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为解决人类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然而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相对抽象与枯燥 小学生厌倦数学学习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为此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 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智力因素
创设情景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 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所以教学应该从兴趣入手。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挖掘教材与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挖掘事物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实质,是兴趣产生的主要源泉。每个学生都有求知的欲望,一旦这种欲望被激起,他们将会感受到思考的真正乐趣。因此,教师必须挖掘教材及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会思考的乐趣。教学中只有根据教材和学生知识水平设置疑问造成悬念,才能诱发学生思考、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表现为单维性,即从抽象的数学文字到抽象的数学公式,显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而如果利用多媒体就能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长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增进师生情感。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使学生喜欢数学老师,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情感效应。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热心,会转化为学生对数学的信任和对数学学科的喜欢。反之,如果学生讨厌或害怕一位老师,他们对老师的敌意有时也会影响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一些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品质,应以热烈的情绪,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去感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 习的真正主人,就要建立互相信赖、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大纲指出:“教学时,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因而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运用直观教具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比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时,先请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 , .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5.设置游戏。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好玩、好表现。而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能迅速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知的学习。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学生“填鸭式”’的学习,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游戏,引导学生参与游戏,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思维状态。例如:在讲循环小数这课时,老师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老师l、2,1、2、3地拍手。学生跟老师一样进行拍手游戏。拍了5次以后,老师问学生:谁能发现拍手时有哪些数字重复出现?学生立刻回答:有1、2、3这三个数字重复。老师又问学生: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重复现象?学生回答:可以用“循环”一词来概括。
6.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要求学生估计、测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门、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通过对身边事物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和测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
7.给予学生适当鼓励,适度评价。
及时地给予学生良好的评价能立竿见影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这种机会很多,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从答题的准确性、计算的快速性、解题方法的创造性等都可找出这样的机会。施教者还应注意教师的体态语言给予学生的激励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微笑及一个友善的动作都能起到对学生的肯定作用,对学生作业本上批上一个“优”、“良”等也是给予学生一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肯定和表扬的作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艺术,从实际出发,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地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论文作者:杨永国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8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角形论文; 老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