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复合文化背景下中国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
李仁子
[摘要] 政府的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职能是承担义务教育责任。因此,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国朝鲜族教育发展,需要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中获取发展民族教育的养分;从地缘文化中汲取营养,深化民族教育发展的文化思考。基于此,进一步审视中国朝鲜族义务教育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补齐“短板”,探索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边缘复合文化;中国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球化是各种不同的文化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交融,逐步达到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一体化的现象。其中,民族文化教育怎样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融入全球化是问题的焦点之一。与此同时,在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共生”,民族教育的现实选择与发展等问题也很重要。进一步审视民族教育发展的文化优势及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文化选择与文化适应,文化优势与文化发展的视角,分析民族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与障碍,构思进一步发展的文化战略和政策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这也是国家教育战略的“短板”。近几年,地方政府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说明,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上,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实践的与时俱进同样重要。因此,本文力图从文化视角,针对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短板”,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与政策路径,为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的充实以及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一些借鉴。
一、朝鲜族义务教育发展中潜在的边缘复合文化优势
中国朝鲜族移民迁入东北之后,在朝鲜半岛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中国文化形成了新的文化。从地政学的意义上说,中国朝鲜族社会的文化把中国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联系起来,形成了特有的边缘复合文化系统。[1](128)所以从理论上讲,中国朝鲜族社会具有边缘复合文化特性和优势。它不仅具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而且也具有其他文化体系的特征,形成两种文化体系融合的复合文化状态。
这种复合文化系统,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中心形成了边缘复合文化区域。而且,这一文化区域在与日本、俄罗斯的交流中也具有地缘优势。各要素相互交流和影响,相互吸收或排斥。如果相互吸收,将会促成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动态的文化场域;如果相互排斥,那么更多的是处于对已有文化坚守为主的相对静止状态。这是文化吸收肯定性和排斥否定性的辩证统一,而影响这一文化系统生命力的最根本因素是,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合理组合与互动。多个文化系统交叉的边缘复合文化区域,有利于形成多元文化结构上的优势。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来自多国的文化教育信息,依托多元文化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多元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师资队伍,打造多元文化交流与研究平台,构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多元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优势竞争力,这些都具有现实可行性。
基于国家下发2013年1∶250 000 DLG数据,参照云南省地图院2017年更新1∶50 000 DLG数据库,采用人工采集的方式,对1∶250 000 DLG数据进行更新,其中对变化大的要素(道路、居民地)采用缩编方式,对变化小的要素(水系)采用更新属性的方式。总体技术路线[1],如图1所示。
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教育如何均衡发展的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理念。其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调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的不同群体之间教育资源的平衡,包括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的平衡。这种发展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扩展或进步,也不是单纯教育硬件方面的改善,而是体现均衡的本质,是一种更加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其核心是教育质量。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其核心路径是民族特色和优势的体现。因此,在当前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以中国朝鲜族社会所具有的边缘复合文化优势为基点,敞开文化胸怀,不断与文化系统内部以及其他要素之间进行开放性互动是其关键。只有从中实现自身文化的适应、融合、创新,并构思全方位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增强民族教育的吸引力,丰富多元文化内涵。多元文化交叉形成的边缘复合文化资源或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双语双文化甚至多元文化背景和工具,学生通过互动过程,形成批判思维,主动构建和内化自己的知识,促进文化选择、整合、超越和创新的能力。
二、“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民族文化教育的选择
中华民族在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交互融合,既保留着本民族特性的一面,又表现出相互吸收、彼此接纳和认同的一面,最终形成“你中我有,我中你有”的“多元一体”文化互动与相容格局。由于经济、社会、政治的原因,我国民族互动融合具有历史复杂性,具有与世界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中国少数民族是增添中国和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一支有生力量。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色和价值,它塑造接受该文化的特定社会群体的行为和习惯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群体观念,并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没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意味着失去“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因此,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各民族的文化,真正在中华民族文化圈中形成“多元一体”格局十分重要。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保持着自古相传的信仰、习惯、风俗等。在“多元一体”文化理念之下,更应该关注的是,各种文化如何在保持各民族文化完整性的同时,寻求共同的立场。既强调不同文化发展的共性,又要关注多元发展的特殊性问题。虽然,不同的文化具有各自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独特性,但这一特殊性存在于多元一体文化的普遍性之中。
