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秋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545005)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图像引导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于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入组我院 60 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 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 30 例患者行手动配准联合自动灰度微调配准,纳入对照组的的 30 例患者行手动微调配准。结果:实验组患者摆位误差 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在图像引导下实施联合自动灰度配准,摆位误差明显更低,两者存在极大相 关性。
【关键词】图像引导;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相关性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457-02
目前,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上运用频繁,尤其是头颈部肿瘤患者治疗中, 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需采用图像引导,需注意靶区适形度及剂量合理调节, 需注意避免位置偏差,可避免出现明显剂量偏差[1]。图像引导技术临床应用价 值较高,可实现精确放射,临床使用时,存在着不同配准方式,具体包括自动 灰度配准、手动配准。本组入组 60 例患者,研究课题是研讨基于图像引导下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在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 60 例,均属于首次放射治疗,知情同意,均经过了伦理委员会批准,选自 2017 年 8 月 至 2018 年 7 月,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 30 例患者年龄 23 岁至 68 岁,中位年 龄 46.9 岁,男女比例 20:10;对照组 30 例患者年龄 24 岁至 69 岁,中位年龄 46.5 岁,男女比例 21:9。本组探究中,包括喉癌、鼻咽癌、脑瘤、鼻窦癌患者。 分析 2 组患者入组数据,可对比,P>0.05。
1.2 方法
2 组患者均使用图像采集系统、数字化加速器进行图像引导,放射前,使 用锥形束 CT 扫描 2 组患者。协助患者摆放仰卧位并指导患者将双手平放于两 侧,固定时使用热塑模,确定标记点时参考照射范围,在患者体表做标记时使 用激光灯。纳入实验组的 30 例患者行手动微调配准联合自动灰度微调配准, 纳入对照组的的 30 例患者行手动微调配准。自动灰度微调配准:扫描患者头颈部肿瘤位置时使用 CT,扫描角度、旋 转速度、FOV 直径分别是 30~180°、2°/s、20cm,扫描期间,开始位置是患 者头顶,结束位置是胸骨角,曝光剂量<36mAs,扫描时间<3min,电压、电 流、脉冲时间、图像分辨率、重建层厚分别设定为 130kV、100mA、30ms、256 ×256、3mm,图像配准时使用自动图像配准模式[2]。
结束配准图像后,检查 CT 图像配准结果,包括从头脚方向、左右方向及 前后方向。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19.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 t 检验,计数资料行 X2 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分析得出,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在临床上常见,需给予患者放射治疗,治疗期间,需注意放射剂量。临床上将治疗前 CT 扫描图像作为放射治疗计划的判断依据,分析得出,CT 扫描图像可对瞬间肿瘤位置进行展示,但是,对于治疗过程中肿瘤位置改变,难以动态体现,无法彻底避免随意摆位误差。相关性文献报道,即使摆位误差再微小,也对可正常组织剂量及靶区剂量造成影响,可导致治疗效果严重下降。临床实践证实,有效控制摆位误差,可有效放映放射治疗准确率[3],可有效提高放射治疗重复性,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CT 图像系统分辨率较为理想,可对患者深部肿瘤进行有效体现,可对摆位误差进行客观准确分析,临床诊断中常用。但是,容易受到系统误差、操作技术及病情改变等因素干扰,容易出现摆位误差。分析发现,手动微调配准联合自动灰度微调配准可有效减少摆位误差[4],自动灰度微调配准可借助灰度中统计信息对相似度进行评估,准确度更高。
本组研究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更低。结果表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在图像引导下实施联合自动灰度配准,具有可行性,放射治疗期间,医务人员需对摆位误差进行监测,需采取各个方面措施来有效减少摆位误差,尤其是靶区、附近正常组织距离较小患者[5],需重点关注患者摆位误差频次,可对剂量进行适当限制。另外,早期放射治疗时,需实施连续位置验证,若出现定向性位移,需及时纠正,选取平均值,以便于后续放疗中优化患者靶区外放计划。
头颈部肿瘤患者颈部皮肤由于消瘦原因可出现抻拉形变,部分腺体可出现体积缩减现象,可导致具体照射剂量偏离原始计划。后续探讨中,需对患者解剖学形变影响放射治疗剂量的程度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进一步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在图像引导下产生的摆位误差。
综上,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在图像引导下实施联合自动灰度配准,摆位误差明显更低,两者存在极大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申红峰, 王小深, 欧光明,等. 基于图像引导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16, 13(10):22-24.
[2]雷海红, 金伟端, 蒋剑霄,等. 基于图像引导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的相关性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 49(8):986-987.
[3]王仁江, 金靖寅, 周洋. 探讨头颈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55):10945-10945.
[4]龙腾飞, 王凡, 孔令玲,等. InRoomCT 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头颈部肿瘤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配准的对比研究[J]. 安徽医药, 2016, 2(2):279-282.
[5]盛馨, 王凡, 童铸廷,等. 3 种配准方式下头颈部肿瘤 IGRT 摆位误差的比较[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52(5):746-748.
论文作者:韩俊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患者论文; 误差论文; 肿瘤论文; 图像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灰度论文; 剂量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