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研究_海沧论文

厦门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研究_海沧论文

厦门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厦门论文,经济特区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是指劳动力、资金和生产资料等主要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的配置比例和相互关系。产业布局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因此,产业结构与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与社会各产业部门能否协调发展及其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的产业结构与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90年代,厦门经济特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布局合理化,促进经济特区高速、稳定和协调发展。

一、厦门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存在问题

影响厦门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是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外资的引进使资本、技术、劳力和生产资料等要素,在三次产业之间及各产业内部多部门移动,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与布局。1993年,厦门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08.04亿元,是办特区前的1980年的15.72倍。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发生很大的变化。1993年同1980年比较,第一产业由21.67%下降为7.71%,下降了13.9%;第二产业由57.84%下降为54.91%,下降了2.93%;第三产业由20.55%上升为37.38%,上升了16.83%。这表明,厦门的产业结构正朝着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达的方向发展。

(一)自给性农业向商品性农业转变。

办特区以来,厦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改变农村单一农业的格局,这是农业结构变化的重要特点。办特区前的1980年,厦门乡镇企业产值708万元,只占农村社会总产值3.85%,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为30.5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76.3%,从业人员占农村总劳力25%,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多种经营迅速发展,改变农业单一种植业的格局,这是农业结构变化的另一个特点。同1980年比较,1993年“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经发生变化,种植业由68.12%下降为32.04%,下降了26.8%;林业由0.57%下降为0.44%,下降了0.13%;副业由7.39%下降为1.55%,下降了5.84%;牧业由14.53%上升为19.74%,上升了5.21%;渔业由9.01%上升为46.72%,上升了37.71%。这种“三降三升”的特点,正表明厦门的农业已经由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向多种经营发展,农业内部结构逐渐合理化。

经济作物全面发展,改变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的格局,这是农业结构变化的又一特点。同1980年比较,1993年厦门粮食产量减少12.85%,油料产量增加28.7%,糖蔗产量增加28.77%,蔬菜产量增加2.42倍,水果产量增加5.29倍。厦门种植业“一减四增”的变化,反映了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即粮食需求减少和对蔬菜、水果需求的增加。

(二)以六大支柱行业为主体的外向型工业格局基本形成。

厦门创办特区以来,由于外资在工业各部门之间流动,引起工业中轻工业与重工业以及多行业结构的变化。

——六大支柱行业形成。办特区前,厦门作为前线城市,国家投资很少,工业基础薄弱,198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0亿元,职工10多万人,主要行业有食品、纺织、机械、化工、工艺等部门,其中产值超过一亿元以上的只有食品、纺织、机械。这三个部门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7.73%,是厦门主要的工业部门。

办特区12年来,通过外引内联,全市形成33个工业行业,其中轻工、食品、电子、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等6个行业1992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4.5%,已成为厦门工业的支柱行业。

——工业品的出口比例扩大。办特区前,厦门的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有食品(罐头)、农副土特产品、轻工工艺品等,1981年出口值为1.1亿美元,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0%,90%的产品是内销。办特区后厦门产品销售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1993年全市工业品出口交货值51.32亿元,占乡以上工业销售值31.3%。全市外贸出口总值23.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值40.6%,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第四位。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出口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以外销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新格局。

(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同办特区前的1980年比较,1993年厦门第三产业产值增长37%,从业人员增长95.5%。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的比重也出现“两升两降”的特点:

〈1〉第二、四层次上升。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二层次如金融、旅游和房地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23.24%和10.58%,基本上反映特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从事社会公共需要服务部门的第四层次的产值和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上升0.33%和1.65%,这个层次的发展,不利于精简机构和转换政府职能。

〈2〉第一、二层次下降。第一层次的流通服务部门的产值和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下降14.75%和8.37%,这表明以商业服务为主的传统结构正向均衡结构发展;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部门,其产值和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下降8.87%和3.85%,这说明厦门的教育与科技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必须加强。

12年来,厦门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1981年—1993年厦门国内生产总值与供电交通年均递增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总值

供电总量

铁路货运总量 港口吞吐量 公路货运总量

18.39 32.54

15.549.11 15.64 16.75

根据《厦门统计年鉴》资料计算

从上表可以看出,厦门的基础设施增长,落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几年来,由于房地产的规模铺得过大,重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不足,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产生的。今后应在投资政策上向基础设施倾斜。