在“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边缘复合文化优势形成的重要前提是彼此之间开放的文化性格。从现实性看,边缘复合文化只有与两个以上文化体系或文化环境相互联系、互动,才能形成其他文化体系所无法拥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封闭性文化系统内,只能导致边缘复合文化的衰退。因此,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充分将多元文化资源融入教育过程,形成特色和优势,充分展示新的文化教育吸引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县域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所以说,文化选择过程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映多种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民族教育的其他功能,都是通过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环节发挥其功能,而且都是文化选择的结果。[2](8)民族地区边缘复合文化区域,存在多种文化情境,这就需要在人与各种文化情境的互动下,形成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先进文化。也就是说,在与他文化的联系和互动中,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优秀成分,可以整合成自己独特的新的文化。其中既包含民族文化原有的成分,也包含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而且包含比原有的传统文化更适合人的发展的文化资源。因为,民族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存与发展的智慧和生命质量的提升之道。所以,边缘复合文化区域的民族教育的发展,只有坚持开放姿态,积极拓展教育渠道,与其他教育体系加强联系,才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一文化体系愈整合不同的文化要素,其文化体系愈丰富,愈具有生命力。
三、义务教育阶段中国朝鲜族文化选择障碍及“瓶颈”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形成自身文化生态,汇集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来看,文化是教育的“土壤”,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工具。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不仅要传承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传承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化。[2](9)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有利于或不利于实现民族教育目的的各种文化。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织所引起的民族文化的变异,如何取舍将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坚持“吸收”与“排斥”的辩证关系,选择最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因素是关键问题。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和传承的视野必须要扩展。只有最适合人类发展的优秀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才能成为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核心,才会成为造就最好的民族教育的核心内容。[3](8)这有助于丰富民族教育的内涵,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是实现民族文化多样化和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根基。
(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国朝鲜族文化选择的现实障碍
当前,从中国朝鲜族学生主动选择汉校的情况来看,父母主要考虑在中国生存和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生活,融入社会,朝鲜族主动接受当地传承下来的主要生活方式或主流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更多地关注语言优势、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希望在生存智慧与民族文化特点的互动和融合中逐渐显示其优势,从而显示出文化选择中的“择优相依”趋势。文化传播学理论认为,出于生存与发展价值取向上的需要,人类文化传播的特点体现为优势认同选择。也就是说,是否接受或排斥某种文化,主要在于接受一方的效用和适应性。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少朝鲜族学生家长选择汉校,进而出现汉校班级、人数超额,朝校生源不足等现象。这不符合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及国家评估标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的文化选择问题,也是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推进朝鲜族义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增强教育吸引力和优势竞争力,而不是其他手段或者方法。
(二)中国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成为虾壳蛋白、甲壳素和虾青素生产研究的一个热点。使用微生物发酵产酸处理虾壳,使其脱钙,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回收许多有价值的虾壳副产物,如蛋白质、虾青素、脂肪酸等,从而提高资源利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说到底重点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核心是教学质量。目前,延边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差是共性问题。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农村中小学撤并等原因,延边教育系统全口径超编,但部分县市教育系统空编又很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朝鲜族教师和农村学校的音、体、美、英、心理、计算机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其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起点低。农村大部分教师学历不高,培训经费不足,学习进修机会少,素质提升缓慢。二是招聘难,留不住。受工资福利待遇及聘用体制所限,教师补充不及时。现有的聘用体制又不够灵活,使得许多农村教师跨学科跨学年兼课,影响教学质量,而且音、体、美、英、心理等专业毕业生难以引进,结构性缺编严重。农村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匮乏。同时,高级职称少,原则上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之后,晋级更加困难。很多长期扎根于农村一线的教师,临近退休还未享受一级教师的待遇,严重挫伤工作积极性。
