甘草酸分布迅速,主要分布在肝脏,且可以快速转化为作用更强的甘草次酸,因此提示α甘草酸具有更强的保肝、抗炎作用[4]。在动物实验显示,异甘草酸镁可有效的减轻肝脏组织中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对D-氨基半乳糖及四氯化碳导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此外,异甘草酸镁还可以提高肝脏的储备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临床治疗中,且疗效理想[5]。此次我院对B组2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实施了异甘草酸镁治疗,并与实施传统治疗的A组26例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6.3%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73.1%。此外,在肝功能指标方面,B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较A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提示异甘草酸镁在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中疗效理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伤患者实施异甘草酸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这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苗丽娟.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肝损伤56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2011,5(32):2661.
[2]LIN Jianmei,YANG Renguo,GENC Xiaoxia,et al.Explor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agnesuim Isoglycyrrhizinate o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Sichuan Medical Journal,2012,33(12):2076-2077.
[3]贺延新,赵清喜,娄渊贵.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黑龙江医学科学,2012,35(2):11-12.
[4]曾春香,杨晴,胡琴.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在大鼠体内分布和代谢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房,2006,17(20):1543-1545.
[5]陈蕾蕾.异甘草酸镁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害的效果观察[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5):364-366.
论文作者:刘淑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患者论文; 出血热论文; 综合征论文; 损伤论文; 甘草酸论文; 疗效论文; 肝功能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