二是主导行业部门尚未形成。工业结构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选择主导行业。因为这个行业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又称战略行业或“龙头”行业。厦门现有的电子、机械、纺织、轻工食品、化工、建材等六大行业之间以及其内部的关联度很小,一个行业的技术突破,不能推动另一个行业的技术革新,一个行业不能为另一个行业提供中间产品,行业之间的联系是单向型联结关系,不是多向型的循环联结关系。因此,各行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较低,不能取得经济发展中的波及效果。

二、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厦门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是,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布局。产业结构高级化一方面是提高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厦门要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建成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也需要走这条路。这是因为厦门三次产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只有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规定,厦门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现在的“二、三、一”,逐步向“三、二、一”发展。到1995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要分别由1990年的12:51:37,发展为5:56:39;到2000年达到2:50:48。同1990年世界水平比较,厦门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95年比世界低收入国家的非洲埃塞俄比亚的42%还低3%;2000年比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波兰的50%还低2%,距离发达国家的60%,还差12%。因此,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厦门要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一)直接生产部门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关系。现代化的生产是以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为依托的。所谓现代化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和工业提供直接服务的交通(包括海、陆、空)、电讯、供水、供电等部门。如果这些部门滞后,将直接影响生产的发展。要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个问题,国外曾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据日本的经验,直接生产部门与基础设施的最佳投资比例为1:0.75。有些发达国家投资比例达到1:1。厦门1981-1990年10年累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为11.57亿元,其比例为1:0.35,同最佳比例相差0.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为了适应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要求,厦门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投资重点应向以港口为中心的城市基础设施倾斜,加快海港、航空、铁路、公路、电讯、供电、供水等设施的建设。争取生产性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向上述的合理比例靠拢,基础设施适当超前,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厦门岛老企业的改造问题。按厦门市的产业布局,在厦门岛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并辟为自由港区。目前,厦门岛有老工业企业400多家,按技术结构划分大部份属劳动密集型,经济效益较差,缺乏后劲。要如何改造这些老工业企业,已成为厦门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我认为这些老企业的出路有四条:(1)技术结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如电子行业可向微电子方向发展,机械行业可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2)转轨或兼并。有的企业规模小,工艺和设备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应尽快转轨或让其他大企业兼并;(3)“嫁接”外资。那些产品有市场,但技术设备落后的企业,可以全厂或其中一个关键车间同外商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改造;(4)迁出岛外改造。那些占地大、耗水电多、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应迁出岛外改造。

厦禾路改造是厦门市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机遇。沿路有52家企业需要易地改造,有关部门在岛内开辟枋湖工业区以解决厦禾路老企业的搬迁问题。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是把枋湖工业区办成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工业区,有选择地接受老企业搬迁?还是办成新的“老工业区”,原封不动的安排老企业搬迁?这就涉及到产业结构与布局的问题。前者符合新的产业布局的要求,但是不容易被接受,阻力较大,可能会影响厦禾路的改造进程;后者不符合新的产业布局的要求,但是比较容易被接受,阻力较小,有利于加快厦禾路改造。着眼于全局和未来,还是要选择前一种方案。

(三)农业在厦门特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随着特区经济的发展,大量土地被辟为工业区,大批农民转为工人或城市居民,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会略有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上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在经济特区中不重要。农业是特区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可以没有农村,不能没有农业。厦门特区农业担负着服务城市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任务。

服务城市是特区农业的首要任务。办特区以来,厦门的人口急剧增加,1993年全市人口已达11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37万人,境外旅客近30万人次,国内旅客上百万人次。这就要求农业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供应市场。据调查,1992年同1980年比较,厦门平均每日消费品零售量:粮食677.24吨,增长77.96%,植物油35.52吨,增长2.64倍,鲜蛋12107.4公斤,增长1.46倍,水产品56吨,增长79.6%,猪肉820吨,增长23%。与此同时,厦门的耕地锐减,被征用的耕地已达10万亩。因此,产生农副产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

实践证明,厦门的粮食是不可能自给的,应通过国内分工协作,从产粮区调入,而蔬菜、肉、禽、蛋、水产品等商品应立足于自己生产。因为这些商品都属于鲜活商品,不便于长途运输,而且需求量较大,必须建立永久性:规范化的“菜蓝子工程”。根据国家规定,城市人口人均3厘蔬菜地,厦门市到2000年人口将达到150万人,再加上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蔬菜基地面积不能少于5万亩。其他几种副食品也要根据居民消费量和城市需求来确定生产规模。同时,还要通过立法来确保“菜篮子工程”用地不被随意征用以及储备金到位不被挪用。

