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以及平稳投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意义作出简要阐述,以明确管理工作重要性,然后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存问题展开分析,最后针对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几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希望可以借此文和业内展开交流,以促进共同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现阶段,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重要因素是技术应用不佳、技术管理水平不足,如何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每一名建筑事业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企业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可以让建设施工企业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进而帮助企业高质量地完成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口碑,进而促进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2)满足市场需要。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如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等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些新型技术往往高度符合我国国家政策要求,同时也是用户衡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提升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能对此类新型技术做到合理使用,以此来满足当前市场需要[1]。
3)节约成本投入。技术的应用必然需要成本的支撑,技术管理措施如果不当,就有可能让技术应用失效,进而加大成本投入。而高效的技术管理水平可以保证技术实施设备以及实施材料的采购成本得到降低,可以让施工整体时间成本、材料存库成本得到降低,进而起到节约成本投入的作用。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存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足
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依然没有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技术管理工作只会浪费经济成本投入以及人力成本投入,同时,还有部分建设施工企业的人员技术管理意识水平较为不足,存在忽视进场材料检查、使用技术检查的现象。
2.2 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建设施工企业中均有存在,在这些企业中,并没有跟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而积极革新自身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依照具体施工技术的使用来细化管理制度,这也会导致制度的落实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2.3 目标不够明确
缺乏施工技术管理明确目标就会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无法得到顺利开展,管理人员无法清晰自身的重点管理工作内容,无法做出有效规划,可能会在具体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的现象,与此同时,技术施工人员也无法明确重点施工项目,可能会出现重点项目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
2.4 技术较为落后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选择以及施工管理理念的革新十分重要,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建设施工企业中,事后控制的技术管理方法使用依然较为普遍,这种事后控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工程交付时可以满足规定要求,但是,因为事前、事中控制力度的不足,可能会影响技术应用问题处理的及时性,进而为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埋下质量安全隐患,返工现象一旦出现,就会让建筑工程的顺利投运受到影响[2]。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
3.1 提升监管重视程度
3.1.1 提高宣传力度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需要提高自身关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保证企业内部从领导人员到基层施工人员均能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作用,同时可以明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和自身效益具有密切联系,以此来让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人员阻力得到削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 提高培训力度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具体培训工作中,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意识为重点内容,培训工作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或筛选优秀施工管理人员进行讲解的方法,并通过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的方法来保证培训结果长效化,确保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具有丰富且专业的施工管理技能,具有明确的责任意识,以在人力方面保证施工监管工作的落实质量。
3.1.3细分管理工作
建设施工企业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细分处理,将复杂的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分为多个具体施工环节,并将此类环节的管理职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名管理人员身上,确保管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和义务,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技术管理问题出现,那么可以依照责任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追责,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提升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3]。
3.1.4 强化监督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监理工作,强化监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监督意识,让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施工人员可以进行互相有效监督配合,以此来让监管工作覆盖面得到提高,让施工技术监管覆盖面得到扩大。
3.2 完善技术应用制度
完善技术应用制度可以为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及正确使用提供保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针对具体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衡量施工技术操作人员配置情况,这样可以避免人力浪费现象出现,与此同时,这可以为建筑工程成本管控管控工作提供参考意见,减少建筑工程投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应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保证此制度和我国关于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的相关规定没有冲突之处,以为技术应用制度的落实奠定基础。
3.3 明确技术管理目标
技术管理目标的确立决定了整体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包含多种阶段性的工作内容,在这些工作中,其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各不相同,技术管理重点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对此,在设置技术管理目标时,应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考量,明确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不同技术管理内容以及技术管理主要目标。以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为例,在该阶段中,其技术管理主要目标为保证施工图纸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具有较高合理性[4]。
3.4 优化施工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需要对自身所使用的施工管理方法进行有效优化,严格审查施工管理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合理性、设备可用性,同时,建设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其他企业的施工管理方法,以利用先进技术来提升整体施工管理水平。以BIM技术为例,应用BIM技术可以构建相应的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模型,进而模拟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展示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以让施工技术操作人员更为熟悉自身的施工工作。如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等,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可以提前了解此施工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对其进行有效调整,让施工技术更为契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理解中存在的错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更正,进而让施工技术应用效率以及应用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重视程度不足、制度不够完善、目标不够明确以及技术较为落后的问题普遍存在,通过提升监管重视程度、完善技术应用制度、明确技术管理目标以及优化施工管理方法的主要策略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进而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立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207-208.
[2]黄美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61-162.
[3]苗超.试析如何有效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78.
[4]焦文俊.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建材与装饰,2019(14):165-166.
[5]吕彬.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居舍,2019(14):122.
论文作者:吴先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