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余杭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1199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市政道路工程数量持续增加,其多数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将国有资金用好,方可真正实现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具体阐述了我国市政道路造价组成、分析了市政道路造价的影响要素,最后就工程实例探讨了市政道路造价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市政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完善途径
引言
目前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基于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呈现着规模性的发展趋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属于我国基础性公共建设工程的重要构成,其实际的建设效果与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民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不会获取直接性的经济收益。但却能够获取较多的社会效益,也会间接性的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因而,工程造价控制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就需要对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客观因素予以分析,进而制定出相关的有效性控制策略。从而能够更好的规避这些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客观因素,进一步强化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帮助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发展。
1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1.1工程造价范围限定
在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中,首先需要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内容,工程造价主要是对成本造价进行控制,成本控制包含建筑工程中所有的建筑项目成本,尽量以最低的建筑成本实现最大的建筑利润,对公路施工建筑期间的成本运行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消耗的成本在合理预算之内。当然对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来讲,工程预算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步骤。结合市政公路施工的具体要求为基础,及按照相关建筑规章制度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市场发展规律,了解基本的人力资源、需要的工程原料以及价格等,及时对工程施工的具体成本进行预算,同时根据预算做出详细的成本构成,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框架,根据成本控制框架为基础,对成本控制进行精细化管理。
1.2超预算、工程造价控制
超预算是工程造价控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很多优化途径,同时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超预算现象,从工程造价主管发展因素上来分析,因为工程造价设计范围比较广泛,需要积极进行项目预算,项目预算的内容也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为工程带来更多的成本消耗,加上工程造价中招标、质量监督等出现的问题,也造成成本消耗增高,出现超预算现象。再者建筑成本在控制期间,会因为一些比较容易变化的因素影响,导致建筑成本超出预算,也正是因为这种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一直在不断革新。
1.3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
所谓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其主要是因为工程造价随着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工程造价成本增高,积极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随着应用逐渐成熟,积极与分阶段管理之间相结合,对成本造价进行控制。市政公路施工建设期间,所有环节都会产生成本消耗,怎样在所有成本消耗中对成本进行科学控制,需要从管理模式、管理思维上进行调整,采取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手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难问题进行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及完善途径
2.1科学开展施工现场造价控制
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实现造价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下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具体论述:(1)加强材料费用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据很大比例,在采购、运输、存储、发放以及使用等过程中,均需加强管理,保证采购费用合理,减少材料浪费,保证材料质量,切实控制好此方面的费用支出。对于大宗材料,必须签订采购协议,避免因为市场价格的变化,造成采用费用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况,本工程的主要材料包括混凝土、沥青、钢筋以及管材等等,需制定相应的材料需求计划表;对于周转材料,做好租赁管理,本工程的周转材料包括模板、钢管、扣件、木楞、钢板桩等,应有效提升周转效率,加强造价控制。(2)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管理本工程争创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项目部必须合理使用安全文明施工费,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如:施工现场的泥浆未按照相关规定外运,遭遇罚款5万元。(3)施工现场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平衡好质量与成本两大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标、造价合理,本工程主要管理要点如下:a.冲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对此,必须从材料、工序等各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检查,同时提高冲孔桩机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用量,减少相关费用。b.现浇预应力箱梁,规模大、危险性大,必须制定转向施工方案,做好技术经济性论证,保证施工质量、安全。c.地下管线迁改、保护,一旦因为施工造成地下管线破损,则必然面临高额的赔偿,必须要做好前期勘察、管理。
2.2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管控机制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要想提高造价控制效率,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管控机制,明确相关责任机制,让所有的工程造价控制行径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同时,构建起市场发展体系,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营造一个健康的建筑市场发展环境。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此外,要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屏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切实的实现全方位的工程造价控制。
2.3强化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训
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效果。因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工程造价控制的职能作用,就需要强化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训,实行培训上岗机制,并聘用专业水平较高的工程造价管理师。此外,还需要将专业培训与考评体系相结合,激发起相关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参与专业性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与专业水准,更好的保障高效的市政道路造价管控。
2.4加强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严格杜绝过度成本消耗
成本消耗是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控制中十分重视的成本管理内容,每一项工程施工都会消耗大量的工程成本,若在工程成本消耗期间不能给予适当的控制,将会导致成本过度消耗,工程造价成本提高。提高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生命支撑,一定要杜绝为了过度追求工程施工速度,导致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甚至出现不合格或者违法等行为。市政公路施工本身属于政府规划范围,所以政府需要积极发挥自身对市政公路施工宏观调控以及审查监督功能,及时对市政公路成本造价进行严格控制。公路施工结束之后保证对其验收审核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强化公路工程的监督工作,对每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积极聘请专家对工程施工结果进行验收,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工程质量等方面都进行权威性的认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工程造价控制占有重要比重。但是,基于影响市政道路造价的因素众多,要想实现全方位的市政道路造价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那么,为了能够切实的提高市政道路造价控制水准,就必须综合各方面影响市政道路造价的客观因素,制定完善的造价控制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造价控制水准,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全方位的造价控制,促进市政道路工程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义军.市政道路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J].低碳世界,2017,(07):251-252.
[2]张娉婷.浅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的因素[J].建材与装饰,2016,(41):150-151.
论文作者:朱攀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造价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预算论文; 消耗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