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刘明霞

基于路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刘明霞

摘要:在软土型地基基础上修建的路桥工程,时常可能出现路基体下陷的情况。论文依托对路桥工程建设中极易出现路体下陷的软土型路基区域的路体结构施工工艺展开系统性探究,只是路面上出现了跟多凹凸不平的坎状结构,进而导致桥端蹦车情况的出现,其给通行车辆运行的安逸度和可靠性带来很大的不利作用。笔者开展此研究的宗旨是如何设置好路桥之间连接区域的下陷路段并确定好其适于构建的长度大小,以缩小路桥之间存在着的不平衡下陷问题,消除桥端蹦车情况的反复出现,确保在其上面通行车辆的安逸度及舒坦效果。

关键词:路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路桥两端沉陷区软土地基路基出现比平衡沉降效果的内在致因

1.1桥端过渡衔接区结构施工不科学

在一般的桥端引路区域路基施工过程中,运用比较普遍的路基施工手段都是采取粗状工料填充工艺、钢筋水泥引桥平板(也就是搭接板)及设筋充填土工艺等。采取此类手段整治的意念是减小路桥本体之间的刚度差异突变,还有由此引发的下陷幅度差距大的情况,进而增强路体基础的总体刚度,以便实现路面的光滑性,防止桥端蹦车情况的出现。由现实具体的路桥项目建造中所惯用的整治路桥沉陷区路体基础的手段上进行分析可知,设置搭板衔接体是桥端引桥沉陷区最为有效的模式。但是,当在选取搭板式衔接结构的时候,其搭板随时可能发生断裂情况,还照常可导致桥端蹦车情况的出现。

1.2桥台结构中的台背侧路堤密实程度存在欠缺

依照工程规范需求,在路桥工程建造过程中,差不多全部桥体通孔及明涵等结构均应当对它实施台背侧的填土压实过程。因为桥台背侧充填土的密实程度会受到很多工程制约条件的干扰,譬如工程的供料、程序、设备、人员素质及操作平台区间等因素,在具体施工作业中大量暴露出桥台背侧充填土密实度不合乎工程标准的情况,此亦为引发路桥引道区沉陷段出现不平衡下陷的一个基本原因。另外,也有一项原因是路基体在日积月累的重量负载,还有自然沉降因素的驱使下,引发道路土基的塑式变形过程,导致路桥本体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趋势,最终损害了路面的平滑性。

1.3桥端过渡区地面基础构筑工艺不合标准

经过对路桥工程衔接处出现桥端蹦车情况的内部原因展开分析过程后得知,在软土地基区间通常造成桥端蹦车情况的致因是由于路体地基下陷。而引发路体地基下陷的基本致因是由于在编制工程施工图纸时,设置的地质性穿孔过于偏少,钻入尺寸不合乎标准需求,进而未能察觉到软土地基状况的存在,或者是没有清晰地查出其区域内软土地基分布的区间范围及地下深度,以及它的地基层土壤物化性质表现等情况,由此引发在整治桥端路堤软土型地基结构时,未能采取恰当的手段和策略。

2路桥过渡段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2.1设置搭板

从国内高等级公路的修筑经验来看,设置搭板是防止和减少桥头跳车的有效措施。因此,大中桥均应设置搭板,若公路标准要求高及条件允许,小桥涵也应设置搭板。搭板的长度确定至关重要,其长度与路堤填高成正比,并与路基状况有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地说,设置与否需论证确定,如设置,搭板长度可为5m。小桥涵搭板、中桥的搭板长为5~8m,大桥搭板长度为8~12m。依据实际沉降差的大小来确定搭板的总长,是成功防止桥头跳车的重要技术措施,其有效地解决刚柔过渡的问题,搭板应与桥台连接处标高一致。而与路面连接端则高于设计标高,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坡度大小根据路桥之间的沉降差而定。此法的关键在于考虑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前提下,确定沉降差和预留反向坡度。增加搭板厚度能显著地增大搭板抵抗弯拉应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果不设置搭板,则应对台后填筑作周密设计和认真施工,对填料和压实应有更高要求,或采用专门的结构措施,具体做法在台后填筑和地基处理中加以论述。

2.2后台填筑,预防路堤沉降

后台填筑施工对路基路面沉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所选择的填筑材料,其质量、性能都至关重要,要想减少路基路堤变形问题,首先要优选填筑材料,经过反复的施工实践得出:轻型材料可以有效控制外界载荷所导致的路堤沉降问题,能有效预防路基变形现象。对此,路堤填筑材料应该选择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材料,而且也应该切实遵守科学的施工程序、流程、方法等,锁定特定的填筑范围,以此来确保路堤填筑施工质量,填筑材料的选择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因为沉降段属于刚柔相间段,这就需要填筑材料刚度要位于桥台材料和路基材料二者中间。

(2)如果遇到沟壑地质。必须优选可塑性强的材料,这样才能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3处理桥背软弱地基

处理好桥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桥台通常采用桩基础。如果在相当厚的软土层修筑高路堤,必须减轻回填材料,或者加强地基土或用基桩,达到抵抗侧向挤动的强度。此外在桥头采用板桩法、轻质填料、连接箱式桥台、支撑连续板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路基的沉降。目前国内已有换土法、超载预压法、减少附加应力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和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动碎石桩法等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改善地基性能,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从而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

2.4搭板与桥台链接的科学设计

2.4.1科学设置搭板

搭板需要同路基路面顶部保持一致、处于平行,而且搭板的顶层要同桥面顶部把持相同高度,这样才能有效应对路面各种交通工具穿行过程中所带来的路面厚度变化。同时,要确保常规路段路基顶部同搭板连接端保持相同的标高,尽量让桥台同搭板连接端的标高变大,以此来实现二者之间的顺利过渡,形成一个反向坡,从而维持路面的平整。

2.4.2桥台和搭板的连接

(1)锚栓。锚栓要位于台背与搭板中间,发挥锚固作用,为了控制搭板滑落、错位等带来的桥头沉降问题,应该在横竖两大方向上设置锚栓。

(2)支座。把毡垫层放在搭板台端,可以选择板状橡胶,具体的设置距离为80cm一个。

(3)填缝处理。桥台与搭板无法妥善牢固链接,其中可能出现缝隙,对此则要做好填缝处理,预防外界物质的侵入。

2.4.3搭板顶层施工搭板顶层施工必须严格根据相关的设计标准来执行,而且要确保混凝土表层屏障度达到交通工具通行坡度规定,以此起来确保路面与桥面的平顺与平整,预防车辆通往桥头时出现颠簸问题。

2.5土壤的夯实牢固处理

土壤自身的牢固度会直接影响后期的路基路面沉降,特别是内部水分较多、孔隙较大的土壤,通常都有着超强的变形性,也就有着一定的可塑性,对此,则要对其进行夯实牢固处理,除去其水分,土壤除水处理后也需要做好试验检测,重点测试土壤的最大干密度、含水率等。具体可以通过湿法重型击试验模式来测试土体的这两项指标,一般来说,土体的含水量会随着击实的次数增多、功率变大而逐渐减少,对应的干密度极值却变大。因此,可以将湿法重型击法作为主要的除水方法。

3结束语

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公路工程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过渡段施工作为路桥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正确性与可行性。必须做好沉降段的施工,掌握科学的施工技术与方法,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姚祖康,编著.道路路基和路面工程[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2]夏禾著.车辆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M].科学出版社,2002.

[3]吴承志,应旭棋,编著.公路路基稳定设计原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4]冯忠居,方贻立,龚坚城,朱建斌.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危害及其机理的分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9(04).

论文作者:刘明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基于路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论文_刘明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