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400000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治疗效果及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据其手术时间随机分类,上午作为对照组,共45例,下午作为实验组,共44例,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在其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HR、MAP、血糖、NE、E、皮质醇指标差异不大,p>0.05,出现气腹后10min至手术后,其指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实验组变化幅度较少,且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中,有利于其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on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and reducing the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Methods:A total of 89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 to January 2017. The patients were informed consent.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classification of the operation time,a total of 45 patients,Afternoon as an experimental group,a total of 44 cases,the former routine care,the latter on its basis to take clinical care path.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was compared.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73%,84.44%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R,MAP,blood glucose,NE,E and cortiso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p> 0.05,and the index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fter 10 min of pneumoperitoneum. The amplitud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Less,and the indicators returned to normal,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 are used in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myomectomy,which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mprove the perioperative stress response.
【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laparoscopy,uterine fibroids,perioperative period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医务人员所采取的具备计划性与预见性的护理模式[1],起源于美国,美国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医院目前已高达60%,我国于1996年部分医院开始沿用[2],其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旨在规范医疗服务,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及护理[3]。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临床运用并不广泛。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4],好发于绝经期前后,目前治疗手段主要通过腹腔镜进行切除[5]。现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中,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至我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45例,年龄32-45岁,平均(43.21±5.21)岁。实验组44例,年龄33-44岁,平均(42.73±4.92)岁。排除标准:严重贫血、哺乳期、严重疾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在其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具体措施如下:①为患者进行入院介绍,包括环境及相关医务人员等。②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为患者解答与疾病相关的疑惑。③做好病情观察与记录。④遵医嘱进行给药等护理。⑤术前做好宣教及相关准备工作,协助或者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⑥术后监测生命征,观察伤口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实验组如下措施:①入院第1日:协助患者或家属办理入院手续,了解其病情,倾听主诉,询问患者有无特殊要求(如忌讳床号44谐音“逝世”或宗教因素等),向其介绍分管的医师及护士,提高其治疗及护理的配合度。②入院第2日:参与医生查房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遵医嘱做好患者的各类生化、常规检查,再次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护理,给予讲解手术大致流程及本院手术的成功率等,降低其忧郁、恐惧心理。嘱患者进行沐浴更换干净、宽松衣服,备皮等,上午手术者于术前1日晚餐进行流质饮食,凌晨12点后给予禁食禁饮,下术前1日晚8点进行灌肠1-2次(个别肠道准备得不好的,手术当天早上6-7点钟左右再次灌肠),以避免术中污染。③手术日:再次确认术前各类用物是否备齐,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安置患者于舒适体位,监测生命征。④术后1-2日:向患者解释术后营养摄入,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进行陪伴,并鼓励其尽早下床运动,观察伤口及阴道出血情况,询问患者大小便情况。⑤术后3-5日:参与查房,了解病情进展,与医生商讨患者能否出院事宜,做好日常护理,协助患者或家属做好出院前准备。⑥出院日:协助患者或家属做好出院前手续,进行健康宣教,禁盆浴及性生活2个月,定期复查。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收集的数据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显效34例,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显效25例,总有效率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普遍[6]。为了减少复发率,一般行子宫切除术[7]。虽然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但一般患者无法接受自己子宫被切除的事实,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不利于预后[8]。同时,麻醉、气腹等因素也会引起应激反应[9][10]。传统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收效甚微[11]。赵玲等学者发现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佳,值得推广[12]。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计划[13],其可以促进医护及各科室的交流学习,减少医院资源浪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4]。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显效34例,总有效率97.73%,优于对照组显效25例,总有效率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血糖、平均动脉压、心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于手术前1天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气腹后10min及术后,两组患者的HR、MAP、血糖、NE、E、皮质醇指标先升高后下降,实验组幅度较少,且同时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实验组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15],与患者接触更为紧密,护患沟通改善,患者情绪更为稳定、放松,应激反应得到相应控制。并且,实验组从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等方面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较好。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中,有利于其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参考文献:
[1]刘丽君,张艳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4(4):347-347.
[2]赵丽杰.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的应用概况[J].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4.
[3]张爱武.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38-239.
[4]尤慧敏.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5):335-337.
[5]孟姗姗.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1):48.
[6]周岚.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外医疗,2015(13):148-149.
[7]罗万翠.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137-143.
[8]钟芳红.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6,22(33):139-140.
[9]刘美荆,黄媛彦,李海英.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9-1698.
[10]陈北秀,朱伟艳,骆爱萍.改良式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 [J]. 当代医学,2015,22(5):110-111.
[11]李景平,朱自利,黄剑仪,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04-206.
[12]赵玲,霍福利.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10):1708-1711.
[13]李小红,杨求成,杨小玲,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7):143-144.
[14]王桂芳.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9):125-127.
[15]梁小霞,谭瑞金,黄晓敏,等.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36-138.
论文作者:张微,刘丹丹(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患者论文; 路径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实验组论文; 腹腔镜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