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指导中心 1503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的病因,并总结归纳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内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腹泻患儿80例中感染所致腹泻56.3%,非感染性因素所致腹泻43.7%。经治疗后,感染组有效率为93.33%,与非感染组的9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感染和非感染因素,针对患儿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儿症状,提升疗效。
关键词:小儿腹泻;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The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tiology of infantile diarrhea and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method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cases of infantile diarrhea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mong the 80 cases of diarrhea, 56.3% were caused by infection and 43.7% by non-infectious factors.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infected group was 93.33%, compared with 94.29% of the non-infected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 infectious and non-infectious factor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infantile diarrhea,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for the specific causes of infantile diarrhea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Keywords: infantile diarrhea;Cause of disease;treatment
小儿腹泻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小儿腹泻作为一种肠道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变化,腹泻会对小儿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1]。所以对小儿腹泻的病因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小儿腹泻的病因,并总结归纳了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具体情况现总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一年收治的腹泻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腹泻诊断标准。根据患儿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45例)和非感染组(35例),感染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3.1±0.9)岁。非感染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3.2±1.1)岁。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儿均给予大便常规检查,应用胶体金法对患儿实施粪便轮状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总结患儿腹泻发生原因,并根据病因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①感染组,对于细菌感染患儿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和抗生素药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和蒙脱石散治疗,口服蒙脱石散,<1岁患儿每次1/3袋,1-2岁每次1/2袋,3岁以上患儿每次1袋,3次/天。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3岁1袋/次,1次/天;3岁以上1袋/次,2次/天。两种药物服用时需隔开时间,连续使用7天。②非感染组,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用法用量同感染组)和促消化药物治疗,促消化药物使用乳酶生片,<3岁每次1-2片,>3岁每次2-3片,均每天服用3次。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定疗效,若患儿治疗72小时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恢复正常,判断为显效;有效为治疗72 h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大便性状趋于正常,大便次数减少;无效为治疗72 h内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大便性状及次数均未改善。
2.结果
经常规检查和轮状病毒抗原检查,结果显示本组80例患儿中感染性腹泻45例(56.3%),其中细菌感染22例,轮状病毒感染23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35例(43.7%),其中消化不良所致腹泻19例,喂养不当及其他因素所致腹泻16例。
其中感染组治疗显效32例,有效10例,3例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3.33%。非感染组的35例患儿治疗显效21例,有效12 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小儿腹泻属于常见儿科疾病,尤其在半岁至两岁婴幼儿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其主要原因在于婴幼儿自身消化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较差,在遭受外来刺激或机体内部功能改变时,很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紊乱的情况,从而导致腹泻发生。小儿腹泻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如饮食不当、肠道感染、滥用药物等均有可能引发小儿腹泻[2]。小儿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①真菌、细菌、寄生虫以及病毒等导致,而细菌和病毒则最常见;人体肠道的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空肠弯曲菌、黄金色葡萄球菌、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滇菌 感染主要为白色念珠球菌,而小儿免疫力较差则是其主要诱发因素;细菌感染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杆菌,寄生虫则主要为阿米巴原虫,可能导致阿米巴痢疾 ②饮食:小儿消化系统发育还并不成熟,而母乳中包含较高的营养成分,小儿不 能有效吸收和消化,或者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求范畴,或者喂养时间不固定、喂养方法不科学、喂养量不均衡等,都可能导致小儿腹泻;③肠道外感染:部分病原体会在小儿机体内释放毒素,刺激胃肠道,进而导致腹泻。④滥用药物:如果使用抗生素的时间较长,则会让肠道菌群出现紊乱,进而大量繁殖病菌,刺激肠壁影响肠道吸收功能,最终引起腹泻。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注重卫生,日常使用的所有事物都应该清洁干净,不能暴饮暴食,对于比较小的患儿建议应该用母乳喂养的方式,日常可以对其加点辅食,多注意天气预报,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的给患儿添加或者减少衣物,尽量少吹风,注意保暖,避免发生腹泻。由于小儿的体质比较弱,抵抗力差,患病的几率就比较大[3]。通过对本研究80例患儿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其病因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其中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轮状病毒、志贺菌等都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非感染性因素主要包括喂养不当、消化不良等,如喂养食物营养成分不适合小儿、喂养方式不合理、喂养时间不固定等。所以在对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前,首先应明确患儿的腹泻发生原因,切断感染源,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展开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腹泻45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35例,通过对其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其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3.33%和94.29%,说明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具有较好疗效。综上所述,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临床上对于治疗小儿腹泻的患儿应该准确的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找准病因、对症治疗,并对其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这些对于疾病的痊愈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儿腹泻的发生主要与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有关,根据患者具体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培茂124例小儿腹泻原因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J].药物与人,2014,27(4):183-184.
[2]王潇.小儿腹泻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 南,2015,13(29):65-66.
[3]孙淑智.小儿腹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6(13):73-74.
论文作者:刘运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病因论文; 感染性论文; 肠道论文; 原因论文; 因素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