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艳
(四川省西充县第一实验小学 西充 637200)
【摘 要】外语教学的艺术性之一就是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实现它们之间的完美结合,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自觉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坚持用课前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堂口语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英语口语训练的首要有效方法是创造口语训练的机会。课前几分钟是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调节情绪的重要时段,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交际、思辨能力的主要抓手。进入上课时间后,师生交流时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语,使学生在长久的口语交流氛围中养成主动开口的习惯。另外,课堂结束的前几分钟,安排学生做简短总结,以“Talk some thing about you...”为题,以当堂课所学知识点为内容,进行简短发言,以使其口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在这短短的Freetalk环节里,既促进学生的口语发展,又顺利地进行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呢?际:口语交际
一、纵向把握,打好口语训练的“持久战”
在学生刚入学的阶段,加强学生的发音训练,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提高学生的阐述欲望,并进行场景对话、句子操练、课内演讲等成句训练。而在高年级时,我们可以通过看图说话、口语角等形式训练学生独立地表达观点。每节课课前利用3—5分钟时间,用英语谈论当天天气,或讲自己所见、所闻、所想,甚至可以唱英文歌曲,内容不限。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台下”学生也得到了听英语的机会。
1.在入门阶段,选好材料和方式,让学生发音正确。学生对新事物很好奇,教师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跟读课文,模仿阅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反复训练讲、听以及背诵相同的材料时,他的成就感会与日俱增,效果会很好。如果能模仿原材料中的语音语调复述原文,学生的进步会更快。
2.注意调节,经常进行快速朗读有助于提高口语水平。经常进行快速朗读,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肌,提高灵活程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把握语感,使自己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快速朗读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必须以了解一定的基本知识为先决条件,以具备一定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为基础,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阅读技能。如果没有语言基础,阅读材料通篇都是生词,语法难点很多,即使掌握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技能,想快也快不了。
二、多种形式,打好口语训练的“现实战”
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注意力还不能迅速集中,这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醒学生,同时开展适当活动,既组织课堂,又练习口语,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1.课堂情境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多地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英语课堂,我们就可以巧用课堂情景剧。如,在讲6B Unit3 Asking the way问路时,我将教室内的桌椅布置成数条街道,并且把写有“PunanPrimarySchool”“Xingwanjia Supermarket”“Punan Middle School”“Post Office”的卡片分布在街道上。学生扮演问路人,教师扮演指路人,引导学生情趣后再展开“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和“Turn left/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这两个句型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问路、指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情景交融的世界里,迅速地被教学内容所吸引,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2.角色表演法。角色表演与课堂情景剧是有所区别的。角色表演的活动就是让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如,警官、售货员等,设想一种情景,如,购物、安排晚会等,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模拟交际训练。对课文中的对话可采用控制性扮演角色的活动进行练习。部分老师喜欢在上完对话后,马上进行角色表演,但往往时间仓促,效果不好。其实,提到第二次上课前,既组织了课堂,又让部分学生课后准备,课前表演,切实训练了口语。
3.巧用歌曲,使其全部“开口”。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为不愿说,怕说错了别人笑,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种情况最常见。但是课前唱唱英文歌曲,学生能迅速注意,而且还在不经意间,开口“说了”英语,练习了口语。如,在学习6B Unit1 Who’s younger形容词的比较级时,我们让学生在课前唱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more we get together,the happier we will be.”通过歌曲让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又可以为学习打下基础。教师一进教室就可以开展教学,还可以在课前教授一些通俗的英文歌曲,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
4.巧用5分钟自我演讲,锻炼表达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节课中学生精力最饱满,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上课后的第6~20分钟。铃响后的5分钟,学生匆匆忙忙地走进教室,还无法投入到教师的讲课中,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我利用Free talk环节给学生适当材料和规定内容,让学生轮流进行演讲,既练习了口语,又对学生进行了有意注意的训练。
当然,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好英语,教师同样需注重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需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论文作者:冯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学生论文; 口语论文; 英语论文; 课前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角色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