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电无小事,电力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尽管随着电力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电气安全事故也屡次发生,但是电力企业也在逐渐使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电气安全技术,加强电气安全防范,为我们的用电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关键词:电气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分析
1电气安全概况
电气安全是电气技术应用中安全管理与科学使用的重要部分,电气安全的理论应用为我国电气安全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保障。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运作中都离不开电气的使用,小到各门各户的电力需求和电器的使用,大到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电气使用,电气使用体系庞大且复杂多样,对技术要求较高,在使用电气的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就会造成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严重的威胁到了人身安全。电气安全技术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电气使用中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电气的使用进行实时监督,使用科学的手段提升电气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工作人员通过对电气安全技术及其规范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升安全使用电气的意识和能力。电气安全技术的使用中要求,技术人员可以充分把握电气设备的安全规范重点,根据不同工作环境特点,选择适当的电气安全技术手段,进而实现对电气应用进行实时评价监督,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2我国电气工程技术当中必须对安全质量实行严格控制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电气工程技术在工作过程当中对于安全这方面的隐患越来越大,促使着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这项问题。如果这个行业的危险系数很高,那么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会选择从事这个行业,也会导致我国的电气工程技术事业停滞不前。可见,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是多么严重的一项问题。通常在电气工程技术的工作过程当中,如果因为工作人员的违规操作行为或者是操作的顺序不对,这不仅仅直接造成设备工具的寿命缩短或者损坏,而且所建造的建筑物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阻挡了工程的进度,严重的还会诱发安全事故,以至于直接威胁到工作人员或者是使用人员的生命健康。所以,电气工程技术的工作过程当中必须对每一个小细节的操作都要严格并且规范,并且一定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技术进行规范的培训和指导。尽量避免出现因为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事故。总的来说,在电气工程技术的实施过程当中,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发生,不仅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电气工程技术这个行业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要做到的就是保障一切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最重要,如果在工作过程当中有人因为技术疏忽或者安全措施工作做得不到位而受到了伤害,那也会因此而阻碍我国的电气工程技术这方面的水平能力和发展速度。
3强化电气安全技术的方法和提高电气安全的防范措施
3.1隔绝带电体
在电气运行过程中科学有效的隔绝带电体可以起到强化电气安全技术的作用。隔绝带电体主要有绝缘封闭、屏护隔离和增加间距三种方法。绝缘封闭是指使用绝缘材料封闭相关带电体,隔离不同导体,使得电流正常运行,起到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的作用。屏护隔离通常是将带电体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使得电气设备正常运转。这种方法适用于不适合使用绝缘材料或是绝缘材料不能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增加间距是指根据不同电压、设备类型和安装方式等不同因素增加电气设备安全距离,起到提高电气安全技术的作用,确保电气安全。
3.2正确安装接地装置
通常情况下,有绝缘体包裹的金属材料不带电。但当绝缘体老化腐蚀出现破损就会出现漏电,这种情况下通过导线与接地线的有效连接保障安全性的电气技术就叫做保护接地。接地装置通常分为接地体和接地线。接地体可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类型。接地线则可分为自然和人工,或是干线和支线两种不同的类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安装接地装置时要按照操作方法进行正确安装和有效连接。首先,要确保接地装置远离与人行道路和房屋出口。其次,要单独连接接地支线与接地体,切忌串联连接。科学正确的安装接地装置才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提高电气安全性。
3.3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是提高电气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主要是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发电厂应该建立相应的信息数据库,可以对电气设备的采购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整合,及时反馈不同设备的购买情况,提高电气设备的流通性,从而在保证电气设备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电力企业可以对不同的电气设备进行划分,制定不同的分类标准和评估标准,这样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不良状态的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的追踪,定期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高安全用电的认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自觉主动的进行电气设备的定期检修维护工作,减少电气设备出现安全故障的可能性。
3.4 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电力企业还应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人员管理,才能促进电气安全。首先,企业要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分批培训,务必使每一个工作人员能够将这种安全意识融入于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举办安全技能比拼的方式,进行适当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其次,企业要制定出严格的考核制度,制定阶段目标和阶段计划,为员工设立量化的目标值。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进行定期考核,针对不同问题进行记录和解答。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安全管理平台,对不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电气安全问题进行回答和解决,保证数据的共享和沟通,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电气设备等级表来对不同设备进行分项记录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相关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电气安全。
3.5建立健全的电气运行制度
在电气运行中要不断建立健全的电气运行制度,形成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电气运行制度的建立可以简化不必要的操作,对管理层级进行合理分配。通过科学明确的电气运行制度可以规范各项施工,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提高其工作热情。电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建立分工明确的管理机构,自上而下的设置不同等级。例如可以设置最高级为中心控制区,其次为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监督部门、检验维修部门,最后落实到小组和个人。通过这种细化的分层,将电气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有助于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电气安全提供保障。电气安全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因此除了电力企业要提高电气安全技术,增强电气安全防范工作,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着电力提供给我们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学习用电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安全用电,提高用电质量。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电力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不同行业的用电情况与电气安全技术存在较大差异,易导致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电力企业应不断引导人们提高用电安全意识的同时,强化用电安全技术,加强电气安全防范,才能有效避免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提高人们的用电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伟.建筑工程中电气安全技术的控制措施的探究[J].化工管理,2016,33:176.
[2]王伟.电气安全技术及其防范措施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6,32:345.
[3]陈冰.关于千伏电气设备供电安全技术对策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6,3108:166-168.(2016-08-02)
[4]胡瑞.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02:73-74.
论文作者:皇甫一波,刘静杰,段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科学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