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

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

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文/朱君鸿(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十九大的重要创新理论成果之一,为了支持这一创新理论成果的发展就需要其他理论的共同配合。而在中国的文明历史中存在着很多的思想流派,这些思想至今都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其中儒家思想拥有着兼容的特色,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儒家思想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诸多启示,其中包括和而不同、世界大同以及忠恕之道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在这一基础上探讨儒家思想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启示,以便更好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让其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蕴。

关键词: 儒家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和历史变迁,在一代代的发展下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基底,这一文化基底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理念被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的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明白这一共同体的构建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以及世界文明的流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了其博大的胸襟、长远的目光以及历史担当,这是这样才需要通过其他思想理论来共同促进其构建。

一、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思想意识层面的和而不同、实践层面的和而不同,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一)思想意识层面的和而不同

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和冲突是长期存在的,并且这一难题在未来还将会一直存在,为了能够缓解或者是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做出改变。在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和当前这一难题的解决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将这一思想上升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准则,让其能成为解决和处理不同民族、国家关系的基本模式。在西方学者的眼中中华文明的精华儒家思想其内核就是“和”的思想,但是实际上儒家自身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和”这一思想上本身就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可以说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是在追求“和”的同时,也尊重了矛盾之下的并存性问题,也就是说“和”却不排斥“不同”,正是因为有了“不同”下的“和”才更有包容性,兼容并蓄。但是“和”并不是一味的妥协和折中,更是在相处过程中遵循着适度原则,这其中体现着鲜明、合理的辩证思想。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不仅能够显示出高超的理论水准更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其后期的理论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索。在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充分发挥”和而不同”蕴含的包容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等思维特点,必将使社会主义建设在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变革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二)实践层面的和而不同

儒家思想实践层面的和而不同的思想能够帮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儒家思想来说,和而不同的终极奥义是付诸实践,和而不同体现的是一种独特的发展路径,强调在“同”和“异”的对比中实现“和”,而在这种“和”的局面下,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以此来体现出“不同”,在实践的观点来看,和而不同体现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在大环境下有特色的发展路径。而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所有人,不管是中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白皮肤的人或黑皮肤的人,信教的人或无神论者,他们都生活在地球上,他们都息息相关,大家都要面对全球化冲击下产生的一些共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世人是能够彼此理解的,大家是能够找到共同底线、建立共识、追求共同目标的。这是一种对“人”的信念,人类需要联合起来,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这是格局相同的大环境,是儒家思想在实践中的“和”的体现,每一种人,每个国家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他们可以存异。此外,人类与祖先和后代是息息相关的。人们要继承祖先留给人类的遗产,也要面对祖先留给人类的问题,比如要面对文化或文明的差异,这也是人类的“命运”。从与后代的关联来说,人类不能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要考虑到人类的子孙后代,要对后代子孙负责,所以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发展程度不同,其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也就不同,这是儒家思想“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正是因为这种不同,使得这些不同国家和民族可以根据自身的文明和文化情况,指定出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实现自身有特色的发展。上述“和”和“不同”的两种情况就是儒家思想的和而不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在实践层面的体现。

二、世界大同

通常情况下,计算函数关系式、具有的问题以及计算最值等问题间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同时,二次函数自身有着本身的特殊性质,具有最小值与最大值,因此经常与最值问题进行融合,学生直接使用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可较好地降低问题的解题难度。

世界大同的儒家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未来社会与人类文化大同、现实发展与创新思想大同,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一)未来社会与人类文化大同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一直有着“世界大同”的观念,“世界大同”不仅是贯穿儒家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未来社会和人类文化的共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建设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儒家的这一思想观念,这一思想观念也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美好愿景或者是目的性口号,呼吁越来越多的人或者国家、民族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来,建设一个“大同世界”。在儒家的“世界大同”观念中是为了让世人都破除掉人为的国家、民族的界限,强调了人类之间的和平相处,消除人类之间的隔阂。在“世界大同”的观念之下人们将没有战争,有的只是路不拾遗的文明和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也站在了世界的高度上展示出了长远的目光和全球观,让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用“同”的观念和实现那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且以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好而基本行为。儒家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二者在思想上的契合展示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各国之间合作共赢的美好价值追求,这对于当前的世界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智慧方案,让其他的国家也能够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风度。

(二)现实发展与创新思想大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仅要立足于当下,更要注重发展目标,人们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此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出有力的发展目标屏障。而儒家思想的忠恕之道,恰好反映了一种发展目标的新思路。儒家思想中的忠恕之道,简而言之就是“仁”,“仁”不仅仅是对于现阶段的人际交流来说的,更是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来说的,国家要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除了要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之外,还要对未来有忠恕之道,国家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有目标,有活力,这样才能够与其他国家展开深入的合作与交流。简而言之,发展目标的忠恕之道就是要求国家的发展目标始终有目标,有忠于目标的忠恕之道,这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

元素锗(Ge)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可以恢复疲劳、防止贫血、帮助新陈代谢等等。在很多地方,锗被当作医疗辅助用具。最近几年的临床医学研究发现,正常人体中,不会缺乏此类的微量元素,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环境下,长期受到化学污染的人体,使得这锗元素离子活性有衰退的迹象,适当补充这种微量元素有助于身体机能的健康。

三、忠恕之道

在儒家的伦理思想方面最为关注的一点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处理,这和西方的理论思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忠恕之道的提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规范人们的生活行为规范,这一思想理论经过发展和演变对于当前的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只有国家与民族之间都贯彻和实践“忠恕”之道,才能够让不同的国家与民族都平等交往,共同沟通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的使劲不应该是一个相互角力的竞技场,而应该是和而不同的共处之地。大国与大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应该相互遵循“忠恕之道”,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来正确地看待其他国家的崛起与发展,在平等和谐的目光中实现和谐共赢,维护持续发展的大局。而不是挖空心思去实行一些遏制策略,阻止其发展,也损害自身的利益。

(一)行为规范的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的儒家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行为规范的忠恕之道、发展目标的忠恕之道,下文将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二)发展目标的忠恕之道

儒家思想中的“世界大同”观点,还体现在其对现实发展与创新思想的总结上。儒家的大同思想就是对理想社会的凝练概括,而要想实现这种大同世界,必然有一定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现实与创新发展的大同,这两者要想实现大同,奥义就在于现实发展与创新思想的结合,这种兼顾现实和创新的思想,恰恰也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这些不同的观点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其核心都在于创新,只有创新和现实实现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实现的依据。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实的发展与创新思想的结合也是世界大同的实现方式,因为现阶段的世界发展,重点就在于创新,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思想发展且与现实结合好了,现阶段的世界大同才有希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能够更加稳固。

本研究采用引用率和认可度较高的量表,形成员工调查问卷和顾客调查问卷。问卷涉及顾客信任、顾客感知的关系价值(顾客评价),以及顾客互动、员工适应性和员工感知的关系价值(员工评价)等概念,均采用Likert7点量表,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此外,员工和顾客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也包含在问卷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很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因此应该以儒家思想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依据,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多变关系,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共同地将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未来的世界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下,携手并进,共同担当,这有这样才能够让各国的人民都生活在幸福和和平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让带领全体人类走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以岗位能力点为标准,以项目为载体的过程教学模式具有系列考核指标,学习效果评价管理网络信息化便于教师记录过程信息与考核结果,避免了传统纸质记录的不便与管理的繁琐。通过信息平台向学生实时公开过程考核情况,以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制定弥补措施,公开透明的评价方式也利于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张岂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J].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1):33-36.

[2]孙聚友.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J].东岳论坛,2016(37):11-15.

标签:;  ;  ;  ;  

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