2.城乡师资结构及水平失衡
延边尊师重教,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距较大。收入的差距直接导致教育投入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标准中,有一票否决的指标就是“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保证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近几年,延边各县市“三个增长”的基本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各县市经济总量较小、县级教育投入能力有限,对于一些财政困难的县市来说负担过重,难以实现“三个增长”,影响地方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朝鲜族文化教育图书资源有限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起点和过程的公平可以保证人人有学上,人人受到平等的教育。但这种均衡只能停留在教育发展的外部,追求的是教育外延的扩张,并致力于教育硬件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当然,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教育资源是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办学资源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即使再增加也并不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6](157)教育资源配置达到一定水平的均衡阶段之后,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一定带来教育的优质。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是内在的、学校自身的因素,即学校的内涵式的发展。内涵式均衡发展意味着教育发展开始注重学校自身的内在调理,由外部向内部、由政府向学校、由创造条件向改变和提升现状转变。因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从学校层面讲,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不足,并结合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自主定位办学方向和目标,充分发挥全校成员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实现办学的自主化、个性化。
朝鲜族留守儿童人数居高不下,具有比例高、留守时间长、经济条件优越、无人监护等特点,制约着朝鲜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虽然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创建“学生之家”、提供社区关爱等诸多措施,然而总体收效甚微,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主要原因是留守儿童工作仍然依赖学校、班主任之力,未能形成社会合力和长效机制。学校也因资金、活动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较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方法单一,效果不佳。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脱节,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难度,既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4.朝鲜族留守儿童教育难度较大
四、中国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路径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任务,主要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巩固“机会均等”,实现义务教育的全覆盖;第二步,推进“过程均等”,保证公平性;第三步,实现“结果均等”,保证学习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是平等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表明: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阶段,主要解决“有学上”的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做到基本服务均等化。而当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好学”就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因此,义务教育政策目标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过渡与跃升,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教育应“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5]体现了公平优先、每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价值取向。让不同的学生接受适宜的个性化教育,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品质,这已成为共识,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切入口和突破口。
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整体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利用脚部IMU采集人员运动时IMU坐标系下的三轴加速度和三轴角速度数据。其次根据三轴加速度信息使用峰值检测的方法对运动过程进行单步的划分,定义每两个峰值之间的数据为一个单步[14],获得每一个单步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然后取出每一个单步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之间的三轴加速度和三轴角速度信息即为单步惯性数据。接着我们从每个单步惯性数据中提取选定的65维统计特征用来表征当前单步的速度,将65维统计特征输入到利用大量单步统计特征-速度数据训练好的识别模型之中即可以获得速度识别结果。
有鉴于此,朝鲜族在现代技术、资本、人才等方面没有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只有在教育发展基点上激活边缘复合文化优势,动员更加广泛的社会文化资源,构思全方位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和吸引力。朝鲜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中国朝鲜族教育的问题,也是与国家教育均衡发展全局相关的问题。在“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是建设中华优秀文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民族文化教育水平和全民素质的最佳战略。一般在文化系统中边界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与中心部位的互动关系之中,因而激活边界,等于激活整个文化系统。所以,朝鲜族社会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大与国内外的交流,积极开发和利用多元文化资源非常重要,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多种资本形式,为自身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各种文化要素达到最合理的状态并由此实现边缘复合文化功能的极大化,且其融入教育时,才能充分显现其独特的文化竞争力,才能切实推进朝鲜族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进程。这必将对补齐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具有深远的影响。
