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黄慧萍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黄慧萍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常见的工程,通过水利工程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能够实现对于流域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控,从而有效避免因为水资源产生的自然灾害问题,同时能够通过水资源的有效应用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已成为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为保证水利工程应用价值的实现,需要在施工环节重视其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施工质量,全面科学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但是,由于很多工程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在施工管理环节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针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究,对于促进水利工程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一、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施工管理实践的各个层面进行实证,一般而言,它集中体现在保质量、保安全、保利益三个方面。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包括对于施工活动的安排、施工工艺与技术的指导、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施工结果的现场评估、施工各个方面的监督管理,以及各个方面的资源实时匹配等。尽管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本质上趋于一致,但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却存在着显著差异。比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它的重要性除了以上明显突出的三个作用之外,还包括由水利工程本身所牵涉到的民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因此,在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管理的价值往往会超过一般工程项目。正因为它具备为人民谋福利、为子孙后代搞建树的属性。所以细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既有必要,也有很大价值;也只有在面对现阶段规模大、投资大、价值大的水利工程,应用更为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才能达到“兴修水利,谋福后代”的目标。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内容应结合项目建设流程分为三方面,包括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管理、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施工结束后的管理。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对工程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复查以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管理、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及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以及确定工程施工责任制度和施工流程管理方案等。施工过程的管理,需要对施工设计方案及图纸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配置、对施工环节所需的各种施工设备进行调配,组织和管理施工工艺落实到位,同时还需要重视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够有序进行。施工结束后的管理,主要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协同检验单位,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对施工各项资料进行封存管理,为后续运维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水利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施工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

虽然施工单位能够意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行业内部依然有很多施工单位存在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作业秩序混乱、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施工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还有一些施工管理人员过于重视经济利益或者个人利益,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符合相关建设标准的不良行为,存在建筑建材质量不过关、偷工减料等不法问题,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工程项目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源于水利施工管理工作的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无法对施工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约束力。

(二)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水利施工环节主要涉及两部分责任主体,一部分为施工人员,一部分为施工管理人员。很多施工单位认为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管理,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实施人员,因而需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却没有相关的要求,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多种专业技术,工程技术的实践操作性较强,因而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才能够科学组织和管理施工环节。如果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匮乏,则很有可能导致其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发现施工人员存在的技术落实不到位、施工工艺错误等实际问题,其施工管理工作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则无法实现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资源配置,也会对整体施工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只有施工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够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进行有效指导,有些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较小,比较容易管理,而有些大型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则需要较長的建设周期,不同的施工工艺流程需要不同的操作人员开展工作,而施工管理人员则需要发挥其管理协同作用,保证工程施工的连贯性,进而实现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最大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水利施工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对施工管理工作实现约束作用的直接途径,结合当前社会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体制,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及质量认证管理工作体系,强化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成本管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管等多重内容。以工程项目为单位,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以国家水利行业的相关建设标准为基础,规范施工管理、质量验收及质量检验等环节,避免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违规操作等不法行为。

(二)将施工管理工作纳入网络诚信平台

水利工程行业应在行业内部建立网络诚信信息公示平台,将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承包方、工程项目发包方、承建企业法人和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等进行全面公示,并对其工程施工执行行为进行全程监督。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参与对施工环节的监督,并在诚信平台中进行匿名举报。相关行政管理单位也能通过平台进行公开评审和监督,并对经过调查核实存在不规范行为的管理人员进行公示,对于其违规程度及危害程度进行公示,同时也需要对管理失职行为的处理结果进行公示,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作用。

(三)重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

目前,水利工程行业普遍应用工程招投标的方式选定施工承建单位,行业内部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强化施工管理责任,需要对水利工程行业内部的招投标工作进行全面管理,避免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等行为,使具备施工资质、施工管理能力不足的企业参与项目承建工作,通过招投标管理为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四)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于其管理职能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行业内部需要确立严格的从业资质制度,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国家的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才能够持证上岗,开展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不同的项目建设标准对于施工管理人员的从业资质也可以设定不同的准入标准,逐渐完善水利工程行业内部的管理环境,通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施工管理工作职能的实现。

(五)优化工程施工方式

为实现有效的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施工单位能够对施工方式进行优化,应用依次施工、流水施工或者平行施工等方式,实现对于施工作业面的全程管控,结合实际的项目建设需要,通过控制施工方式实现对于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进行有效的施工进度管理,结合施工方式确定施工管理工作流程,通过施工方式的优化来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管控作用。

(六)科学匹配管理资源

水利工程实践中,现代施工管理效率的提升核心在于抓住资源匹配,因此,建议在新时期从这个有效层面开展施工管理活动。具体如下:①对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各项资源进行数据收集与统计,建立一个完整的施工数据库;②在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明确不同管理项下的相关资源。比如,在安全管理方面,就需要从施工工种、现场人员数量、作业工艺要求、现场安全环境建设、安全设备、安全员数量与职责、安全管理的时间段等各项数据方面切入,建立起安全管理环节的数据库,将安全管理细化到每个操作注意事项之中,确保安全管理实践的体系化运作、全程式应用实践,降低安全管理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水平;③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主导,开展各项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业务内容相关的培训工作,如打造施工管理团队,通过对岗位职责的明确、奖惩制度的落实、人力资源的按项配置等,完善施工管理的优化安排,从而达到对施工管理资源的科学匹配,推进施工质量向品质化方向升级转型。

五、结束语

水利工程项目是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需要强化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其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传统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施工管理工作职能难以有效实现,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体制、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多重方式,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坤.浅谈水利施工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2):334-335.

[2]苏波,汪秀.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278.

[3]荆永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1553.

[4]张洪岭.浅议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3640.

论文作者:黄慧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论文_黄慧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