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一理”论视域下《乐记》“人生而静”章与十二因缘法之比照
邹建国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阳江 529500)
摘 要: 《乐记》“人生而静”章所描述的人心由未发时的本然状态,逐渐为外物牵引而迷失的过程,和佛教十二因缘法的杂染顺观极为相似,在“三教一理”论视域下,两者或许有可以互相对话的可能。
关键词: 人生而静;十二因缘;儒佛互释
一、《乐记》及“人生而静”章
《礼记》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其中《乐记》是《礼记》第十九篇,主要论述乐的产生、乐与礼的关系、礼乐的作用及其对人与社会的影响等,故名“乐记”。《乐记》认为,不同类型的音乐容易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乐记》谓:
如果年轻父母忽略孩子的内心体验,就会使得问题的解决走上歧路,甚至会加深对孩子的伤害。比如,上例中的父母,忽视孩子的内心体验,强行催促孩子去与同伴交往,会引起孩子更深的恐慌和更严重的退缩性行为,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新的更深的伤害。
“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狄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既然志微、噍杀之音能令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能令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使民刚毅,而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使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则让民心生慈爱,流辟、邪散、狄成、狄滥之音会扰民淫乱。那么,音乐能影响人民情绪、心志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为了进一步在根本原理上阐明礼乐对于调和人心的重要作用,《乐记》进一步说道: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二、十二因缘法
利益视域下遗传资源权利保护的路径研究............................................................................................董玉荣 04.78
这五个阶段只是笔者勉强划分,两者对应的文字也很难完全互应解读。但对于一个人被外物影响逐渐迷失自我心智的起始、过程、结果的陈述,两者确实可以互为映照。
《缘起经》(唐玄奘译本)又云:
第五阶段是迷失自我本性阶段。《乐记》里说的是“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三、两者可对话的相似点
第二阶段是心性受外物牵引阶段。《乐记》里说的是“物至知知”,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第三阶段是产生好恶分别阶段。《乐记》里说的是“然后好恶形焉”,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受缘爱”。
1.3 样本采集及病原菌鉴定 观察病害症状,用数码相机拍照,填写样方调查表,采集典型样本压制成标本,带回实验室采用科赫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验证和鉴定。对白粉病、锈病等病症明显的病害,直接标本制片或以徒手切片镜检,参照相关资料[10-19]进行鉴定;对病症不明显的病害,进行病原菌常规组织分离[20],获得纯培养的病原菌,再进一步鉴定并做致病性测定。
我们可以把这个逐渐迷失自我的过程描述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未发时的本然阶段”。《乐记》里说的是“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这里“静”只是一种清静澄明的客观状态,并非伦理的范畴,它与学界纠缠不休的公孙尼子“有善有恶”论不同。十二因缘法大致与此对应的描述是“无明缘行,行缘识”。
第四阶段是外在言语造作阶段。《乐记》里说的是“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十二因缘法大致对应的是“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
“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
《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描述的一个人逐渐被外物牵引、产生好恶分别而逐渐迷失自我的过程,让人不由想起佛教十二因缘法的描述。如《毘婆尸佛经》(法天译本)云:
此外,有限元计算的J积分沿着裂纹厚度呈现中间较大、表面较小的分布特征,这是由于试样内部裂纹更趋于平面应变状态,裂纹尖端拘束度高,塑性变形小,应力集中程度更高;而试样表面裂纹接近于平面应力状态,裂纹尖端塑性变形充分,应力集中程度相对较低。J积分在试样表面的微小上跳,是由于试样的表面效应造成的,在裂纹前沿和自由表面交界的角点,应力场呈现角点奇异性[23,24]。由于角点奇异性与裂纹奇异性的差异,角点处面外应变分量很小,角点处平面应变状态占主导,这也导致了J积分在角点处的微小上跳。
“如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集成一大苦蕴。”
在不少课文中,一些词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义深长,耐人寻味。例如《孔乙己》对主人公最初的评价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学生容易把文本中的“好喝懒做”的叙述作为作者批判孔乙己的依据,从而借此评价孔乙己,但是却忽视了一个细节:“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这说明孔乙己的“好喝懒做”的“坏”品行仅仅是听说而已作者在文本中实际表达的是与世俗评价不同的好评价:从不拖欠,从一个方面对孔乙己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如果没有这一细节,作者说要表现的就是孔乙己的坏品行,而事实恰恰相反。
四、两者之不同
当然,《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是儒家的典籍,十二因缘法是佛教的说法,儒佛两家立论的前提和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
浮选钛精矿烘干后,尾气中含有的细粒矿物及异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现在尾气处理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干式,通常采用布袋除尘器收尘,然后排空;另一种采用湿式,即用水进行处理,包括水浴、喷淋,降尘设备就包括复喷、复挡、水浴等,然后再排空。两个烘干尾气处理方式及优缺点见表2。
1.单向和循环
《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所揭示的人心迷失的过程是单向性的,是一个逐渐失控、衰败的过程。而佛教的十二因缘的时间性则是循环封闭的,在这个封闭的循环中,十二支因缘涉及到了前世、今生和来世的轮回。如最初的“无明”和“行”的二支,是属过去的因;最后的“生”和“老死”的二支,是属未来的果;中间的八支,则是现在的果与因。此三世因果的划分,是很明显的。十二因缘法共由生命的十二支前后刹那无间相续之法所成,环环相扣,是一个周而复始的闭环。正如《阿含经》所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这一点上,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2.今生和轮回
那么,十二因缘法能够周而复始,形成闭环的前提是什么呢?它是建立在佛教的三世轮回说的基础之上的。而《乐记》“人生而静”章所讨论的则只限于今生今世。
佛教认为,众生因为起惑造业而不断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在前世、今生、来世这三世因果轮回观的前提下,十二因缘的“无明”和“行”是过去两支因,“识”、“名色”、“六入”是今世三支因,“触”、“受”、“爱”、“取”、 “有”是今世五支果,“生”和“老死”则是来世的二支果。
五、结语
《乐记》的“人生而静”章揭示人心被外物所感而容易迷失的过程,旨在提醒世人要通过加强修养和慎独功夫,逐渐达到自心能主宰自我的“澄明”之境。而佛教的十二因缘法建立在三世轮回观的基础上,其终极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的的烦恼,乃至脱离六道轮回之苦,两者的立论基础当然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两者对于外物惑心所持有的共同警惕态度、对于自心光明的共同追求,或许也是儒佛两家文化几千年来可以互相对话和融合、影响至深的缘由。
参考文献:
[1]王锷.《礼记》成书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成祖明.超越善恶: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乐记》被遮蔽的人性论突破[J].中国哲学史,2016(1).
[3]李霞.憨山德清的三教融合论[J].安徽史学,2001(1).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09-0170-02
收稿日期: 2019-8-1
作者简介: 邹建国(1984—),男,湖北黄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儒释道三教关系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人生而静论文; 十二因缘论文; 儒佛互释论文;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