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忽视也是一种观点_文学论文

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忽视也是一种观点_文学论文

解读经典课文,俯视也是一个角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角度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经典课文,我们已经习惯了仰视。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一遇到经典课文,老师就领着学生集体猛拍大家文豪的马屁。我们不是把经典课文当一个选文,当一个分析批判的对象,而是告诉学生这是经典,必须去学会如何欣赏、如何崇拜、如何模仿。有疑问的地方,我们首先是怀疑自己的欣赏水平,很少怀疑经典也会有不足之处。即使经典身上有块疥疮,我们也会想当然地认为那是一朵匠心独具的桃花。

经典课文是大家公认的作品,但未必是同类作品中艺术水平最高的。因为教材编写者的鉴赏能力未必就是最高的,也很难保证编选出的就是最好的作品,同时,编者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作品的思想教育功能,考虑作品的知名度……

世无完人,当然也少有绝对完美的文学作品。解读经典,批判是必须的态度;欣赏经典,俯视也是一种角度。

萨特指出:假使文学被弄得纯真无邪,或者只唱赞歌,它就枯萎了。(《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袁枚在《答定宇第二书》中说:“《六经》者,文章之祖,犹人家之有高曾也。高曾之言,子孙自宜听受,然未必其言之皆当也。《六经》之言,学者自宜参究,亦未必其言之皆醇也。”这种对经典文本的批判态度和俯视精神,是阅读经典当有的心理准备。

经典课文是可以俯视的。

从学习对象来看,有的经典课文适合小学,例如《小猫钓鱼》;有的经典课文适合初中,例如《狼》;有的经典课文适合高中,例如《离骚》《祝福》。经典课文是要分级别和档次的,如果我们一说经典就不加分析地无限赞美,就认为好到了极致,无以复加,那我们教出的学生就只能永远匍匐于低级别经典的光环里,走不出来了。《小猫钓鱼》这样的课文我们自然是能分出水平高低,但有些经典课文就复杂得多。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代胡应麟特地把它提出来(《诗薮·内编》卷六),说是“妙绝古今”。现代比较权威的辞书《唐诗鉴赏辞典》是这样写的:“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静夜思》是不是“妙绝古今”,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吧。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霜比拟月光很是俗套,早在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不仅给人以立体感,而且以动写静,构思之妙,比李诗的写法高明得多。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见月思亲更是老掉牙的写法。

关于《静夜思》的艺术水平,国学论坛网上曾有过讨论,真正评价高的不多。《静夜思》是小学甚至是学前教育的经典课文。它明白如话,使用的大多是高频字,大众口味。因而容易流传,又因为有李白这个金字招牌,李白诗工厂荣誉产品,所以大家对它赞誉有加。编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后,相当于牙膏产品得到了全国牙防组的特别推荐,更是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

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所诵读的《静夜思》并不是李白的原作,而是后人改编的,可以说是“山寨版”。现存最早的李白集刊本——宋蜀本《李太白文集》所载《静夜思》文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才是李白的原作。

李白的原作和后人改编的作品,孰优孰劣?理解不同,见仁见智。从历史上看,李白的原作没有得到多高的评价;后人改编的作品,也不是本着提高作品艺术档次的目的,而是把它变得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适合做儿童启蒙课文而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把它看做“妙绝古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从经典课文的时代性来分析,经典课文,未必是某类文学样式最成熟之作。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高峰,杜甫的《登高》是律诗的高峰,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的高峰,这些几乎是同类作品中后人没法超越的。有些作品名气很大,但更多是具有历史价值,在当时特定时期有一定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远远不是同类作品的高峰。例如郭沫若的诗歌《天狗》,你可以说它“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是五四时期奏起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等等,但你不能说它是一首好的诗歌,不仅仅是外文的夹杂;没有韵味,没有意境,只有嗷嗷叫的直白语言,这是政治号子。

1916年8月23日,胡适写下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自此,中国现代诗歌开始蹒跚学步。《天狗》写于1920年,仅仅几年工夫,新诗不会一下子完善起来,郭沫若也不会一下子成为高明的诗人,从诗歌的技巧来说,这首诗远远比不上舒婷、洛夫、海子、余光中等人的优秀作品。现在,这样的诗歌,恐怕在全国都找不到发表的地方。老师们把这篇诗歌讲得天花乱坠,真的是自己体会出来的吗?学生们把这样的诗歌当模范,能学到什么呢?

再说一篇几乎是语文教材中经典散文的代表之作——《荷塘月色》,我也不认为它有多好,该文的主旨是小资莫名其妙的郁闷,平平淡淡的发泄。一个平凡的丈夫,拘谨的教师,烦闷了,到月下荷塘走了一回,有什么意思?最得赞誉的该文的语言,尤其是比喻,现在来看,也一般。例如: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前四句都是我们轻易就能想象出来的比喻,不能称为多好。第5句倒是新奇一点,但是阴森的形象和全文的轻柔意境不协调。这些比喻被权威教参和我们的老师不知多少遍地详细分析高度评价过,它们能不能称为绝妙?让我们拿余光中的名篇《听听那冷雨》中的几个比喻来比较一下吧:

1.雨气空而迷幺了,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2.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3.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1 句把雨中的土腥气味比喻成“植物的潜意识和梦”,何等的新奇!