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已列为地方课程。近几年,延边已全面完成朝鲜族民族特色专业教育资源开发任务,包括《中国朝鲜族历史》《我的家乡》《朝鲜族体育》《朝鲜族民俗》《朝鲜族歌舞》和《朝鲜族礼仪》6大类,还承担了教育部少数民族教育资源建设项目,完成部分课程教学资源的编译等。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因素和翻译人才匮乏等原因,朝鲜文课外读物匮乏,信息来源单一,难以满足朝鲜族学生课外学习阅读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民族文化教育及其人文素养的培养。少数民族学校图书馆馆藏民文版课外读物也品种单一,且以老书、旧书为主,虽然生均图书比例达到标准,但是民文版图书的生均比例较低。延边朝、汉学生之间课外读物供应量差距已达到l:67。[4](222)朝鲜族学生朝文课外读物紧缺,不利于培养朝鲜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拓展知识,不利于朝鲜族学生的朝文素养的提升。
试验地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京韵青风景区,处于北山根城东区路家庄段,海拔2236m,平均气温5.3-5.6℃,年降水量340-400mm,土壤为栗钙土,含有大量羊脑石等,经测定土壤pH值为7.88—8.11,土壤含盐量为8.96%—11.23%。总体上表现出光照强、时间长,蒸发量大,土壤pH值高、含盐量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等特点。栽植前每公顷施入有机肥(羊粪)30m3、硫酸亚铁300kg,同时施入多菌灵45kg、毒死蜱颗粒剂45kg,做好土壤灭菌、灭虫处理,深翻20—30cm耙平、待用。
以上所述,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宏观调控和指导。政府作为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第一人”,需要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朝鲜族社会所具有的地缘战略意义。管理的关键是剖析教育“短板”的突破口,加大力度形成制度安排和政策创新,弥补政策缺失,并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针对影响政策实施过程的各种变量以及相互关系,积极应对,提供良好的教育政策生态环境,进而保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提升及特色发展。为此,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继续扶持薄弱学校的教育投入,重点是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厘清政府责任与学校自主权的关系。同时,充分开发利用边缘复合文化资源,围绕课程体系、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三大要素,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政策动力机制。在具体政策选择上,首先,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高校”+“大学区”管理及交流,推进精准文化教育对接或扶贫。其次,加大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多元文化素养,做好校本课程的研发利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再次,不断完善双语教育模式,传授不同文化情境下学生的文化选择能力。
最后,注重地区社会资本的建构,形成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协同推进弱势群体教育等。同时,以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责任机制作为保障。
五、结论
边缘复合文化优势,在其现实性上需要政府倾斜的制度安排和全方位政策体系的建构,保证其文化系统的开放度,唯有如此,才能发挥边缘文化的潜在优势,才能切实推进朝鲜族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内涵式均衡发展。在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朝鲜族民族文化资源、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作为宏观背景,并与教育过程相结合,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和跨文化适应和选择能力,提升生存智慧和发展素养,是中国朝鲜族社会振兴和发展的一个内在驱动力,也是保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过程。尤其在贫困地区,充分发挥文化战略,以丰富的特色文化为“土壤”,融入教育,才能更好更快地补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
从丽水市白云山森林公园不同海拔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图3a)可以看出,白云山森林公园降水主要集中在午后至上半夜时段(13:00—23:00),且在傍晚17:00(5站点平均小时降水量0.30 mm)出现峰值;除此以外,在上半夜20:00也出现1个次峰值(0.26 mm)。不同海拔的降水总体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只是变化幅度稍有差异,总体表现为中海拔的3个站点(快活林450 m,实验林场640 m和陈寮山756 m)的降水量比高海拔站点(白云山1072 m)和低海拔站点(绿谷庄园170 m)降水量偏高。
where S is the entropy, N is the number of carriers, and U is the internal energy.
参考文献:
[1]李承律:《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2]朴泰洙,金永林:《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及其重要性》,《教育评论》,1998年第4期。
[3]严秀英,张乐,高渴欣:《民族教育在我国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形成中的作用》,《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
[4]严秀英,陈·巴特尔,白红梅:《21世纪民族教育前沿问题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16年。
[5]国发[2012]48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2年9月7日。《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http://www.gov.cn//2012-9-7)。
[6]胡邦永,罗甫章:《贫困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中图分类号] G7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9)04-0086-05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C12009;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08号;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13。
[收稿日期] 2017-07-10
[作者简介] 李仁子,女,朝鲜族,博士,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与公共政策、民族地区公共事务治理。(延吉133002)
[责任编辑 豁然]
标签:边缘复合文化论文; 中国朝鲜族义务教育论文; 均衡发展论文;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