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电力、电气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稳定运行是保证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因此,在电力、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做出准确的诊断和相应的维护管理措施,以保证企业的高效生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原因
1、前言
电力、电气设备在电力、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力事业、工业领域等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电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各个领域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直接相关,提升设备稳定性、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做好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工作,找出故障原因,以为检修工作的有针对性展开提供有力依据。
2、电力、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及原因
一般情况下,根据故障发生的时期可以分为3种不同的故障:早期故障、中期故障和后期故障。早期故障多数是因为电力、电气设备的设计不到位造成的,也可能是电力、电气设备元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合格引起的。多数企业的电力、电气设备使用前期都会出现一些早期故障,但是随着设备的运行逐渐稳定,这些早期故障会随之减少。中期故障也被称为偶然故障,这些故障多数是在运行过程中遭受偶然因素而出现,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设备的使用期内出现偶然故障的几率很低。后期故障又称耗损故障,多数是因为设备元件老化和磨损所致,同时也与操作员工的操作水平和维护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电气设备故障主要包括系统故障、电源故障、线路故障、设备和元件故障,引起这些故障的原因众多,区域性广。
(1)在电力、电气设备运行中,若环境温度过高或是超过允许极限值,构成电气设备的核心材料金属会软化,设备机械强度明显降低,而且温度变化会使设备电接触不良,当温度过高,电绝缘材料脆化老化,设备绝缘性能由此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风险就会随之升高。
(2)电压偏移,当输出电压高于或低于电力、电气设备额定电压时,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影响程度取决于电压偏移值大小以及持续时间长发短。
(3)电接触不良会使电路无法畅通,在一定压力下,产生火花和电弧,会产生严重的电气事故,首先,在经过长期使用,电接触材料的导电性、硬度、表面镀层逐渐消失,进而引起电接触不良;其次,受到外力作用,电接触平面发生位移或是方向出现变化,而且一旦电接触表面上被一层导电性较差的物质覆盖,这些都会导致电接触不良;再次,传动机构不到位、弹簧变形等会使电接触压力降低。此外,反作用弹簧力过大,控制器电容或整流管损坏、短路环断裂、触头表面严重烧毁或接触不良会导致自动开关故障;电动机保护装置失灵、单项运行、轴承损坏、负载过重、定子绕组接错等会引起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缆、避雷针出现故障会引起高压电气设备故障;强短路电流通过热继电器致使双金属元件发生永久变形、热继电器内部元件发生松动等会导致热继电器故障。
人为原因是电力、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首要原因,若设备一直处于长时间、高负荷、不间断运行中,就会超出工作极限,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责任心与设备安全都直接相关。
3、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实施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前,首先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系,确定灵活的设备运行方式,配备高素质的诊断队伍、检修队伍和设备管理人员,完善诊断记录和检测手段,采用先进测试和分析设备。
故障诊断是检修的前奏,更是故障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全面、正确的诊断会使之后的检修工作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电气设备常见故障诊断方法为:
(1)看。仔细查看故障设备,比如查看熔断器熔体、熔丝是否熔断,触点是否出现烧灼或烧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听。听电动机、继电器、电磁阀、控制变压器等机械动作机构在运行中否存在异常声音。
(3)闻。设备出现故障时,若是过热或烧灼,就会出现刺鼻气味,可闻设备是否发出刺激、烧焦的气味,是否有绝缘漆、橡胶、塑料等过热现象。
(4)问。详细询问在设备出现故障前存在哪些异常情况,是否有操作失当或某操作杆、按钮失灵、误动作等,询问设备以前是否出现过故障,若初次检修,还应对各操作机构功能、操作顺序、控制关系等进行了解,以准确分析出故障原因,提高诊断效率。
(5)拽。切断电源后,通过拽动电线的方法检查电线是否存在松动情况。
(6)摸。切断电源后,用手背触摸相关设备和部件外壳,判断是否存在温度过高、局部过热情况,以对故障原因进行诊断。以变压器为例,它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若变压器出现故障,必然影响整个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诊断时,变压器发出沉重的“嗡嗡声”说明过负荷,若发出“哇哇”声或“咯咯咯、咯咯咯”的突发的间歇响声说明变压器负荷急剧发生变化,发出“呼、呼”似刮大风的声音或是“叮叮哨哨”声可能是变压器铁芯夹紧件松动。对于复杂电气设备的电路需要结合电气控制关系和原理图分析确定故障可能出现的单元或环节,再根据主电路连线特征找出相应控制电路或单元,以进一步明确故障点,排除故障。如果通过外部特征直观检查没有找出故障点,可采用通电试验控制电路的动作关系对故障进行逐块排除以找出故障点。此外,电力、电气设备故障常用诊断方法是采用电工常用仪表测量电路电阻、电流、电压等参数,这就要求设备故障诊断检修人员熟悉电路和设备情况,掌握相关测量参数的设置,有针对性地使用电压测量法、电阻测量法、短接法、元件置换法、对比法、逐步开路法等查找故障点,准确判断出故障位置。
4、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4.1诊断技术的综合性
随着信息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必定向综合化迈进,就是将各种电力、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整合成一个集中的数据库,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只要在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行现场安装监控设备,就可在线完成对设备故障的诊断工作,快捷、方便、及时,也简化了维护人员的工作。
4.2诊断技术的针对性
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会越来越有针对性。对于设备中的电机组、控制系统以及线路等,不仅要将其状态数据与控制室连接起来,同时还要保证它们的独立运行,建立部分独立的数据系统,当故障出现时只要判断故障的发生位置就可以用独立数据库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且其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对电力、电气设备的依赖越来越重,因此开展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维护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电力、电气设备故障的精确诊断和高水平的技术性维护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电力、电气设备运行正常则工业生产正常,深入研究和探讨电力、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和维护管理措施对降低企业经济损失、满足企业生产要求以及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加企业营业收入、持续推动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赵玲,李楠,钟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电站电气设备故障诊断[J].能源与环境,2012(01):43-44.
[2]孙怡,吴邦树,刘仪卜,等.基于红外图像处理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J].机电工程技术,2016(6):59-62.
[3]陈健.PLC 控制网络的远程电气故障诊断探析[J].科技 创业家,2014(3):101~102.
论文作者:邓丽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故障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原因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