2 句把“奇岩怪石”比喻成“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意境又是何等的阔大。

3 句的比喻更是奇特得让人叫绝,意境诡秘得让人窒息。“雨”,居然成了“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不用多说了,一比较,观者自能看出何谓平常何谓高超。《荷塘月色》不是我们不能俯视之作,朱自清也不是现代意义的散文大师。诚如余光中所说:“新一代散文家之列,他的背影也已经不高大了,在散文艺术的各方面,都有新秀跨越了前贤。”“朱自清的艺术成就当然高些,但时过境迁,他的历史意义已经重于艺术价值了。他的神龛,无论多高多低,都应该设在二三十年代,且留在那里。”(《论来自清的散文》,《名作欣赏》1992年第2期)

文学是发展的,有些文学样式如唐诗几乎成了不可逾越的高峰,但整个文学尤其文学理论和文学技巧是不断前进的。有了发展的观点,我们就可以说《伐檀》质朴古朴同时简单粗糙;我们就敢断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情节精巧细密但基本靠巧合展开从而显得机械牵强;《三国演义》不会比二月河的《康熙大帝》文学水平高;《促织》的情节绝对比不上卫斯理的小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蔡伦的造纸工艺确实令人惊叹,但是在现代化造纸厂里,绝不会有工程师拿蔡伦的造纸图纸叫工人如法炮制。语文学习,有时与此类同。

从文学作品创作的复杂性来看,考虑到体裁限制、题材选择、语言表达、思想主旨各个方面,完美的文学作品是罕见的。经典语文课文在许多方面也难免有瑕疵。

先举几个经典语文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朱自清《背影》)

2.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鲁迅《拿来主义》)

3.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鲁迅《拿来主义》)

1 句欧化语言混合文言,生硬别扭,完全可以改成“两年多没有见到父亲了”。

2 句中,“几位”和“们”语意重复,因为“几位”给“大师”做定语,已表明是复数概念,那么其后就不需要再加上“们”表复数。此句犯了重复累赘的语病。

3 句中“苏联”本身就属于“欧洲”,但从文意来看,给人的感觉是“苏联”不属于“欧洲”,犯了概念并列不当的错误。

再举一个经典课文中的细节失真例子。

《史记》中《项羽之死》一节:汉军(数千人)围之数重。项王……令四面骑(28人)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史记》以信史著称,但司马迁写就的项羽人生的最后表演,就经不起推敲:别的不说,在弓箭尤其是弩箭肆虐的冷兵器时代,就算你强壮如泰森,灵活如成龙,技击水平超霍元甲,真能力敌百人?只要是人,就挡不住几只冷箭。战场上哪能让项羽像砍高粱秸一样随便砍人。

司马迁是一个崇拜英雄的人,对项羽喜爱过度,头脑一热,于是为项羽安排了一个悲剧英雄可能拥有的最完美的谢幕,但这个结局明显是虚构得失真了。

再举一个经典课文中的推理失误。

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离娄下》)中,齐人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文章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内心极其卑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形象,讽刺的应该是虚荣。孟子的结论却是:在君子看来,有些人所用的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不让他们的大小老婆认为羞耻并相对哭泣的,真少啊!俨然讽刺的是所有为求富贵而不择手段的丑态。事例和结论明显脱节。

最后举一个论述偏离中心的例子。

苏洵的《六国论》第三段应该证明“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个分论点,可作者重点讲解三国灭亡的具体原因: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灭亡是“与嬴而不助王国也”,与“不赂者以赂者丧”没有关系吧?燕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也不是证明分论点;赵是“用武而不终也”,与“不赂者以赂者丧”又有什么关系?本段最后轻轻点出“燕赵(还漏了齐),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么一个结论,可谓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令人信服。

结束语

对待经典课文,我们应具备两种态度:顶礼膜拜态度和俯视态度。郑板桥崇拜徐渭(号青藤道士),刻了一个印章挂在腰间:“青藤门下走狗。”我真想刻许多印章挂在腰间,“李白门下走狗”“杜甫门下走狗”“鲁迅门下走狗”等等。经典课文包含了前人的高超智慧和很多文化信息,我们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

但我们还要有俯视经典课文的胆量,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脑子阅读。释迦牟尼出生后,前行七步,举步生莲,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惟我独尊。”这不是狂妄,而是对自己独立精神的礼赞。

解读经典课文,俯视也是一个角度,不是吗?

标签:;  ;  ;  ;  ;  ;  

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忽视也是一种观点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