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模式论文,课堂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深入开展学科素质教育,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本人于2000年4月开始进行初中化学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支撑
目前,上海市正在进行二期课改,提出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探究)型课程三种着眼于功能的课程结构。进行二期课改的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其关键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模式进行改变,即变单一的灌输式的传授为启发式的、双向互动的、积极有效的传授,变被动的、机械化的接受为主动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教师先让学生提出好几种假设,然后在实际学习中对所提出的每一种假设进行肯定或否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和被动掌握的,而是靠积极努力去获得的。因此,这种知识就能变成信念,学生也会非常珍视自己的学习成果。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性学习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过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然后设计方案,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主体性地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形成观点,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探索的研究过程,养成自主探究意识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他们一开始接触化学时,化学世界那变幻莫测的奥秘就会深深地吸引他们,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也会在日后不断地学习中逐渐地升华着。此时,老师则要引导他们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身边的生活、环境、社会等紧密相结合,促使他们到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引发知识与实际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也求得了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质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发展。他们以一种全新的理念认识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1.课题研究的目的
(1)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探究中,培养起严谨求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保持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
(2)为学生的质疑、求异创新、多角度创造性思维开辟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实践—成功”的体验,增强求知的自信心,及学习的自我调控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同课题或相近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学习和研究。
(2)个案研究法。教学研究以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能力各方面作比较、归纳、总结。
(3)行动研究法。在提出理论假设和班级课堂教学改革的框架设计后,开展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检验、丰富、发展、推进和完善理论与形成模式,最终把理论假设转化为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探究型模式。
三、课题的实施概况
1.查阅相关资料,作读书笔记
通过订阅国家级的化学教学刊物,及购阅教学理论书籍,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修养,对该课题的研究实施起了很大的作用。
2.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问卷调查”
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对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需要些什么,以便更好地进行研究。
3.以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
每一课时,都将以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求知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作比较、归纳、总结。
4.指导学生撰写探究性学习小论文
在一些探究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四、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
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在于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研究的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并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论证,形成全新的学习理论。
1.创设情景,展示目标
课题的展示要从学科本身出发,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题不能偏离、超越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也要注意问题一定要难易适度,并能使学生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课题应尽量在课前提出,要让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同学间的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的学习方案,并能探讨学习过程中需要的仪器、药品,以及一些可能发生的现象,相应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热情而处于不断地探索、研究过程之中。
2.分析起疑,方案假设
课堂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以后,学生就会针对课题展开讨论。这时候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疑问。此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素材,或者提供给学生获得资料、素材的途径,达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的目的。
接着,在学生对课题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类推等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学生将原有的各种片断知识、素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的联系,逐步形成比较合理的学习方案。
教师一方面要允许学生有形形色色的猜测、想像,强调独立思维、直觉思维和洞察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要指导学生明确因果关系,强调逻辑推理,而不是胡乱猜测。
3.动手实验,验证探究
验证是学生确立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是获得正确的概念、理论的基本保证。验证的方法一般以实验为主,要以实验中观察到的科学事实为依据来判断假设的科学性。当实验事实与假设不符时,学生可再进行讨论或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增加适当的知识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
4.讨论结果,拓展思维
在假设、验证的基础上学生必然求得结论,使感性体验符号化,成为认知结构的内在成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经过验证的假设进行加工,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结论,适时进行恰当的评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欢愉。学生则要积极地把抽象化了的概念、原理应用到新情景中去,用概念、原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对原有认知结构的完善,又是概念、原理的复现,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记忆,增强了应用概念、原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上科版第八章复习课的教学案例
课题:实验习题——确定所给白色粉末的成分。
1.展示目标
课前两天,向学生展示实验习题: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硝酸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请设计一实验,确定这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鉴定的方案,并拟订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同时探讨实验时所可能产生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
2.探索方案课堂教学开始,先让学生复习可能含有的三种物质的性质,并以实验加以佐证。
之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就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以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讨论结束后,每一小组派代表发表组内确定的实验方案(投影)。而后,大家评议各组实验方案的优劣。实验方案并不是唯一,因此,大家对各组方案只是评议,而并不归结于一个方案,孰优孰劣,由实验鉴别时论证。
3.实验鉴别
师生首先共同讨论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每2人一组,安静耐心,作好现象记录。②各组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实验过程中不受邻组同学实验的干扰。③取样白色粉末时,应以少量为宜,以防白色粉末受到温度影响不溶解而误认为沉淀。④溶解白色粉末时,应用蒸馏水,而不用自来水,以防止Cl[-]在实验中的干扰。⑤胶头滴管取烧杯内溶液时,应靠住烧杯内壁,接触液面即可。
学生根据讨论,进行实验。实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方案作一些调整。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现象。并作好记录。实验结束,根据现象,作出结论。
4.结果对论
教师对学生实验时的错误操作作评点: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结论作剖析,分析其中操作及选用试剂等可能的错误。
此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第一步除加水溶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接过教师抛过来的问题后,立即可以投入到讨论、实验探索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在探究性学习中运转。[第一步还可以这样做:取样,把白色粉末置于表面皿上,然后滴加稀HCL或稀HNO[,3],看是否产生蓝色的现象(判断有无Cu-SO[,4]),看是否产生气泡(判断有无Na[,2]CO[,3])]。
5.小结巩固
学生对本节实验课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自由发言)
6.课外研究
针对本节课从实验习题的布置,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鉴定的过程等方面,要求学生写一篇科技小论文。谈自己学习的感受、体会及对这类课的创新想法,还可自己设计课题带到课外进行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收获与体会
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就感。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这种课的课堂教学难度较大,而初三学生的各方面知识、能力又有限。因此,教学效果如何,还在于教师对课题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教师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一些探索性小实验及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始终满怀信心,保持对化学的持久兴趣。
经过教学实践,我还体会到此种探究型的课堂教学研究课可以设置两课时或多课时。第一课时,向学生展示目标,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索实验方案,使他们在相互间的否定与肯定之中积极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其他课时,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结果讨论,并引发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整个教学的内容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使教学目标完成的更为显著,学生得到的启迪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