对特区城市来说,农业还担负着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任务。一方面,要向国际市场出口大量名、优、特、稀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良种来发展现代化农业。同时,还要发挥特区的“窗口”作用,对内地辐射,促进内地农业上新台阶。12年来,厦门农业部门先后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蔬菜、水果、花卉、畜禽和水产等良种1200多种,引进先进设备100多项,创办“三资”企业近百家,1993年农业直接出口创汇近一亿美元,初步形成外向型农业的新格局。当前,农业的严峻任务是确保耕地规模,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业保险制度,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三、海沧发展模式选择

海沧这块100平方公里的土地,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不仅关系到厦门和福建,而且关系到中国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局。

我认为,海沧发展模式的选择要有新观念,首先是要有跨世纪意识。海沧是一个同上海浦东同等规模的跨世纪工程,项目选择的起点要高,要符合21世纪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在国际市场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同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其次,是要面向世界。海沧不是只在某地区招商,而是要在世界各地招商和选择项目;第三是要有特色。海沧的产业结构与布局,不要同其他特区雷同,要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竞争力,才能存在与发展;第四,是要发挥“龙头”作用。海沧的建设要能带动厦门和福建以及中国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对海沧发展模式的选择有两种意见:一是仍然按原来的规划建成石化基地;二是建成以资本和技术密集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石化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关联性大,辐射能力强。把厦门建成石化基地,有利于带动福建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石化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是不能低估的。厦门作为“海上花园”的海港风景城市,是不宜搞严重污染的项目。厦门人民对这个项目从来就是“优大于喜”;综合性工业区的优点是有利多渠道、多层次地引进外资,促进经济较快发展。不足之处是这种产业结构与布局缺乏特色,很难形成一种产业优势,更谈不上要发挥“龙头”作用,其效果只相当于新建一座城市。

我认为,海沧应建成一个以高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的新兴产业区。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这种产业区是以开发高新技术和开拓新产业为目标。发展中国家把建立这种新兴产业区作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上已有500多个新兴产业区。

经济特区担负着发挥技术和知识“窗口”的历史使命,必须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摆在首位;走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平的发展新路子。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他还说:“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进步不小,希望在90年代,进步得更快”,“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进入90年代后,5个特区都把发展高科技产业列为重点,其中珠海的成绩最为突出,1992年高科技产品年产值已超过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以上。厦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更有利,只要政策对头,措施有力,高科技产业会有突破性的发展。

从厦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看,应着重选择如下5个产业。

(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世界上的资源有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和信息资源三种。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传递、存储和利用的程度是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主导技术,其领域十分广阔,主要有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光纤通信等。

(二)新材料技术产业。新型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它的广泛应用将促进作为生产力主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的革新和突破。因此,被称为新产业革命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列为新材料有几十万种,最主要有五大类: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组合材料等。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这是新型的机械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主要由机械、电脑、仪器三部分组成的。其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电子技术来代替机械主要功能的产品;另一类是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产品。这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厦门的机械、化工、轻工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四)生物技术产业。这是7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生物技术,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疗与医药、精细化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厦门在上述几个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水平,应发挥优势,重点扶植,开发出一批“拳头”产品。

(五)海洋技术产业。海洋是一个新兴的,有战略意义的开发领域。海洋产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海洋产业如海洋渔业、海洋运输、船舶制造业、海洋化工、海洋养殖、海滨旅游和水上运动;另一类是新兴海洋产业如海上石油开采、海洋能发电、海洋水下工程、海水淡化以及海洋综合开发利用。

厦门是一个海港城市、海岛特区、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全市有8个海洋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其中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水产学院、集美航海学院等,具有研究与开发优势,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厦门的海洋产业。目前,应重点开发传统的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运输和船舶制造业。

必须指出,把海沧建成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区,并不是不允许在该区搞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所谓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指那些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或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所占的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其产品成本中物化劳动占的比重较大。这两类的企业同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又有密切联系,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往往是投资较多的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当然,两者还有区别。那些技术层次较高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往往包含技术、知识密集的部分。因此,只要起点较高,产业关联性较大的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也可以安排。

在海沧开发与建设的问题上,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畏难情绪,把高新技术产业,看成是高不可攀产业,不敢大胆地选择和引进;二是“饥不择食”的思想。海沧开发因为种种原因被耽搁了几年,应抓住机遇挽回损失,但不能操之过急;对引进的项目要认真地筛选,宁缺毋滥。同时,还要注意经济效益,实行“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投产一片,收益一片”的原则,切忌全面开花,把摊子铺得过大。

总之,要从厦门作为东南沿海的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和安排海沧的产业结构与布局,把海沧这张白纸,画成一幅21世纪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新画卷。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378页。

标签:;  ;  ;  ;  ;  ;  ;  ;  ;  ;  

厦门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研究_海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