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以来论文,收入分配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历史进程,推动着分配体制改革日益向纵深发展。回顾和反思这一历史进程,总结其教益,对我们今天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演进的六个阶段性标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破除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格局。而这样一种分配格局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断破除思想禁区、大胆探索、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收入分配政策的结果。
第一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要克服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前,由于长期“左”的思想影响,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平均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出工不出力和磨洋工成为普遍现象。平均主义分配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针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所造成的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提出了“克服平均主义”的口号,并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从根本上打破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第二个阶段。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共同富裕。该《决定》深刻剖析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平均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这标志着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三个阶段。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指出,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社会主义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十三大在分配问题上的突破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出了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其他分配方式存在;二是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雏形,是收入分配理论的巨大进步,多种分配方式更进一步具体化。
第四个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框架。这次全会在分配政策上主要有两大突破:一是突破了十三大提出的“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二是在公平和效率这个二难选择上,突破了以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一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第五个阶段。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在收入问题上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是生产要素要不要参与分配。这个问题在十三大报告中已经提出来了,但由于思想上的禁锢,没敢突破;在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如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和调节过高收入。对此,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比较详细和完善的分配政策,特别指出,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六个阶段。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突破表现为:提出了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分配体制改革任务。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监管等具体推进措施。
二、对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由上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改革经历了由开始只承认按劳分配原则到最后允许并确立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较长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随着思想逐步解放、理论相应突破渐进地向前推进。面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任务,回顾这一发展演进过程,特别是对思想解放、理论突破过程的反思,有必要对几个重要问题深化认识,从中汲取教益,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第一,对萨伊创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再认识。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萨伊创立了“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三位一体的公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他认为,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在这里,他把价值与使用价值混为一谈,把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混为一谈,因而遭到了马克思的无情批判。但是,近二百年来,这个公式一直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信条,奠定了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西方经济学的自身发展都发挥了推动作用。对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到底应该怎样认识?以往,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外,所有的西方经济学都被我们批判为庸俗经济学,被认为是不科学的,是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的伪科学。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未免武断和失之偏颇。作为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本身,也并不是与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截然对立的理论。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都不属于无产阶级思想理论,但却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实际上,西方经济学中也不乏真知灼见,单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萨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就极其准确地描述了生产要素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萨伊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一味批判,坚决对立,是阻碍我们思想解放的重要原因。
第二,对以往造成平均主义分配政策的三个理论误区的再认识。一是前提误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经济已经消失的前提基础上的。没有这一前提,只有抽象地强调按劳分配,只允许这一分配方式的存在,而无视和否定其他分配形式存在的必要性和作用,只能导致平均主义,而且是贫穷基础上的平均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按劳分配原则作为分配制度的惟一原则被广泛地实行。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发达,多种经济成分还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在分配制度上,我们还不具备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的充分条件。实践证明,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做的必然选择。实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必然造成我国建国以来20年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左”的局面。二是时代误区。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其目的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理论武器,可以说,它是为革命服务的理论。现在我们搞建设,时代已经不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劳动财富论,要研究的是怎样以较少的劳动消耗实现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在改革开放以前的20多年中,我们恰恰在这个问题上错位了,在理论指导上不能及时顺应时代的变化。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时代条件发生了变化,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想认识就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新的实践进行理论探索和概括。党的基本理论也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以为新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三是概念误区。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价值与财富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过分地强调“价值”,忽视“财富”。马克思说过:“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又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并肯定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对经典作家从不同角度所作的论断,我们应该运用联系的观点辩证地加以分析。特别是研究当前社会条件下的分配制度时,我们讲的应该是使用价值,即财富,而不是价值。使用价值的创造中,不仅劳动,包括资本、技术、管理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发挥了作用,做出了贡献。因此,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同时,我们应该明确,离开了使用价值,价值也不能单独存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创造使用价值,或者说创造财富,对我们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即使是在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辅助作用。如果不允许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参与收益分配,那么,价值创造过程就会中断,劳动创造价值也无从谈起。
第三,进一步深化认识确立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既肯定了劳动在创造财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又肯定了生产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可或缺的其他要素,这些要素都应当参与分配。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分配制度上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历史难题。这一成果着实来之不易,它是分配理论的创新,是我国分配理论、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党进一步确立发展思维的重要体现。这一制度的确立,对于进一步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实现短缺资源的最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一次重申和完善了这一制度。随着这一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